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王府,北京的年轮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葛晓倩

    作为明清两朝的都城,北京是一座被公认有王气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中除了有举世闻名的故宫,还有几十座王府、贝勒府和公主府,这些皇亲国戚们和皇帝一起构成了当年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到清末时期北京的王府大约有50余座,而如今尚存的王府府邸仅有19座,有的成了饭馆,有的成了宾馆,有的成了学校,保存较好的只有8座,剩下的大部分都淹没在城市的高楼当中,有的甚至连影子都快消失了。

  王府的命运在这个城市里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它们既有与时俱进的荣耀,又有被遗忘的危险。

  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大院也有了变化。如今的和敬公主府成了和敬府宾馆。

  两个大红灯笼高高地挂在了张自忠路7号门口,灯笼上分别写着“和”、“敬”二字。1747年这里是和敬公主府及其驸马的府第,那一年她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辅国公色布腾巴尔珠尔。为了让女儿在京城住得舒心,乾隆就赐了一栋王府建制的宅子给她。

  色布腾巴尔珠尔是达汗亲王班地的孙子,和三公主是门当户对。当时皇帝非常喜欢他,赐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教养喜成人。”可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这位驸马的人生随着乾隆的情绪而起起伏伏。乾隆二十年他被赐公品级,三十三年被封为和硕亲王。但是四年后被削藩,再过三年又因为征金川有功恢复了爵位。随后的一百多年间和敬公主府被后人们一代代承袭下来,不管斗转星移,始终立在那里,成为世事变迁最忠实的见证者。

  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大院也有了变化。公主府的前院已经变成中信证券公司,后院则成为和敬府宾馆。大部分院落都还在,环境也很好,一进门能看到两排挂着灯笼的银杏树向远处延伸,树旁是两尊昂首向天的石麒麟。院子一共有三进,每一进都散落着石雕,包括惟妙惟肖的石像、一人高的花瓶、怒目而视的天神。某个角落里还有两匹小石马,其中一匹的头不见了,不知道是遗失在哪个年代。

  屈晓芳在和敬府宾馆工作8年了,在这座只有10年历史的宾馆里绝对算得上是元老级人物。说起这座古老的院子,她可是如数家珍。“我们的前院是起落轿的地方,中院是寝殿,都是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只有后院作为宾馆在营业,是原来和敬公主府的后花园,10年前翻盖而成的。原来这里是一栋苏式的小楼,是中纪委的招待所,后来开发作为宾馆使用。”即便是开发,宾馆也是本着以保护文物为主的原则,所有的员工在入职前都要进行相关培训,关于保护文物的内容也被写进了规章制度之中。“这里共有一百多间客房,入住率很高,来的客人都是看重这里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两辆出租车前后脚驶入中院,走下来几个游客。他们拖着箱子沿过道向宾馆走去,墙的两旁布满了翠绿的爬山虎,和红色的琉璃瓦相映成趣。将来,和敬公主府还可能继续扩大使用范围。“不过,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会尊重历史,保护好古建筑和文物。”屈晓芳说。

  睿亲王府成为北京税务博物馆,当年的小学为文物保护尽心尽力。


  在南池子问睿亲王府在哪儿,十有八九是问不出来的。但要是问普度寺的位置,就会有戴着红袖标的老爷爷指给你:“看到前面的那个路口了吗?向东走,再向北,就能看到了。”当年多尔衮的亲王府在康熙年间成为玛哈噶喇庙,到了乾隆的时候又被赐名普度寺。

  如今,似乎连三岁的小朋友都知道多尔衮的名头,因为正史、野史、电视、电影,无数次提到了这名战功显赫的王爷。虽然睿亲王的形象被改成了白面帅哥,可实际上他的身高将近两米,是个虬髯大汉。作为顺治帝的摄政王,多尔衮带领清军入关,以“重剿轻抚”为准则执行民族高压政策。“多尔衮进京后就住在这里,”如今的普度寺管理处副主任张金骥介绍说,“这座宫殿的院墙是元代的,地基是明代,而雄伟的主殿则是清初修建的。当时大小官员都在这里穿梭,睿亲王府成了当时的政治中心。”清初诗人吴伟业曾有诗句说,“七载金归掌握,百僚车马会南城”,描述的就是当时多尔衮的王府外王公贵族进进出出的繁盛场面。

