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建筑应称为“帮克楼”或“唤礼楼”,它是原“清真普宁寺”建筑的一部分 《西城追忆》总第18期(2005年12月出版)的封面刊登了一幅十分珍贵的照片,文字说明是“西长安街上的香妃楼”。笔者以为这一提法不确切。这座建筑应称为“帮克楼”或“唤礼楼”,它是原“清真普宁寺”建筑的一部分。该寺周围原有东西“回回营”,后改为东安福胡同,所以老北京人也叫它安福胡同清真寺。那么,在乾隆年只有“旗人”才有资格居住的皇城宫苑旁,为什么会有一片“回回”居住区,还建了一座规模不小且十分显眼的清真寺?现而今,这座清真寺还有踪迹可寻吗? 西长安街路南的东、西“回回营”、清真寺与马路对面的新华门(宝月楼)都与一个历史人物有关,她就是家喻户晓的“香妃”。关于“香妃”,前几年无论是史学界还是影视片,都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历史上有没有“香妃”,她又是怎样进京做了乾隆皇帝的妃子,死后又葬在哪儿? “香妃”原名买木热·艾孜木,也叫“伊帕尔汗”(香女)。学者们较一致的看法,香妃就是容妃。《清史稿·后妃传》记述很简单:“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札赉女。初入宫,号贵人。累进为妃。薨。”她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约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病故。史学界在香妃进京及死后葬地等问题上,曾有争论。香妃进京最早的说法是,乾隆二十四年,清统一新疆的进程中发生了大小和卓叛乱。叛乱平定后,香妃被俘进京,乾隆惊异其貌美体香,遂收进宫。但香妃誓死不从,怀揣利刃准备杀乾隆。太后见此情,召香妃入宫并赐死。但以后从故宫博物院和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等清朝历史资料中证实:新疆和卓家族分为阿帕克和卓与额赖玛特和卓两个支系,香妃所属的额赖玛特和卓并未参与大小和卓叛乱,相反却是一股参与平叛的重要力量。在清军被围黑水数十天的紧急情况下,香妃(其父早逝)的叔、兄率众进攻大小和卓后方,为平叛立下大功。随后,香妃的叔额色尹、兄图尔都等被清廷封为辅国公等爵位,史称“八爵”。乾隆二十五年,香妃随叔、兄等奉旨进京,并被召进宫。清政府档案和正规史料证实,乾隆下江南、巡泰山以及热河避暑等,香妃都曾随驾。圆明园“远瀛观”有清真寺,即为香妃所建(见郭福刚“香妃画像真伪辩”一文,《古都艺海拾贝》485页)。香妃是在55岁那年因病故去,并附葬在清东陵的裕陵。1979年,因漏雨塌陷,容妃(香妃)墓曾被打开,墓内有《古兰经》文饰,专家考证,此“香妃墓”无疑。 香妃进京后,鉴于特殊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她没有住进皇宫,而是住在南海南岸、正对瀛台的宝月楼。清初的南海一带,以瀛台为中心,沿岸修建了许多建筑,成为皇家的避暑地。乾隆二十三年始建宝月楼,香妃到京后就居于此。乾隆有许多描写宝月楼的诗作,如“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乾隆二十八年新年诗)。在这首诗的“自注”中,乾隆写道:“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街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平叛有功的额赖玛特和卓家族成员及随从被安置在宝月楼的南侧,称为“回回营”。“回回营”有营房140间,设办理回人事务的佐领(隶属蒙古正白旗)。据说,乾隆为了缓解香妃的思乡情,在“回回营“刻意营造了香妃的家乡氛围:南疆房屋、维族服饰还有哈密瓜、烤全羊……可以想见,当年的香妃,登楼远眺,长安街市井繁华,隔街聆听,乡音萦绕。对于离乡万里,亲人阻隔的香妃,大概也可聊以自慰了。 乾隆诗中提到的“新建礼拜寺”,就在正对宝月楼的位置。为尊重他们对伊斯兰教的信仰,方便做礼拜,乾隆下旨在此建清真寺,并赐名“清真普宁寺”。乾隆二十九年寺成,乾隆亲自撰写碑文:《敕建回人礼拜寺碑记》,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清真普宁寺”是乾隆降旨特批的“敕建”工程,动用的是国库内帑,并派专人督工建造,可以想见这座清真寺的规模与豪华。该寺建筑属阿拉伯风格,大殿外形近似正方,中为绿琉璃瓦亭阁,四围各有一小亭,与中心亭阁成拱卫之势。