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白纸坊小学“楸树节”记闻

2002-12-1 12:00| 发布者: 陆元

 
白纸坊小学的新校徽


 
学生向退休老教师献花
 
 
舞蹈幼苗成长
 

2009年4月24日,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小学举办了首届“楸树节”。当天上午,美丽的校园里古槐绽绿,长楸吐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00余名师生和各界来宾出席了建校八十周年庆典大会,观看了“楸树节”学生歌舞表演,欣赏了旧称崇效寺“三宝”的楸树、画卷、碑刻。

白纸坊小学始建于1929年,前身是位于白纸坊西街的原民国政府财政部印刷局(今北京印钞厂)员工子弟小学,旧日的学生容量仅有200余名。1949年,学校迁入位于白广路的千年古刹崇效寺旧址,即现在的校园。此后办学规模一度发展至教学班30个,学生1200余名。

八十年来,白纸坊小学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人材。1955年五一节时,柳百坚同学作为北京市学生代表在天安门上向毛主席敬献鲜花。现任爱立信无线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被评为“中国通信行业科技女杰”称号的刘路;现任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副馆长和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副主席的郭耕,曾获游泳和射击等项体育比赛全国冠军;现为著名影视小品演员的牛莉,都是白纸坊小学的毕业学生。


五十年后师生重逢

学校历任老校长和部分退休老教师在庆典大会上,遇见了一位前来寻找自己老师的残疾学生。这位老毕业生在找到年过古稀的邵老师以后,情不自禁地与邵老师抱头痛哭。他说,五十年前,因为自己双腿严重残疾,险些失去了求学机会,是白纸坊小学的邵老师收留了自己,培育了自己。这位已是满头白发的老毕业生,向邵老师奉上了一件亲手编织的毛衣,以示感念难忘之情。

在歌舞表演时,学生乐队的精彩演奏和以爱花护花为主题的舞蹈节目赢得了来宾热烈的掌声。

白纸坊小学校园所在的崇效寺旧址,是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遗迹。学校南侧的崇效胡同,即因崇效寺而得名。学校北侧的枣林前街,也因崇效寺曾经种植着上千株枣树而得名。2008年,王红校长在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会议上主持修订的校训“崇真、效善、尚美”,就是化用了古刹崇效寺名称里的“崇效”二字,激励学生们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繁花似锦的楸树

校园里一株粗壮的老槐和两株高大的楸树,都是崇效寺遗留的古树。楸树,是紫葳科梓树属的乔木,每逢暮春时节,那两株楸树都会盛开上万朵淡紫色的小花,映衬得校园繁花似锦,灿若云霞,因此学校将4月24日的校庆日命名为“楸树节”。

在北京,楸树存量稀少,仅见于故宫、皇家园林、王府、古庙等处。楸树自古享有“美木”、“木王”的佳名,桑梓松楸,同为故乡的代称,常入文人诗词吟咏。例如唐代李远有句“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宋代苏东坡有句“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明代米万钟有句“高亭梵阁杂松楸,云尽烟沉翠欲流”。

校园里还有崇效寺遗留的藏经阁,经过整修之后,现已布置为校史陈列馆。昔日,藏经阁里珍藏着一幅《青松红杏图》,旧称崇效寺的镇寺之宝。《日下旧闻考》等古籍记述,明末洪承畴兵败于关外的松山和杏山之后,被俘降清。洪承畴手下一名副将不愿投降,出家为僧,法名叫智朴。智朴画了《青松红杏图》,用以影射松山和杏山战役,寄托爱国之情。清朝著名诗人王士禛在崇效寺发现了《青松红杏图》,为之题字赋诗。此后又有朱彝尊、翁方纲、纪晓岚、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鲁迅等多位名人题诗,图卷陆续接裱为长达三十余丈的长卷,卷起后的直径“粗如牛腰”。


青松红杏聚贤图细部

这次建校八十周年庆典期间,学校请北京书画家董雁、王燕民创作了《青松红杏聚贤图卷》,悬挂于藏经阁上,再现了历代名人在崇效寺赏画题诗的盛况。在藏经阁下,陈列着元代“敕建崇效寺”石匾,在东花厅里,保留着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陈尔锡墨迹题刻的嵌壁石碑。

楸树、画卷、碑刻,旧称崇效寺“三宝”,现在是白纸坊小学独有的文化资源,也为校园凝聚了深沉厚重的文化历史气息。

(陆元 图/文) 


元朝敕建崇效寺石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7 , Processed in 1.12451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