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岱王庙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邱崇禄

    布局独特 雕刻精美

    岱王庙坐落在卢沟桥西侧的桥西街5号,坐北面南。远远望去,岱王庙建造的十分精巧,醒目。当地百姓俗称它为大王庙或大庙。岱王庙的山门和戏楼,平面呈T字形布局,衔接紧密,融为一体,是一座上下二层硬脊歇山顶砖木结构的建筑。历经沧桑岁月,房脊两头的吻兽早已踪迹皆无,只有东西山墙顶部的铃铛排山,保留的还算完整。整座建筑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对仗工整,呈现了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山门的一层中央是石制拱形券门,券门两旁是各一长方形竖窗。石制拱形券门刻有石雕,门首弧顶上方雕刻着探首的夔龙,在片片的祥云中翻转腾挪,吞云吐雾。夔龙两侧各刻有两条玩耍的蟠龙,像众星捧月一样游弋在探首的夔龙身边。最为有意思的是,石制拱形券门两侧下部的石雕上,各刻有一只在水中山石间吐水的小兽,造型奇特,形态逼真,显现出十分生动有趣的画面,给整座石雕增添了一笔顽皮的色彩。整个券门上的石雕布局严谨,古朴典雅,雕工洒脱,庄重中不失谐趣,显示出那个时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山门二层的中央是一长方形竖窗,两边各是一六角形弦窗。东西两边墀头墙盘头部分的砖雕精美异常。两边戗檐部分的砖雕已无存,头层拔檐是拐子锦,二层拔檐是梅花,悬挑部分是牡丹花,下坠荷叶莲蓬丁字锦,荷叶墩部分狮子滚绣球的砖雕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只可惜历经时代风雨的侵蚀,狮头早已不知去向,荷叶墩下边的垫花部分是大丽花垂穗。整个盘头部分的砖雕雕工细腻传神,工整严谨,布局极为讲究。

    东西两侧的立面的二层也是各一六角弦窗,而一层由于杂房遮挡,已经无法看见它的本来面部。早年岱王庙山门门楣之上悬挂有一块汉白玉石刻的“岱王庙”匾额,庙内正殿供奉着佛像,庙内清幽肃穆,香火缭绕,梆槌声声。庙前山门左右两旁各有一棵巨大的槐树(今存一棵),一条东西大道在门前经过。

    院落完整 戏楼漂亮

    进入穿堂门的石拱券门,到达院内,回首望去,你会惊奇的发现,山门殿背后的歇山抱厦戏楼赫然在目。戏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虽经历时代的雨雪风霜,但上边的彩画还隐约可见,尖尖的房角指向空中。戏楼与山门有机的联接成为一个整体,这在我国众多的庙宇建筑中十分罕见。戏楼下雕刻精美的五福捧寿的房檐板,除显陈旧外,上面的图案竟然完好如初。

    整个院落占地约五亩,院内两座大殿还在,只是两座大殿的房顶屡经改建,已无原有的形式。第一座大殿开间三楹,两边各有一棵两人方可怀抱的壮硕槐树,树干上皴褶的树皮,裸露的树根,显现出久远的时空。第二座大殿亦是三开间,是岱王庙的正殿,房基明显高于前面的一殿。正殿的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后接出的耳房,不同的是西侧两间耳房中的一间是过道,通向正殿后边的小院。东西配殿各有九间,上面残留着昔日的彩绘和突出的驳插着樑柁的漂亮榫头,隐现着曾经有过的辉煌。整座院落保存基本完好,如果不是居民在院内见缝插针的搭建了许多小房,显得拥挤不堪外,可以想象出它当年的富丽景象。

    青年时期在这里读过书的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撰文回忆:正殿里早年供奉有“泥塑佛像,没有毁坏,只是用纸糊的板壁挡了起来,算是两个小的教室”。

    残碑诉说大庙成因

    在院内一位住户的煤棚里,存有一块倚墙侧立高大厚重的石碑。碑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所立,碑身已残。从碑身尚存黑黝黝断续的文字中依稀可辨,似乎正诉说着陈年往事。

