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实验二小母校的记忆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季英

快乐进行时

    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做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前面这个冠词很重要,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调到了眼前,母校的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前些日子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北京小学生的书包平均重达8公斤。初闻倍感惊讶,随后向一些学生家长询问,同时注意观察,果不其然,差不多每一个小学生都背着一个大大的书包,犹如蜗牛背壳般地踽踽行走在求学路上。看到此况感慨万分,也不免庆幸自己当年在实验二小上学时可不像现在如此重负,而且越发引起对那段无忧无虑,充满童真、快乐、健康、向上小学生活的回忆。

    我的母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坐落在西单手帕胡同,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也是一所充满着朝气和活力的学校。

    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入学的,记得一跨入校门,迎面便是一个大大的花坛,五颜六色的美人蕉、蝴蝶花、串红……簇拥着白色的木栏影壁,上面用红字书写着我们少先队员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浓郁的时代气息,强烈的呼唤与向往,就这样悄然沁润着我们每一个少年的心。

    实验二小师资雄厚、教学质量上乘,为各行各业培养和输送了众多骨干和精英,历来为社会所瞩目。但我们在校期间,并没有感到学习课程有多么紧张、学习任务有多么繁重,老师无非就是按照课本和教学大纲授课,并没增加什么额外的教学内容,每天老师留的作业量也不大,基本很快就可以完成,做完作业,男同学就是在校园或胡同里踢球、捉迷藏、骑马打仗……女同学就是踢毽子、跳皮筋、跳房子……全然不像现在的孩子一做作业就要做到很晚,根本没有游戏的时间,甚至星期六、日还要在家长的陪同下奔波和就读于名目繁多的辅导班。

    当时的学校和老师特别强调和倡导同学们要具有更多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鼓励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于是经常向我们介绍一些好的书籍报刊,组织观看一些好的电影剧目,指导开展课外阅读,交流观后感想。同时,坚持每天早自习在黑板抄写一首古诗词、出一道应用题,完全不做硬性规定,任由同学们背诵、选做。如此日积月累,同学们不仅文化基础知识扎实,课外知识丰富,同时还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摸索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为了鼓励同学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提高同学们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还建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按时广播,各班组织收听,播出内容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少先队大队和各中队的活动情况以及小记者的报道。我作为中队的委员,也时常利用课余时间撰写反映中队活动的小稿件,然后独自交给大队部。每当全班同学齐坐教室收听广播突然传出我的稿件时,老师和同学都会将目光转向我,性格内向的我总会有些不好意思。

    为了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学校还组织了许多课外活动小组,有舞蹈队、合唱队、绘画小组、书法小组、气象小组……都是由本校任课老师无偿辅导。另外,学校每年还要统一组织运动会、合唱比赛,班级之间也经常进行小足球比赛,记得有一次与3班踢球,我前场抢断将球射入对方大门,第二天早上来到学校,一个并不相识的同学向我伸出大拇指:“你进的球,真棒!”想必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粉丝”。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粉丝”肯定已经忘记了此事,而被“崇拜”的我,却还偷偷记在心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时办学的重要出发点,学校每星期都安排我们上劳动课。记得一开始组织我们消灭蚊蝇、打扫校园卫生,后来又组织我们做一种叫朝鲜辣丝的咸菜。再后来,学校建立了生产象棋的小工厂,每周我们便参加制作象棋的劳动。

    小工厂有落料车间、压字车间、上色车间和整理车间。全班同学按小组分配到各个车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操作简单的机器,通过手工劳动,相互协作,流水作业,制作出一副副精美的、印有星星火炬队徽的象棋。可惜由于当时手头拮据,没能够买一副自己亲手制作的象棋作为纪念。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参与劳动的观念,却从那一刻起一直伴随着我们。

    学校并不仅仅局限于传授文化知识,同时也十分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注重行为仪表教育。

    记得那时候,学校在每一层楼梯拐角处的墙壁上都贴着大大的“静”字,并要求同学在楼道里不要追跑打闹,要做到“三轻一慢”,具体就是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要轻,拐弯的时候要慢,免得撞着对面行人。如今回想起来,这种“三轻一慢”的教育,不说是一种“绅士”教育,起码也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的最基本的行为要求。所以,现在有时看到一些人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脑子里总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此人童年时代一定没有受过类似于“三轻一慢”的教育。

    当然,最怀念的还是那些向我们传授文化知识的老师,每一位都是那样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王桂英老师,每天早来晚走,假日抽空还要进行家访,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上,扑在学生的成长教育上。

    为了让我们度过小学阶段最后一个难忘的新年,王老师亲自策划和组织了联欢会,并且还表演了节目。在我们即将参加升学考试前夕,王老师还分别找每一个同学谈心、鼓励。尽管我们年幼不谙世事,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以及对我们发自于内心的那种爱,却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铭刻在心。直至现在,只要同学相遇都会不由自主提及王老师,自然流露出怀念感激之情。如今王老师也该有70多岁了,我们衷心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离开实验二小已经快半个世纪了,由于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奔波极少回母校探望,前几日路过西单才得知学校已经迁址。长久地凝望矗立于学校旧址上的新建楼房,浮想联翩,穿透时空仿佛看到校园中那座高高的古老钟塔、绿荫下安静的图书馆和教室、清晨工友伯伯刚刚用水浇过泛出泥土清香的操场以及校友们一张张稚气可爱的笑脸……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也已经年近花甲,居然到了能够给别人讲故事的年龄了,以上拉拉杂杂讲了这些,就是想告诉人们,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这样一群少年儿童,在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这样地学习,这样地生活,这样地成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11:03 , Processed in 1.09942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