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谐趣园合影,右前坐着的是袁苑。 当年,我们的校园特别美丽。 四十六年前,我们国家刚刚走出三年自然灾害,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外语人才。遵照毛主席“外语还是从小学好”的指示,高教部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几个大城市开办外语学校,或在外语学院办外语附校,从小学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招生。我校是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办的附属外国语学校。当年我们160个9岁左右的孩子经过朗读、听力、语言模仿、叙述能力等层层考试,经过千挑万选,终于走进了位于和平门外南新华街2号的外语附校的校园,从三年级开始,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朝夕相处。9岁进校,到16岁离开学校,度过人生最黄金的7个年头,也因此结下了一辈子的友谊! “巴黎音”让我得意而惭愧 当年我们的校园很美,国槐、紫藤萝、白杨、松柏散布在学校各个地方,春夏之季校园里弥漫着花香;两棵高高的银杏,树冠婆娑。夏天,两树之间扯起银幕,我们在这里看电影。我们一起进校的同学、著名作家刘恒曾回忆道:和平门南边有个学校,八十多年前叫做国立女子师专,是鲁迅和周作人教过书的地方,校园不大,全是洋式建筑。楼与楼之间的花园也是洋式的,竖着方尖碑和六角形的石柱,还竖着一座钟架子。另外据《北京师范大学校史》记载:外语附校和平门的校址是1902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称北京高师。1919年5月,北京高师的队伍最早到达天安门广场,发起了“五四”运动;1923年北京高师改为北京师范大学,1961年我校搬到这里。 那时候我们学习很紧张,早自习是读外语,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还有晚自习;除了主课外语,其他课程和北京市小学的课程一样。不过,当时北京的小学生是半日制上课,我们不仅全天上课,作业也多,作文也比普通学校多;还有毛笔字,大楷、小楷,这些每周的作业是必须完成的。我们每班40个人一起上语文、数学等大课,外语是小班上课,每个班十几个人,老师面对面盯着,没机会“滥竽充数”!到了考试时,更紧张!外语不仅考笔试,还有口试,口试要一个一个进教室和外语老师单独“对话”,半点也甭想“浑水摸鱼”!那时教我们的还有国家高薪聘请的外国老师;当年我们是中国最早使用“录音机”的小学生,就是那种使好大劲,按下去“嘁哩喀嚓”一阵乱响的。如今,不要说年轻人就是和我们同时代的人可能也有很多人没见过那东西,大概在古董商手里也少见了。可当年,却是弥足珍贵啊!我们每周每个班也就是一两次能轮到电教室自己录音、自己听。可见,国家对我们的培养花费了多大投入!当然,我们也没辜负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外语基础相当坚实。很多年后,早已经不用法语的我,偶然碰到了法国朋友或说法语的朋友,就想搜肠刮肚地找几个词问候一下,没想到却招来他们叽里咕噜一大堆话,我赶忙说:“对不起,我不会了!”他们觉得不可能,那么流利的“巴黎音”!每到这时,我既得意又惭愧:得意的是时过多年还能“唬人”,惭愧的是学了这么多年外语没能用上,都还给老师了! 生活好得连羊肉都吃腻了 另外这张照片是1964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春游,在颐和园谐趣园拍的,照片中有我们的校长曾远辉;有班主任王淑兰;有法语老师柯忆。大家特别高兴,学校食堂给每个同学发一个面包(很多年前那种二两粮票一个的圆面包)、一个鸡蛋,一块咸菜作为午饭。让其他游人奇怪的是:这些孩子吃的东西怎么都一样啊!我们学校的伙食特别好,起码能吃饱,主食不限量!1963年,全国人民吃饭都要定量,我们不仅能吃饱,还吃得很好,外交部领导给我们送来很多“黄羊”,刚开始我们吃得很高兴,以至于后来实在吃不下了——那东西太膻!可是,那时候有几个人能吃羊肉吃腻了呢?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每星期发一次水果,第一次发给我们的是一大捧“马奶葡萄”,好甜、好香啊!吃了几颗,舍不得,留到了星期六带回家,给家里人每人尝了几个,不仅我特别高兴,父母也为我高兴!那时候,我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星期六下午回家,星期天晚上7点前必须回校上晚自习。开始住校时很想家,毕竟只有9岁,时间长了,和同学、老师熟了,习惯了集体生活,就不那么想回家了,因为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除学习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很多是配合外语学习的,比如:我们经常排演外语节目,法语的像《小红帽》、《拔萝卜》、《越南小英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等。老师还教我们唱很多外语歌,不仅是自己语种的,还和其他班的同学学习其他语种的歌,很多歌到今天我们还在唱。还有各种活动小组,如:绘画、音乐、手工、朗诵等。我们学校的篮球队、乒乓球队、体操队都是有相当水平的,在市里、区里都拿过名次的。不仅如此,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参加劳动,平时教室、宿舍的卫生和每周一次的扫除是“做值日”。还组织我们去郊区、去工厂劳动。另外,我校盖楼房的时候,全校同学参加了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的是培养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外语附校出个“洪五爷” 四十六年了,外语附校的生活让我们终生难忘,是我们聚会时永远的话题! 当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多了,看似平淡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之间产生了兄弟姐妹般的感情! 外语附校的同学比较特别,常互相调侃说:俄语班的沉闷,半天不出声;英语班尽是奇谈怪论,说的不全都是道理,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西语班有些市井,动不动就嚷嚷,嗓门大,隔三座楼都听得见;法语班酸了吧唧的,表面温文尔雅,关键时候指不上;日语班不喜欢听别人的道理,自己跟自己讲理;德语班平地走路,目光朝上! 也有人说:俄语班忠厚实干;英语班奔腾想象;西语班豪爽大义;法语班文采飞扬;日语班细腻文雅;德语班沉稳而有力量…… 但是不管怎样说都不否认:外语附校出人才! 外语附校从1959年成立,到1988年停办,近三十年中,共招收了3300名学生。 这当中,在外交部工作的校友,司局级干部有40多人;我国驻外大使20多人…… 在我们这160名同学中,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大部分同学没有从事和外语有关的工作,但是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是“行行出状元”!同学中有:劳动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有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刘恒;有在部队重要部门工作的专家;有中国驻外大使;有大型企业的老总;有教授、学者;有工商界的豪杰……这里还有一张照片:是一位清秀的小男孩,他是我们法语班的“袁苑”,但是你能想到,他就是活跃在影视界的演员,电视剧《上海王》中饰演帮会的“三爷”;《纸醉金迷》里演那个凶恶的“洪五爷”…… 这么多年了,我们同学间的友谊一直有增无减!不管是在世界各地,还是天崖海角,大家互相关心着,互相惦记着。我们相约:等我们退休了,再住到一起——“慢慢变老”!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17 , Processed in 1.11979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