  但是,睿亲王府和睿亲王的繁盛并没有持续多久,多尔衮死后被顺治帝削去爵位,他的王府也随即被废。直到乾隆年间,多尔衮才恢复名号,废弃多年的王府被改建成玛哈噶喇庙。后来,寺院又被改建成普度寺,昔日的摄政王大殿被改为“慈济殿”。

  “‘文革’时期普度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文物丢失,建筑被毁,大殿也一度被用作粮仓。”张金骥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那个年代,但语气中仍然透着惋惜。“后来,很多城外人来到南池子,他们在普度寺周围搭上低矮的棚子作为落脚。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附近居民为了安全,也不断在周围搭建简易房。”周围的配殿渐渐地被蚕食殆尽,大殿成了南池子小学的教室,曾经用于颁布政令的摄政王府被掩盖在一大片杂乱无章的青砖灰瓦当中。

  好在2001年8月,南池子地区开始大规模的修缮改造,普度寺也在计划之内,“普度寺高台上的居民和大殿里的南池子小学进行搬迁撤并。”如今的普度寺已经被粉刷一新,山门被用来作为普度寺今昔对照的陈列馆。看着墙上的老照片,张金骥说很多王府在上世纪损毁严重,普度寺能够保存至今,学校师生可是出了不少力。“据说大殿柱子上的墙皮都是用猪血、麻等材料经过十几道工艺制作成的,老师就带头组织文物保护小组,不但给同学上课,还让他们也参与到文保当中。”

  修缮一新的普度寺成为北京税务博物馆,每到傍晚的时候,都会有附近的住户带着老人孩子到大殿前的平台上散步、做游戏。尽管经过了上百年的风雨波折,建在高台之上、窗棂低矮的睿亲王府时至今日仍保持着满族风格。

  孚郡王府成为大杂院,“九爷”的石狮子成了装饰物。

  在斜风细雨中探访孚郡王府更增添了其萧索,因为当年显赫一时的“九爷府”现在却无奈地变成了大杂院。大门口高挂着好多公司和单位的牌子,门边坐着四五个老人,她们一边织着毛衣,一边讨论着家事。

  北京的很多王府都没有睿亲王府、和敬公主府和和亲王府那么幸运,更别提像恭王府那样举世闻名、成为人人向往的旅游景点了。它们很多都变成了大杂院,被高楼和大马路所遮掩、吞噬,只留下一些残存的痕迹,证明着它们昔日显赫的身份。孚郡王府就是其中之一。

  孚郡王府在朝阳门内大街路北137号,府主人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九子奕譓。孚郡王府的前身是怡亲王府,当初康熙继位遭到各兄弟的排议,只有十三弟允祥支持他,康熙封允祥为怡亲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贤良寺,皇帝又另赐此地给第二代嗣王弘晓,为和旧府有别,习惯称其为怡亲王新府。当传至第六代袭王载垣,与郑亲王端华等同为顾命大臣,被一心专权的慈禧皇太后夺爵赐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在道光三十年(1850)的时候被封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迁出皇宫居住于此称孚郡王府。又因其排行第九,所以俗称“九爷府”。

  孚郡王府最有名的不是它宏大的规制,而是它大门口两边的石狮子,朱红的大门上是横七竖九六十三颗门钉,两尊足有两人多高的大石狮子驻守在王府两侧,比天安门前的石狮子还要高大。

  可是如今的孚郡王府已经完全没了当年鼎盛时期的样子,走进院子,正当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但是在石碑上头却挂着一个“淘汰黄标车,建设绿色北京”的横幅。闻名遐迩的石狮子旁的墙上被写上了“内部停车场”的字样,面包车、出租车停在狮子的面前。院子东边有一排低矮的砖房,看起来像是小卖部,门口摆着一箱一箱的空啤酒瓶和可乐瓶。王府木窗的朱漆已经脱落,房檐下原本的彩绘也变得暗淡无比,“九爷府”似乎只在遥远的传说中存在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1 , Processed in 1.0837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