“黑牛寺”这个地名,最后一次出现在北京测绘院的蓝色塑料皮地图册上,还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副所长包世轩清楚地记得,当年他就是看着这张地图,找到了“黑牛寺”的遗址——门头沟区西板桥以北七八里的山坡上。 包世轩和“黑牛寺”最早结缘可以追溯到1984年文物普查的那一年。当年,他翻山越岭,来到黑牛寺,遍访过附近村里的老人,向他们打探黑牛寺的消息。 村里年过八旬的老人们说,本地人用乡音念“黑牛寺”中的“黑”字,并非念第一声,而是第三声。他们听祖辈们说过,清末时期,处在山坡上的黑牛寺,在一场泥石流中被冲毁。 这一点得到了六旬老人安全山的证实。安全山年轻时曾负责黑牛寺沟附近的森林防火,自然听当年村里的老人和他提过,黑牛寺就是当地山坡上一座寺庙的名字,后毁于泥石流,现在一点痕迹也找不到了。那么,老人嘴里的黑牛寺到底是什么样子?包世轩转述说,这是一座不超过三层高的佛教寺庙,砖瓦结构,佛堂庙宇的地基是石头做的,之所以叫“黑牛寺”,源于佛经中和“黑牛”有关的典故。 包世轩翻遍古籍,终于找到了“黑牛寺”的蛛丝马迹:明代宛平县令沈榜在他的《宛署杂记》中,曾提及“黑牛寺”,但只是点名,没有更多的细节,由此包世轩推断,明朝时期,这座庙宇已经衰落。 包世轩还曾在元朝初年建成的白瀑寺塔文中找到记录,圆正法师这位高僧曾在黑牛寺修持过。由此,他推断,黑牛寺早在金末元初就已建成。 尽管古籍中,对于“黑牛寺”的记载并不多见,包世轩还是听老人们口口相传,得知“黑牛寺”在民国时期是一个只住了三五户的小山村。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人实行并村政策,这三五户人家也迁到了山下的村庄。从此,黑牛寺四周开始人迹罕至。 包世轩说,经年雨水的冲刷,使得原本通往“黑牛寺”的山路已经湮没了。在雨水的润泽下,灌木荆条也开始漫山遍野地生长。这成为当地一大特色:荆条可以用来编筐篓; 开出的荆花经蜜蜂采后酿成蜜,也是门头沟当地不容错过的特产。 现如今上网搜索“黑牛寺”这个关键词,出现的网页大多都和山友组织的登山活动有关。这片静悄悄的山沟敞开怀抱迎接的是勇于攀登探险的青年。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25 , Processed in 1.09085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