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永定河的石景山厅“水志”

2002-12-1 12:00| 发布者: 地方志

    历史上的永定河,水患频繁,洪水常冲破左右堤,泛滥成灾,为害京师。清代雍正年间,开始水文观测,并修建了水志,进行水位测量。解放后,实物有新发现,并修整保护,以后又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水志,即古代水尺,是用于观测河流水位涨落的标尺。此水志位于卢沟桥上游,左堤1580米,堤内底部,距离堤上有8.4米,只露出河床十二级。地面第一级,长550厘米、宽130厘米,最上一级,长286厘米、宽130厘米、高31厘米,这十二级,每级高平均32厘米。最下五级为青条石砌筑,正面与侧面都经石工打荒刻制,以上七级为花岗岩石块,条石混合砌筑,呈淡紫色。鸟瞰水志呈梯级长方形,紧靠石堤,每一级的台阶面,最宽45厘米,靠石堤倾斜而立。水志的南面,第一级长130厘米,第十一级长180厘米,倾斜往下排列,成为台阶状长方形。
    水志的另一侧面,上面的第五级以下,被一座挑水坝压盖,挑水坝为三角形,尖端又接跑马堤,成为一体,便于观测。据志书载,古代观测水位,水志的零点,只依当时水面的相对涨落,以某一天水位作参考,报汛时,以此时水位,相对于该天的水面涨落尺寸为准,及时报汛。
    水志于1973年10月,被市水利气象局与水利勘测设计院发现,同时在水志基础槽内,挖出一块宽30厘米、厚7厘米、高约70厘米,正面刻有“石景山厅”四字的小石碑。证明此处,是永定河道石景山厅管辖的水志。次年1974年4月30日,由丰台岳各庄班卢沟桥连加固修整。十年后,北京市水利局又进行大堤加固,加深前戗时,在水志底部,挖出一个挑水坝,同时,发现水志共二十四级,施工完成后,将下部十级,埋于河床下,上面只露十四级。2005年,笔者看时,上面只露十二级,可能是,河床停止开采砂石后,平整河道垫上的。
    据水利志载,民国时期(1919年),河北省顺直水利委员会永定河河防局,在卢沟桥建水位站,改用现代方法,测量水位,水志废置不用,成为历史。
    据专家考证,此水志,于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怡亲王允祥,建议设立石景山厅,厅内设水关外委一员,专门负责报汛工作。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初一日,直隶河道总督刘勷奏:七月初一日起至九月初一日上,永定河净长水八尺四寸,……。有这样详细的记载,说明水志是建于1736年至1730年之间的,1731年曾大修永定河卢沟桥上游的石堤,水志或于此
    年间同时建立,亦未可定。笔者于2004年5月———2005年3月,先后六次,去现场观测,对照史料,认为,石景山水关外委是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专门负责报汛工作,同时,这一年培修大堤,用银五万一千九百八十四两,可能是这一年修建的水志。
    建民国后由河北顺直水利委员会观测使用,据档事资料载,直到1919年才改用现代方法观测,水志才废置不用。
    若从上1733年开始至1919年止,此水志,使用了187年。在永定河防汛,预报监测上发挥了长期重要的历史作用。2003年10月,因建设五环路占地,市卢沟桥水文站需搬迁,水文站管理人员与丰台区文物部门联系,将此水志转交,由丰台文保部门管理。丰台区经研究,2004年把此水志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使这一古代水志,在新条件下,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
    这座水志,现存完好,历经262年,见证了永定河历史上,频繁的洪旱灾害。使用了181年的水志,也表明北京在水文事业监测方法上定性到定量的发展,从古代到近代的实物证明。具有水文史上一定的科研价值,是永定河历史文化的表现之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2:26 , Processed in 1.0903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