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与民俗理论研讨会召开 中国网2月27日讯,2月27日下午,社区文化与民俗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大宝饭店举行。北京市民政局有关领导、社区干部以及北京市民俗学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多位民俗专家、民间艺术家就社区文化与民俗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民俗就是群众的集体约定,他的基础在民间,而社区就是民间的生活空间,它也应该是民俗文化的丰厚土壤。北京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处处长李建国认为通过将我国先进的、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引入社区,可以让广大居民在自娱自乐中获得精神健康,获得教育与知识,规范道德,激发灵感,提高素质。“依托社区平台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理念,有助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促进社会的和谐”他说。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谢延智认为,当下,人民对社区建设的需求迫切,北京市已在社区建设方面投入许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社区的吸引力来自其独特的文化风貌,一个好的社区必然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社区,一个有着共同文化喜好、文化传承的社区。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社区,这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必要手段,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将成为凝聚社区居民的粘合剂”谢延智说。 在民俗文化进社区方面,北京市已经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如朝外街道的春分朝阳文化节便是很好的社区民俗文化品牌。春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有在春分祭祀太阳的习俗。朝外街道很好地挖掘了社区毗邻日坛的文化资源,将这一习俗很好的转变为社区民俗活动。据朝外街道的马源介绍,春分朝阳文化节今年已是第三届,今年,朝外街道为契合民生年的主题,将在春分朝阳活动中突出温情暖意,同时,朝外社区经过多方努力,欲在本届活动中恢复春分传统民俗糕点——太阳糕的制作。参与了“建外打春牛”活动策划的民俗学者崔普权认为,这类依托社区进行的民俗活动可以加大百姓的参与力度。“通过打春牛的活动,发现百姓在参与民俗活动时时有想法,动心思的,如何让大家更好地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说。 据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素改介绍,社区服务中心已经为民俗学者与民间文艺家们搭建好了平台,随时欢迎他们将他们的技艺展示给广大的社区居民。 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是一种民族的认同感,民族的凝聚力,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指出:“大家在过年时不约而同地吃饺子,这就是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赵书认为,每个乡镇,每个社区都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关键在于能否很好的挖掘。如果挖掘得好,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凝聚人心的文化符号。如今,许多民俗文化,民间艺术都在积极申遗,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因为申遗而使这些文化远离了社区,远离了民间的生活土壤,那将是一种莫大的损失。正如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铁梁教授所说:“民俗不能离开老街坊,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17 , Processed in 1.07511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