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年(1884)恭亲王奕訢被慈禧太后免职,到戒台寺“养疾避难”10年,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才应诏还朝。恭亲王奕訢(1833~1898)是清宣宗旻宁(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兄弟。先后任内阁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要职。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后,命奕訢为议和大臣,留守北京,与英法联军谈判。此后,奕訢掌管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洋务外交,人称“鬼子六”。在“辛酉政变”中因帮助慈禧除掉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使慈禧得以垂帘听政掌握了政权,而被封为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慈禧太后地位稳固后,认为奕訢权势过重,对自己的独裁统治不利,想方设法削弱奕訢的权力。同治四年(1865)慈禧以奕訢“信任亲戚,内迁召对时有不检”为借口,罢去奕訢议政王的职务。同治十三年(1874)又以“召对失仪”为由,将其降为郡王。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奕訢因“不欲轻言战”而被免去一切职务,从此“家居养疾”。奕訢为了躲避慈禧对自己的进一步迫害,来到京西古刹戒台寺,名义上是养病,实为避祸。在此期间,奕訢出资对戒台寺北宫院进行大规模整修。北宫院坐北朝南,分内外两重院落。外院东南两侧是10余间带有曲尺形回廊的房屋,为奕訢的侍卫房。里院正厅5间原是奕?住房,东西两厢各有配房3间,为王妃福晋的住处。院中广种牡丹花,故北宫院又称“牡丹院”。奕訢在戒台寺留住期间,还出资整修了五百罗汉堂、千佛阁等殿堂。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时,慈禧重召奕訢回京,共商对策,使奕訢重返政坛。由于朝廷为奕訢另赐了墓地,其生前选定的西峰寺墓地留给了次子贝勒载滢。此后从清末到民国初期,载滢一家曾在戒台寺的牡丹院长住10余年。恭亲王奕訢隐居戒台寺10年,对于保护庙宇、吸引布施和繁盛戒台寺香火起了一定的作用。戒台寺现存有奕訢所撰《重修万寿寺坛碑记》、慧聚堂匾牌和“卧龙松”题名碑。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6 , Processed in 1.0915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