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神秘的阳平会馆戏楼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杨建业



  修复前的戏楼 
 

 会馆大门旧照



  今日阳平会馆(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形象店) 
 
   能演上天入地戏

    在北京现存的四大会馆戏楼中,阳平会馆戏楼的年头最久,设计的最复杂、建造的最精制。但它留给世人的印象也最神秘。

    阳平会馆坐落于前门外小江胡同,戏楼建在原会馆的南面,坐西朝东。一方戏台,环建有三座看楼。三座看楼都是2层建筑。戏台正面的二楼是一座卷棚顶前轩式的官厢,专给尊贵看客准备的。两侧的看廊可放方桌凳椅。看廊的边上有木质护栏、雕花栏板和望柱。后角两侧有楼梯供人上下。楼下场地为方形,地面墁有方砖,放置方桌、凳椅,是普通观众的坐席。一层和二层的墙壁上都开有木棂窗,用来通风和采光。戏台分上下3层,每层之间有方形通口,底层有坑道,可设机关布景,作为演神怪戏之用。北京城里虽然戏园子多,但能演神怪戏的少,为什么?因为没有合适的戏楼。神怪戏的演出像孙悟空的戏,都要上天入地的。一般观众只看见了戏台演员说拉弹唱的那一层,其实上面还要有一层能把演员吊上去的,下面有一层让演员钻进去的。阳平会馆的戏楼可以说把该做的都做到了。

    何人所建成谜

    这个会馆和它富丽堂皇的戏楼是什么人建的?这现在仍是一个谜。历史上会馆的建设者或为官吏、或为富商,都是当时社会有头有脸的人士,所以一般会馆大都留有很清楚的文字记载和历史沿革,使后人都有据可查。阳平会馆戏楼的后壁正中嵌有4联石刻,从上面模糊不清的字迹来推断,上面记载的是会馆建置沿革和修葺情况。可由于风化和人为的严重损坏,绝大多数字已无法辨认。有人说阳平会馆是由山西人建的,但山西并没有阳平这个地名。从外地会馆基本都以地名来命名的惯例来看,人们很难认同用一个并不存在的地名来为一座会馆起名。前门外这地界跟内九城不能比,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在这里出钱建起一座只在皇城和颐和园那种地方才可见到的大戏楼的,会是什么人呢?这很让人猜测。

    曾经火爆一时

    北京会馆中的戏楼在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中,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时期,经济的繁荣带动各种戏曲的发展。但是当时能供市民观赏的公共剧场很少。由全国各地人建起的会馆中的戏楼,既成了各地戏曲班子来京演出的首选之地,也为北京人提供了一个接触、了解全国各类剧种的场所。当年,阳平会馆戏楼和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的戏楼,蜚声京城。作为四大戏楼之一,阳平会馆戏楼中肯定留下了很多大师的身影,但如今,该戏楼的演出记录只有中路梆子。

    据记载,1935年山西中路梆子第一次进京。女艺人丁果仙带着她的戏班不去别处,一猛子就扎到了阳平会馆,设台开戏。丁果仙步云剧社在阳平会馆的演出一炮而红。很多北京人第一次看到了中路梆子。这之后,盖天红的唐风剧社也来到了北京,在阳平会馆的演出也是场场爆满。那时候,北京人里面喜欢听戏的,一说起中路梆子都说:“到阳平会馆,那儿的中路梆子最地道。”但在经过这番红火之后,阳平会馆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天的“进京”

    今天经过五六年的修葺,在和10多家知名文化演出公司商洽之后,阳平会馆的管理者最终与本山传媒集团达成合作意向,以演东北二人转起家的赵本山计划将阳平会馆戏楼打造成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的全国形象店。这一举动取得了很大的新闻效应,也引起了社会上的不同反响。很多人原本期待在开放的阳平会馆中看到京剧,现在失望了。

    前门大街修复一新,使人们对老北京又有了一个追根溯源的好去处。但说起来,老北京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京外。北京作为一座都城,是由众多移民文化共同构建起来的。会馆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年徽班进京后,在北京的文化背景中发展成为京剧。现在的二人转进京,在多少年后,是不是又会以另一种形式融入到北京人的生活当中,最终成为组成北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19:17 , Processed in 1.10226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