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旧时风物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金沙沙

  总有这样一个日子,让人聚焦传统文化。

  总有这样一种记忆,让人重拾新奇激动。

  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收压岁钱、逛庙会、看花灯、吃年夜饭……种种过年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世间流转。但在许多人眼里,小时候的春节远比现在的有味道,有气氛。亮绝活、献真声、舞皮影……那些小时候的春节记忆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我们身边,很多民间艺术正在流失,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坚守着传统的家园,为日新月异的北京城,保留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君宣传媒总策划李军接受《小康》采访表示,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在遗失,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是民间自救,另外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国家要大力扶植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从政策上要给予资金支持。那样才会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回敲天桥真迹

  ——老天桥绝技艺术团赵伯真

  诉说起老北京的天桥风貌,赵伯真沉浸在远去的回忆中,率先谈起它的由来。明朝嘉靖年间北京筑外城,天桥是外城的中心。那时,天坛、先农坛北墙外,有东西走向的一条河,河上的桥是皇帝祭坛必经之路。此桥只为天子所走,因此得名“ 天桥”。

  多年前这里聚集了众多民间艺人,可以说是北京民间艺术的摇篮。走过一条街,两旁全是搭棚摆架的各色演出,京剧、京韵大鼓、相声、硬气功、变脸、评书、杂耍还有一系列曲艺种类,可谓形式庞杂,包罗万象。那真是一段遗失了的美好时光,那时人们的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会有数以万计的京城百姓去逛天桥,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

  可惜的是解放后天桥被取缔,这里的民间艺术由百花齐放的繁荣到只有赵伯真所在艺术团一支独秀的尴尬局面,当年的盛况是再难寻觅了。作为团内的主要演员,赵伯真前辈怀有“口内纫针”、“银针透体”、“七窍分珠”等绝技,找到一处场地,赵前辈即刻摆好架势,展示了一段大刀剁腹的高超武技。

  不愿再掏钱看

  不过提到赵前辈掌握的这种民间绝技的传承和发扬,其实受到颇多限制,它们通常都是传子不穿外,外人对其中玄机不得而知,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当然也有例外,但赵前辈讲收弟子应有的礼数必不可少:引师(有介绍人)、拜师会(圈内知名艺人系数到会见证)、三拜九叩、头顶大红包、大摆宴席缺一不可。他们的技艺传播的越广也同时意味着其生存空间会不断压缩,毕竟不同于曲艺,没那么多的创新,观众大部分是图鲜,第一次、第二次看过还会惊艳于艺人的绝技,但几次过后就会失去新鲜感,不愿再掏钱看老内容。

  好在如今赵前辈所在的艺术团表演的绝技已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前辈说他们还是希望能延续老北京的这些民间文化,把老天桥民俗文化发扬光大。

  复原市井风情

  ——“叫卖真人”张振远

  市井小巷,那一声韵味悠长的“磨剪子嘞,戗菜刀……”,勾起多少人的童年回忆,随着吆喝声由远而近,家家户户的门都打开了,一天就这样开始了。而现在,除了在一些特殊场合(庙会、文化馆等),很难再寻觅到叫卖的踪影,可在老艺人张振远的家中,却时时能听到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

  尽管已是71岁的高龄,老爷子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聊起天来声情并茂。说起自己的叫卖生涯,还颇有一段历史渊源。他的姑夫是老北京专卖油茶、凉粉、茶烧的小商贩,父亲修桶,家族大部分成员均跟叫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儿时的耳濡目染,再加之没事就爱去天桥一带转悠,看“八大怪”焦金池拉洋片,朱绍文表演单口相声……深受这些民间文化的熏陶,一来二去,烙下难以泯灭的印记,无师自通,练就一口字正腔圆的叫卖技艺。

  积累大批 “粉丝”

