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在三十五中的短暂时光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季英

    母校的记忆

    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做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前面这个冠词很重要,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调到了眼前,母校的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在京城密如织网的胡同深处,遍布着许许多多的中、小学校,其中在西城区小口袋胡同里就珍藏着我的母校——北京三十五中。

    北京三十五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由革命先驱李大钊创立,至今已有八十多个年头了,在一代一代辛勤园丁的抚育下,莘莘学子早已俊彦辈出,桃李天下。记得每到校庆的日子,遍布于天南海北的校友,像群雁归巢般地返回学校祝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居然遇到了十多位已阔别四十多年的同班同学,双手相握之时难免感叹:“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当年的少年青春早已被岁月销蚀得沧桑老成,实在让人难以辨认,即使彼此通报了姓名,也还须凑前细细打量许久,才依稀还原出当初的模样,而后耳边响起一声疏远而又熟悉的外号,才顿然使尘封心底四十多年的记忆变得鲜活起来。

    我们是1964年夏天考入三十五中的,那年正是建国十五周年,北京市将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所以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名参加国庆游行少先队大队。

    少先队大队是按照光的颜色,分别由手持红、橙、黄、绿、青、蓝、紫花束的七个方队组成,我们三十五中是持黄色花束的方队,因为还承担放飞和平鸽的任务,因此也叫和平鸽方队。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大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和国庆大典,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高兴和激动,并按照大队部的安排,立即投入到队列训练中去。

    虽然时值暑夏,操场上烈日炎炎,但在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和鼓舞下,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始终保持昂扬斗志,每天一丝不苟地几十次、上百次地练习立正、稍息和齐步走,甚至连星期天也不休息。经过紧张刻苦的训练,偌大的方队逐渐地成型了,在行进中也能够做到横平竖直,整齐划一。国庆节那天,我们穿着白衬衣,系着红领巾,挥动着花束,高唱着少先队的歌曲,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接受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当队伍走到金水桥的位置,我们又一起高举手臂将和平鸽送上蓝天。和平鸽盘旋着飞向天安门城楼……这一切,在我们少年的心中留下多么美好的印象。

    三十五中当时是男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很好,而且水平也很高,是著名的体育传统校,我们一入学就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除了当时的篮球校队多次获得北京中等学校篮球联赛冠军外,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是广泛深入,每到中午或放学以后,同学们都会涌到操场进行体育锻炼,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打乒乓球……呐喊声、助威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整个操场一派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情景。

    那年冬天,我们少先中队在辅导员的组织下,按小队举办了从北京奔向延安象征性长跑比赛,大伙儿积极参加并自觉制定出长跑计划,放学做完功课后,都会围着操场跑上几圈,有时甚至相约几人跑出校园沿着护城河跑上几公里。那时大家也没有什么运动服,跑热了就把小棉袄脱下来夹在胳膊肘下继续跑,一定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当天的长跑计划。第二天早上,再将所跑的里程用红笔在教室墙壁的地图上标志出来。地图上的红线一天天延伸,穿过太行山脉,跨过黄河,登上黄土高原……当连接到延安的那一刻,全班同学都欢呼雀跃起来。

    三十五中历来校风端正,教学质量上乘,在如此良好学风熏陶下,在诸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们扎扎实实地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并得到很好的道德修养。记得有一回上语文课,古石算老师给我们讲魏学所著名篇《核舟记》,为了使同学们加深理解,老师抑扬顿挫地朗读,形象恰当地讲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特别是当讲到佛印和尚“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依之……”时,古老师在讲台上竟不避地面的灰尘席地而卧,形象地做出文中佛印和尚的神态。望着古老师惟妙惟肖的即兴讲解,同学们始之愕然,继而哄堂大笑,也正是在这开怀大笑中,使我们更深刻具体地理解了这一名篇的描写意境和写作技巧。虽然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这精彩一课却深深留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记忆里,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因为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绝非仅仅是文化知识,更是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极端负责的精神,这些无言的教诲,使学生受益匪浅。

    但遗憾的是,我们在三十五中读书的日子是短暂的,初中二年级还没结束“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记得,那天是在北小院上音乐课,虽然我们已经坐在教室,但骤然出现在学校的大字报使我们很难平静下来,而且透过门窗仍旧可以看到一些同学拿着扫把、糨糊桶和大字报在校园里走动。躁动的情绪相互感染着迅速蔓延,很快我们也跑出了教室……,谁成想,就是这堂音乐课,竟成为我和我的同学的最后一课;谁成想,我们跨出音乐教室的那一步,竟成为我和我的同学离开校园读书生活的第一步。每每想起,心中总是感到隐隐的痛。因为,我和我的同学从那一时刻起,就背负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老三届”。

    虽然在三十五中的时光是短暂的,但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却是永久的、无法磨灭。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44 , Processed in 1.093270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