京城许多清真寺取中心对称建筑布局,寺门、南北讲堂、大殿、窑殿、帮克楼依次排列。而普宁寺却是大殿坐西朝东,寺门坐南朝北。普宁寺虽对中国古典建筑有所借鉴,但仍属明显的南疆清真寺建筑风格,非对称的建筑布局、大量采用砖石结构、大殿内部宽敞明亮、寺门为高大穹隆顶且与帮克楼一体。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自辽宋时伊斯兰教在北京落地生根,因穆斯林聚寺而居,清真寺遍布京郊和城内的大街小巷。据统计,北京地区多时清真寺达百座。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北京的清真寺经修复、重建,目前已近80座。无论是一进院落的小寺,还是殿宇重重的“官寺”(牛街、锦什坊街、东四和安内二条被称为“四大官寺”),在建筑功能上都必须满足穆斯林做礼拜的需要。因而,清真寺都要有大殿、讲堂、水房和唤礼楼(阁)等建筑。限于篇幅,笔者仅就这幅“香妃楼”照片,介绍一下帮克楼的作用与建筑风格。 根据伊斯兰教义,每一个穆斯林都要完成“五大天命”,即“念、礼、斋、课、朝”五功,而履行这些功课大多须在清真寺完成。以“礼”为例,穆斯林有每日五次的“主命拜”(俗称“礼时候”)、每周五的“主麻拜”(聚礼)以及开斋、宰牲节的“当然拜”(会礼)等(陈广元主编《新时期阿訇实用手册》)。帮克楼就是召唤人们做礼拜用的,因而也叫唤礼楼;这种建筑大多建得高耸,视线开阔,声音远播,加之许多楼顶有一轮新月装饰,所以也叫望月楼。每到礼拜时刻,帮克楼上就会传出阿訇或海里凡(满拉)高低错落、宛转悠扬的“帮克”声(招拜词)。从1909年拍摄的这张“香妃楼”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清真普宁寺”的这座寺门为砖石结构,大理石雕花券门,其上有门额(可能是“清真普宁寺”字样)。门上是两层亭阁式帮克楼,特别是顶层建筑,是为四柱单檐九脊顶的楼阁。整体建筑稳重中不失飘逸,是西域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有机结合不可多得的典范。 时光流逝,当年乾隆的“金屋藏娇”和香妃的恩宠有加都已成为古今笑谈事。风流天子与俏佳人虽已远去,但今人尚可睹物生情。“宝月楼”、“清真普宁寺”和“回回营”还都有迹可寻。 有清一代,宝月楼的名字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它还叫宝月楼。在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民国初年北京老地图”上,还标有“宝月楼”字样。到了1913年,袁世凯窃国当了大总统,决定在中海建临时大总统府,并把府门定在宝月楼的位置。原来的宝月楼隔有宫墙,不通长安街。当时的施工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拆了宫墙,在宝月楼外建八字墙,楼内建影壁,楼对面盖西式水泥围墙(遮挡墙南的破旧民居)。只此一改,一座和气致祥、交通便利的府门就建成了。它完全符合中国风水中“气口”(大门)遮风收气、围和隔离与主次分明、内敛外聚的形局要求。1928年以后,中南海被辟为公园,游人还曾见到当年香妃用过的辘轳井和沐浴处。解放以后,这里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办公地,新华门更显雄伟壮阔、金碧辉煌。 清真普宁寺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还基本完整,《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327页“北平市回教概况”对普宁寺还有建造年代及“教长马锦堂”的记载。但在1930年前后出版的“北平市全图”上,该寺位置已被圈注为“市政公所”。笔者估计,该寺的大门和帮克楼,大约也是在此前后拆毁的。 宝月楼对面的“回回营”,以寺为界,分为东、西回回营。从《宣统详细帝京舆图》到1950年《北京市街道详图》都清晰地标识为“东、西回回营”。随着“回回营”民族成份的改变和清真寺的废弃,“回回营”地名渐渐淡出。翁立的《北京的胡同》一书中,出现了“东安福胡同”,并注明“回回营并入”。这样,原安福胡同(在“回回营”西),自然也就改叫“西安福胡同”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9 , Processed in 1.12981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