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我居住了51年的西裱褙胡同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林荫

    我是一个85岁的老太婆,在西裱褙胡同住了51年,因拆迁离开西裱褙胡同,我家过去的点点滴滴都铭记在我心里,过去和报社是老邻居。西裱褙胡同曾经带给我很多温暖和快乐,现在我把深深“烙”在我心里的感怀写出来,寄给贵报。可惜我文化水平不高,年老体弱,写起来,提笔忘字,请勿见笑!

    1950年3月,我跟随丈夫从杭州调工作来北京。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幸而得到拉黄包车的同志介绍,在东单西裱褙胡同租住了两间民房,每月租金是五十斤小米。

    西裱褙胡同不甚宽大,但生活起来,非常方便,走出胡同西口,旁边就有一家文化用品商店,还有一家祥泰义食品店。过马路就是东单菜市场,邻近有东单邮电局,还有儿童电影院。

    如果家人患病也不用愁,出口过马路往左走半站地,就是同仁医院;往右走,进东单三条,有市立第三医院、儿童医院,附近还有全国闻名的协和医院。

    西裱褙胡同邻近的麻线胡同里有一所很有名的麻线胡同小学,孩子上学不用家长接送,过一条小胡同就到。后来“大跃进”时,西裱褙胡同和麻线胡同都办起了托儿所、幼儿园。

    上世纪五十年代,因裱褙胡同里盖起北京日报社大楼,胡同顿时热闹起来,车来车往,有时,我遇到政策性的疑难问题,就到报社人民来信来访组找编辑同志,他们耐心地帮我解答问题,有时还帮我解决问题。

    我是浙江人,丈夫是湖南人,双方家中都无老人,在北京我们没亲戚、朋友,连一个同学都没有,丈夫经常要出差办事,我在医院工作,上班时间三班倒,家中的孩子们,只得雇保姆来照看。有时,保姆自己家中有急事,需回家料理。我们家中只能叫大孩子来照顾弟弟、妹妹。1960年夏天,我上三点到夜间十一点的班。晚上七点左右,邻居刘大姐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我九岁的大女儿在小厨房做西红柿汤,一脚踩翻了小板凳,一锅热气腾腾的汤都倒在了身上。孩子只穿一条连衣裙,前胸、两腿顿时烫起了大泡,孩子痛得满地打滚,哭喊不止。可当时我们病房里的护士长及付班同志都下班回家了,只有我们两个护士值班,要看管三十二个患儿。我忙得根本脱不开身,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我同班的郑大姐说:“工作已告一段落,我一人守着,你回家去看看吧!”好在东单三条离西裱褙胡同不远,我像疯了一样,一路奔跑,一口气跑进院门。可是院内静悄悄的,街坊刘大姐说:“居委会主任带你女儿去医院了!”我女儿烫伤面积很大也很深,因为居委会主任送医院及时,治疗也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甚至连疤痕也没有留下。

    2001年,因房屋拆迁,我离开了西裱褙胡同。在那里,我一共居住了51年,我的五个孩子都是在胡同里长大的。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15:27 , Processed in 1.10494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