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梅兰芳》的热映,带起一股梅兰芳、孟小冬以及京剧热。同时,随着电影《梅兰芳》情节中的一些场景的再现,也让很多老北京人不禁回忆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北京掀起的一股京剧热流。这个时期正是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泰斗级的京剧大师都是在这个时期成名和发展起来的。如国剧宗师杨小楼,老生泰斗余叔岩,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以及“冬皇”孟小冬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成为独树一帜的京剧大师的。由于各路大家的云集,加之当时社会相对稳定,这就必然使广大民众对京剧趋之若鹜,形成了一股京剧热。随着这股热流的不断升温,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企业的兴旺,特别是照相馆这个行业,借助这个热流,确实火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当时,在前门外廊房头条的容丰照相馆就是在这股热流中应运而生的。随后几年,大北照相馆也在前门外石头胡同开张营业了。在这两家照相馆中,由于容丰照相馆地处前门外京剧发祥地的中心(当年的廊房头条与大栅栏一样繁华),周围戏园、剧场比邻皆是,所以,容丰照相馆的东家孔雨亭看中了这块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适时决定在照相馆设立了戏装部,他不惜重金,购进全套生、旦、净、丑的戏装行头和道具,并高薪聘请了化妆师和服装师,专门为京剧名家和戏迷、票友们拍摄戏装剧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照相摄影可是一门新兴的行业,拍摄一些生活照、结婚照,特别是戏装照,那在当时可是一种非常时尚的追求和享受。 由于孔雨亭非常喜爱京剧,因此结交了很多梨园界的朋友。经常邀请他们到容丰做客,有时边拍照,边聊戏,其乐融融。国剧宗师杨小楼、老生泰斗余叔岩,以及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小名旦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中华戏校的“四块玉”李玉芝、李玉茹、白玉薇、侯玉兰;名净郝寿臣、金少山、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红净李洪春,文武老生李少春、李万春,叶氏兄弟叶盛兰、叶盛章,以及“冬皇”孟小冬,坤伶福芝芳(梅兰芳之妻)、吴素秋等等,他们都经常光顾容丰照相馆。孔雨亭以其高超的摄影技术,为这些京剧名家拍摄了许多剧装照和便装照。其中很多珍贵的经典剧照和生活照,至今还在流传。在一些名伶的回忆录或传记中,有许多珍贵的图片剧照,都是当年容丰照相馆摄制的。首都博物馆今天仍陈列着当年容丰照相馆为京剧名净金少山拍摄的《盗御马》的大幅剧照。 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不仅自己常来容丰,还曾陪其他剧种的朋友来拍剧装照和便装照。著名戏剧家吴祖光先生在其回忆录中也曾提到,他在1933年曾约好友,当时在富连成尚未出科的袁世海一起,在容丰拍摄过《战马超》的剧装相。袁先生饰张飞,吴先生饰马超。吴祖光先生对这张剧照非常喜爱,只可惜在“文革”浩劫中被毁掉了,十分遗憾。 当年像吴祖光先生这样的戏迷和票友是很多的,他们都为在听戏、票戏之余,能够再到容丰照相馆拍摄一张自己喜爱的剧装照,为一大幸事和乐事。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京剧名家和广大戏迷票友的喜爱和捧场,所以容丰照相馆在那段时间,生意做得异常兴隆和红火。与此同时,其他相关照相馆也随之兴旺起来。大北照相馆也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大北照相馆的创办人赵雁臣曾在容丰照相馆做过技师,他也是一位非常精明能干的人,很懂经营之道,他认为大北照相馆当时的地理位置,远离繁华区,这对生意极为不利,必须下大力量宣传自己,使广大顾客都知道还有个大北照相馆。因此,他除了在电台,报纸上做广告外,还利用“玩票”演戏的机会,大做宣传。此外,为了招徕顾客,还在店内搞“抓彩”得奖活动,准备一些香皂、毛巾之类的东西,凡来照相馆的顾客,每人可抓一张彩票,抓着什么,给什么。一般顾客抓到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物件。一次“冬皇”孟小冬来大北照相,当孟抓了一张彩票交给赵雁臣后,赵就把孟小冬交给他手里的彩票藏起,而把事先准备好的彩票亮出来,并高声喊道“孟老板抓到了一只金戒指。”此事第二天就传开了,从此来大北照相的人更多了。赵雁臣在生意中,不仅结交了许多梨园界的朋友,而且还与当时的军政界要人交往较深,所以大北照相馆的生意也是很兴旺的。 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随着日寇铁蹄的踏入,在日伪的统治下,北京社会动荡,百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许多名伶也被迫相继息影舞台,一度火爆的京剧市场,逐渐走向衰落。容丰照相馆也未躲过这场浩劫,于1942年倒闭停业。大北照相馆因为当时地处石头胡同,加之赵雁臣及其以后的合股人经营有道,很艰难地将大北苦苦支撑到1949年北京解放,从此大北照相馆这才获得了新生。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4 , Processed in 1.10555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