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梁河
[元] 马祖常 天下名山护此邦,水经曾见驻高梁。 一觞清浅出昌邑,几折萦回朝帝乡。 和义门边通辇路,广寒宫外接天潢。 小舟最爱南薰里,杨柳芙蕖纳晚凉。 ———选自《析津志辑佚》
这首诗写的是元代的高梁河。 高梁河在哪里?据《水经注》所述,古高梁河是永定河出山后一条支流。“湿水(即今永定河)又东南经良乡县之北界,历梁山南,高梁之水出焉。”后来,由于永定河南移,高梁河西段淤塞,剩下它的东段。即《水经注》所云:“水出蓟西北平地泉,东注,经燕王陵北,又东经蓟城北,又东南流。……其水又东南入于湿水也。”文中所说的“水出蓟西北平地泉”,当指今紫竹院湖所在地。水从紫竹院附近出来,东南行有两条支流,北支经北护城河、坝河一线入温榆河,稍南一支自今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南海、龙潭湖方向入今北运河。可以说,在北京城附近的几条河流都和它有关系。 金代将蓟城幽州扩建为中都,成为金代的首都。为开辟西山泉流,将海淀台地打开,将西山和玉泉山泉流通过高梁河引入中都城。元代为解决大都城漕运的需要,在郭守敬主持下,修建白浮瓮山河(即白浮引水),导引昌平之白浮、虎眼、一亩等十一道大泉汇于瓮山泊(今昆明湖),再通过高梁河经积水潭东南行,入于潞水(今北运河)。从白浮泉至通州里二泗北运河口,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通惠河。” 明、清以来,昌平诸泉水道淤塞,通惠河漕运水源主要靠西山、玉泉山的泉水,从昆明湖以下,高梁桥以上称长河,高梁桥至北护城河仍沿用高梁河旧称。这一时期的高梁河成为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元代诗人马祖常(蒙古族)笔下描绘的高梁河,重点写了河水入大都城后穿插回环于大都城内皇宫殿阁之间,以它的秀美多姿融合到庄严雄伟的宫殿群落里,体现出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相得益彰,成功地将大都城建成驰名世界的山水城市。 诗中所写的和义门,是元大都城的西门之一,位于肃清门之南,平则门之北,今西直门附近,门北有水关是高梁河入城水口。广寒宫指金代,在今北海琼华岛上修建的广寒殿。天潢,指太液池。南薰里,似指南薰桥附近,现今北河沿大街一带。
(二)邀游通惠河
[明]徐 阶 一 颇忆三江远, 乘流意若何? 水深秋气入,竹密雨声多。 熟果当尊落,惊禽拂棹过。 柳荫催繫缆,欹枕听渔歌。 二 落日舟仍放,微风坐不辞。 树迥云影没,花庵夕阳移。 野兴幽人得,清游醉梦疑。 只应骢马客,为卜后来期。 ———选自《世经堂集》
元代修建的通惠河,到了明代,由于城内的河道有了变化,船只不能直达积水潭。漕运船只从通州沿着通惠河只能到达东便门的大通桥。水源也由于昌平白浮瓮山河淤塞,主要依靠玉泉和西山诸泉,水量大减。所以明代早期通惠河道漕运时断时续。成化年间,平江伯陈锐曾疏通过,有短时间好转。但到嘉靖年间又难以顺畅通行。 嘉靖六年(1527年)监察御史吴仲巡视通仓后对整修通惠河提出建议。经皇帝批准后,于嘉靖七年二月动工,三个月后竣工。当年就运粮200万石,省脚价银20万两,得到朝野官商的赞扬,“上下快之”。出现了“仙槎合傍银河挽,粟米如山绕凤台”的景况。 吴仲是何许人呢?吴字亚南,江苏武进入,明正德年进士。嘉靖初为巡仓御史。嘉靖七年主持整修通惠河时。为节约水量保障漕运,对原有的闸坝进行改造,只保留“五闸二坝”;同时,漕粮运输实行剥船,船只不再过闸,由人大从闸下搬运粮食到闸上游停泊的船上,以适应在水少的情况下仍可保持通航。使用这种办法一直到明代末年,每年可运粮250万左右。吴仲这次整修成功,成为明代通惠河漕运一个重要转折。吴仲在通惠河整修完成后,编成《通惠河志》一书,成为记述通惠河唯一的一部专志。为纪念他的治河功绩,在通州为他建立了生祠。明末出版的《帝京景物略》录有明人陈经一首《通惠河泛舟》诗,称赞整修后的通惠河“东南千万艘,飞鞔遵旧路。远积万世赖,仪同四方聚。……畴能树奇勋,江东吴侍御。”高度称赞吴仲的治河之功。 篇头所选徐阶的《邀游通惠河》两首诗,原标题为《夏日吴侍御邀游通惠河》。这是在吴仲整修通惠河竣工之后,特邀请嘉靖时期当朝的重臣徐阶前往游赏,进行视察。徐阶,上海松江人,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累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到嘉靖三十七年入内阁,是嘉靖朝一位大人物。徐阶邀游后非常满意,高兴地写了两首五律,赞美通惠河的优美风光。诗中说:“野兴幽人得,清游醉梦疑”。真像是在梦境中一样。最后两句是说,作为吴侍御请来的客人,游赏尚未尽兴,还想抽时间相约再来。“只应骢马客,为卜后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