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三十七中--三年少年时光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佟金华

    1952年秋天,我走进了北京第三十七中学。这是一所京城的普通中学,我在那里度过了三年的少年时光。

    三十七中地处京城的繁华商业区,西单路西,一条叫大木仓的胡同里。这个胡同较为宽阔,胡同两旁柳树成荫,学校地处胡同西口,它东邻古老的郑王府旁,是教育部所在地,南边和师大女附中相望,西边是新建的邮电医院。学校的校园很大,尤其是操场占了大半个学校。学校的东半部则是静谧的教学区,学校北头有两三排平房是寄宿生的宿舍,学校对面的简易平房则是学生食堂。寄宿生的伙食费每人每月人民币八块五,我们走读生都非常羡慕。

    三十七中前身叫弘达中学,1952年改为市立中学。学校的环境很好,教学的设备也比较完善,教学的质量也较高。据说,学校里的三层教学楼还是该校老师设计建造的。学校有大型图书馆和较为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内高悬高尔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馆里藏书很多,我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那里,我在那里阅读了很多中外名著。那里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更是吸引着众多同学。三十七中的图书馆,是我一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

    学校的操场很大,体育器材也很完善,因为是男校,各类球类活动开展踊跃,尤其是篮球活动,一有篮球比赛就会吸引众多的师生观看。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就是从三十七中学走上解说岗位的。

    由于学校周边环境很好,195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还在那里拍摄了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片断。这是学生们第一次看到电影是如何拍摄的,课余总是引起学生们的围观,大家对影片的主题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印象颇深,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情景。

    除在智育的教育外,学校也非常注重德育的教育。学校团总支除每周六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外,还经常举办报告会。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型报告会,邀请到了当时被称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来校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报告,来参加报告会的有隔壁的师大女附中、三十五中等校,挤满了大操场,我们本校生则在教室里收听小喇叭。报告十分精彩感人,使同学们深受感动,报告会后各班级进行了讨论,大大增强了学习热情和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并都表示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三十七中的校风端正,师生关系良好。一进校门,影壁墙上“一切为着社会主义”就会首先映入眼帘。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为了一个词语“副官”如何理解,师生争论不休。我所在班级初三(5)班,班主任翁敏谦先生,是难忘的好师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师资紧张,有的学校就把应届毕业的优秀生留校做老师,翁敏谦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人善良、蔼然可亲。

    1953年到1957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4年的一天,学校团总支召开全校师生大会,传达文件,内容是号召学生们支援祖国建设,班上同学纷纷响应,我也报了名。后来和同班的卜秀忠、李治、闫伦榕、吕竞远同学以及其它班的陈承宗、贾振岑同学分配到了东郊的同一企业工作,有的同学后来还担任了企业中层领导工作,也有在其它方面大有作为的同学。

    当时班主任翁敏谦先生还组织了欢送会,并鼓励同学努力工作,每人还收到了翁先生送的笔记本作为纪念,扉页上写着:“愿你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中添砖加瓦。”

    一晃五十多年了,还经常回忆那美好的日子,每当我去西单时,都会到原校址瞻忆一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7 07:09 , Processed in 1.10269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