  遥想当年荣,“叫卖真人”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由于叫卖之中饱含着文化,要想学会、学好、学得像,并非易事。 85年开始,他没事就去天坛吆喝,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众听客纷纷赞赏老爷子的才能,说唱得“真”好!嗓子“真” 不错!渐渐有了“叫卖真人”的雅号,直到04年北京全聚德烤鸭店正式赠此封号。92年退休后,老爷子有了充裕的时间,随即磨练技艺,至今已掌握285段叫卖,自备了23件响器。谈到兴起,当即操持剃头师傅用的唤头、卖冷饮夹着的“冰盏儿”,表演了《卖西瓜》、《冰淇淋》等几个名段,京腔京调、回味无穷的曲调用词,听得记者都忍不住拍案叫绝。近几年的龙潭庙会上也都能看到这位老爷子的身影。

  如今,老北京叫卖也已经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振远也不遗余力地加入到这项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力求让其重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京城百姓的生活中,更好地弘扬民间文化。

  琴声灯影里的“倩影”

  ——龙在天皮影俱乐部创办人林中华

  时间回到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一个遥远的小山村,人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无论影戏唱到多晚,当台下只剩下十几个老头还在叭嗒叭嗒烟袋时,在火光中,人们还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孩童——这个孩子,就是林中华!

  他今年35岁,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人,在北京一家中央级媒体下属杂志工作。2007年,这个年轻人斥资150 余万元,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建起了北京市首个动态皮影博物馆,使这个传统皮影戏演出消失了30多年的古都,再次恢复了日常演出,一门心思要把皮影这门古老的民间文化在文化中心的北京发扬光大。

  林中华先生是皮影界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但所有“皮影大师”们都不得不承认,这个30几岁的年轻人是近几年皮影领域最有魄力和朝气的“皮影人”。“儿时那些关于影戏的记忆成了心中的情结,多少年了也不能放下。皮影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能存活下来,就说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对皮影将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林中华这样对记者说。我们明白了,这也许就是林中华为什么要在繁华都市里唱响皮影戏的最初根源。

  皮影面临戏濒危

  林中华的“龙在天皮影俱乐部”坐落在北京前门大栅栏步行街上,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这条以民俗文化和老字号著称的步行街上,我们见到了林中华先生。“皮影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符号之一,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乡土文化艺术形式”,林中华开门见山地为皮影戏定了性,但是现在皮影文化已到了濒危的险境。皮影戏濒危到什么状况了呢?林先生说,据统计,全国目前大约还有不超过1200位皮影从业人员,这包含了能够登台的和已经不能登台的所有演出人员,及从事皮影雕刻的工匠和学徒工人。年龄结构上,主要集中在55岁以上的年龄段,而60岁至80岁的老艺人占了40%以上。

  就北京城区皮影来说,曾经有30多个皮影戏班子活跃演出的盛况调零为仅存的五六位退休的老艺人,而这些老艺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尤其是所有人都难有合适的传承人,让人很痛心。“照这种情况下去,历史上活跃了300年的老北京皮影在未来15年左右就肯定失传了。”林中华说。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林中华把“传承皮影艺术、弘扬影戏文化”当做了自己后半生的追求。他的“龙在天皮影俱乐部 ”是一个以传播皮影文化、演出皮影剧目、开发皮影文化市场、培养皮影新人为主营项目的文化经营机构。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家以皮影演出、展示、艺术交流、青少年皮影文化教育为主题的专业文化传播机构。

  俱乐部每天循环上演8场皮影戏,皮影戏的剧目和内容包括200多部传统皮影剧目、新编现代皮影剧目,以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童皮影剧目。同时,还特别设置了皮影DIY设备,喜欢皮影的人可以在老艺人的帮助下,亲自动手操作、演示皮影人物动作。

  通过这些,林中华相信皮影戏会越来越深刻地扎入到人们心中,让所有的中国人来了解这种文化,一起来传承和发扬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皮影戏的路会越走越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8 , Processed in 1.11334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