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是北京胡同中最为常见的树种,它既可以在夏日遮阴、秋天收获果食,还因其谐音“早富”,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但照片中的这两棵枣树却不同寻常,它们见证了一条胡同的消逝,以及一段逝去的历史。
当年,这两棵枣树曾生活在南衣袍胡同3号,如今,南衣袍胡同没了踪影,枣树仍然生长在交通部大楼东南角的一片绿地中。枣树枝干遒劲,胸径足有两尺,树龄已逾百年。两棵枣树比肩而生,很像一对饱经风霜的孪生兄弟,尽管树根被围在五米见方的铁栅栏里,但繁茂的枝杈有如无数张开的臂膀,舞向天空,成为东长安街南小街路口一道抢眼的风景。眼下,这两棵枣树周围的山桃树、冬青、针叶松等都已经泛出深绿,它俩却刚刚绽出嫩绿的新芽,在南衣袍胡同旧址迎风挺立,显示出勃勃生机。
在烧酒胡同旧址,如今则是一片新的住宅小区。顺着朝阳门往西寻寻觅觅,大约百余米路北有一个小岔儿,走到最深处,才发现在一个院子的门柱上,挂有一个烧酒胡同3号的牌子,但胡同已荡然无存。再向西走,拐进南小街,沿南弓匠营胡同走到尽头,在位于弓匠营胡同2号史家小学的西侧,一家主食厨房的墙上竟也挂着一个牌子,上写烧酒胡同36号,但门牌似乎与这栋建筑并无关联,因为它被挂在了房子的墙角上。从老地图看,这应该是当年烧酒胡同36号的后身,因为南弓匠营胡同恰好与烧酒胡同南北相邻。
岁月留痕,两棵枣树、两个门牌,是昔日胡同、院落的坐标,又何尝不是一段段沧桑历史的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