    《再续行水金鉴·永定河卷》中的文字记载,始解此碑谜团。光绪十九年(1893年)六、七月间,大雨如注,连下数昼夜不停,永定河水势狂涨,全河已有莫容之势。拍岸盈堤,两岸险工迭出,多处漫溢。浪高过卢沟桥顶丈余,桥栏板被冲毁数十块。高过堤巅的大浪,将卢沟桥迤西岸石堤冲倒四十余丈,洪水溃堤,冲向小清河、哑吧河。大水所到之处,大兴、良乡、涿州等数十个州县顿成泽国。洪水冲过后,房倒屋塌,灾民流离失所。

    翌年初,河道官员会勘永定河上下游,研究治理解决方案,决定在卢沟桥以西的小清河“上年漫溢处所,建设减坝,甚属合宜”,以分泄永定河洪水入小清河。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月开工,“每日夫匠万数千人,分投力作。昼继以夜,喘汗不停。……于五月十五日全工完竣”,中、外工程技术人员逐细丈量验收,均属相符,并保证用期三年。当减水坝和金刚墙建好之后,河道官员们发现“该处地当孔道,伏秋减坝泄水,文报行旅,未免阻滞。拟建钢桥一座,长五十丈,宽一丈六尺,可过三千斤重之大车。桥之两面,护以铁栏。间设灯架,两头接铺石道,并加石栏。应设石桥墩七座,每座高一丈五尺,即砌于龙骨之上”。同年秋,钢梁木板桥修建好。这座钢梁桥即是现在横跨小清河上水泥桥的前身。当年汛期,新建减水坝,宣泄甚畅,分泄得力,埽无走失,保全亦多。伏秋大汛过卢沟桥的洪水安澜如注,顺流入轨,实属办理得法,成效昭然,使数十州县不再受淹,是一件可喜可贺的盛事。河道督臣上奏朝廷批准,拨用赈款银一万二千四百两,在钢梁木板桥以东、卢沟桥以西路北的空地上建立一座大王庙予以庆贺。这就是残碑上文字记载的事情经过,也是岱王庙建立的成因。

    岱王庙的建成给卢沟桥地区提供了佛教活动的场所,戏楼说明了当时它是这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曾为卢沟桥地区的繁荣做出过贡献。

    京兆师范学堂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岱王庙修成后,住有僧人,主持庙中事宜,亦是永定河河防局所在地。清末,西风渐进,新学兴起,岱王庙又先后成为高等小学堂、顺天府西路中学堂、顺天府西路师范学堂等学校。1910年—1920年,岱王庙被改成官办免费的京兆师范学校,儿童教育家孙敬修曾在1916年考入这所学校。家境贫寒的孙敬修在这里用心苦读四载,不仅学习了国文、算术、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物理、化学,同时还加修了英文、手工、体操、生理学、心理学、管理学、教授法、修身等课程。而修身,就是教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时,风华正茂的孙敬修喜欢打篮球,踢足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学会”,时常上台演说。所有这些都为他以后从事的少儿教育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1920年,孙敬修从京兆师范学校毕业,从此走上故事大王的人生之旅。岱王庙的京兆师范学校,为京兆20个县培养了大量的小学师资人才,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见证抗日烽火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要进宛平城声称以搜查失踪的士兵为由,借口挑起事端,我驻防宛平城的219团三营奋起反抗。在师长冯治安、旅长何基沣、团长吉星文的指挥下,营长金振中精心部署兵力,及时增援宛平城东关和卢沟桥北的平汉铁路桥,打的日寇尸横遍野,闻风丧胆,抱头鼠窜。当时岱王庙是永定河河务局所在地,局长刘郁馥捐出上万条麻袋,组织民工抢装河沙,构筑桥上掩体工事,并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修补屡修屡炸、屡炸屡修的城墙,军民共同英勇抗击日寇,谱写了一曲不屈不挠流响后世的壮丽凯歌。

    随着时空的斗转星移,岁月无声的消逝。七十多年的风雨已将血迹和硝烟洗去,面对没有修葺过的古老的岱王庙戏楼,引发我们无尽的思考。在一个曙光初露的清晨,我又一次来到古老的贷王庙前,轻轻的微风中,庙顶的青草萋萋,岱王庙似乎还未从沉睡中醒来,显得清雅幽静。其实,隐藏在它表面平静的背后,是满腹深深的历史沧桑。

    古老的岱王庙不仅仅是一处文化古迹,同时也是一处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3 , Processed in 1.17954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