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诞生得益于乾隆皇帝,京剧的繁荣得益于慈禧。 慈禧是个大戏迷。她不仅仅是戏剧的欣赏者,还是戏剧改编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菊部丛谭》中说:“慈禧后工书画,知音律,尝命老伶工及知音律者编《四面观音》等曲,后于词句有所增损。”这里的“后”是指慈禧太后。意思是说,她指令人改编剧本,改完了交她审阅,她又有所删改。在她的亲自主持之下,将宫廷大戏《昭代箫韶》翻改成京剧剧本,原剧24出,翻改为105出,后因义和团运动而中止。据老太监回忆,乱弹《阐道除邪》中剥皮鬼唱的反调,就是慈禧编的词。这大段唱词可唱半个多小时。 或许是受慈禧影响,或许是为讨好慈禧而勉强为之,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也是戏迷。同治皇帝会唱武生,只是嗓子条件不好。有一次演《黄鹤楼》,这是刘备到东吴被招亲的一出戏。同治皇帝扮演赵子龙,太监高四扮演刘备。赵云上场,向刘备打躬行礼,口称:“参见主公。”扮演刘备的高四连忙起身说:“奴才不敢!”同治说:“你这是唱的什么戏?不许这样,重新来!”于是,太后乐了。 光绪皇帝会打场面(注:指伴奏的打击乐器部分),尤其爱打《金山寺》。这是《白蛇传》里的一折,白蛇、青蛇为把许仙从老和尚法海手里夺回来,率领虾兵蟹将水漫金山寺,场面非常热闹,伴奏主要靠打击乐器。或许,这是他借以宣泄不快的方式。 由姜文主演的影片《李莲英》里有这么个情节:在西逃的路上,李莲英赶着马车,一高兴,唱起了京剧。坐在马车上的光绪皇帝,还给他叫了声“好”。笔者采访过李莲英的后人,他们说李莲英确实会唱戏,擅长“猴戏”——演孙悟空,因为他进过“内学”——皇宫里专为太监办的京剧培训班。他曾与人合演过《八大锤》。这是《说岳》里的故事,四个以双锤为兵器的小将在朱仙镇与金兵激战,又叫“八大锤大闹朱仙镇”。李莲英在其中饰演一武生。慈禧夸奖他“堪与名小生王楞仙比肩”。 人称小德张的太监张兰德,也是以戏唱得好而得到西太后赏识的。据说有一次演《盗仙草》,小德张演两个鹿童中的一个。在与白娘子开打的时候,另一个鹿童手中的枪脱手飞了出去。小德张眼疾手快蹿了过去,一把将枪抓在手里,就地一个前滚翻,赢得一片喝彩。据说要不是他把枪抓住,那枪飞下台,有可能伤着看戏的太后。这个说法有点“悬”,估计有夸大的成分。不过。小德张因为戏唱得好因而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被提升为升平署戏班的提调,后来爬上了总管太监之位,却是事实。 西太后看戏很挑剔。名伶王瑶卿曾经说过一句话:“西太后听戏很精,有时挑眼都挑得服人。”就是说,她挑演员的毛病挑得很准,让演员心服口服。说明她懂戏。 演员进宫当差,不仅是一种荣耀,也能给演员带来丰厚的赏赐。有一年谭鑫培进宫给慈禧太后唱戏贺寿,慈禧点了一出《战太平》。慈禧听戏有个习惯:一边听,一边看着剧本对词。谭鑫培的唱段里有句词应该是“大将难免阵上亡”。因为是慈禧太后的寿诞之日,“死”、“亡”之类的字眼不吉利,谭鑫培灵机一动,临时将原词改做“大将临阵也风光”。慈禧太后非常高兴,赏银五百两,并封之为“御戏子”。老伶工孙菊仙在宫中当差十六年之久,由于善于辞令,能插科打诨令慈禧开心,所以常受封赏。能得到“老佛爷”的封赏,标志着伶人艺术水平到达了一种高度,由此,在外面登台演戏和给大宅门唱堂会,出场费也就水涨船高了。以此为动力,京剧艺人对艺术的追求不断精益求精。所以说,慈禧对京剧的喜好,刺激了京剧的繁荣,就如同她喜欢在花园里“遛遛腿儿”,刺激了园林艺术的发展一样。 慈禧为了听戏,很是舍得花钱。这也为戏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慈禧不仅要求戏楼规模宏大,演员的行头道具也要特别讲究,必须华美富丽。慈禧六十寿辰的光绪二十年,为置办行头、道具,一次花掉52万两白银! 慈禧太后活了74年,执掌朝政47年。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一直在听戏,听得最多的是京剧《连营寨》。 《连营寨》原为河北梆子剧目,是一出武戏。讲的是《三国演义》里的一段故事:关羽被杀、张飞被刺之后,刘备为给兄弟报仇,率领七十万蜀军征讨东吴。东吴小将陆逊火烧联营,大败蜀军。这是一出“丧戏”:先是刘备哭灵,全体蜀军为关羽张飞穿孝,白盔白甲白旗号,接着是蜀军吃败仗,刘备逃回后一病不起,临死前向诸葛亮托孤交代后事。这出戏由谭鑫培改编为以老生为主的京剧,由“火烧联营”和“刘备托孤”组成。 为了好好地欣赏这出戏,慈禧太后特地命人到江南置办了全新的白色行头。光绪末年宫廷里唱戏用的桌围、椅披、台帐,蜀军将士所穿的箭衣、开氅、坎肩,还有一面“常胜将军赵”黑字方纛旗、八面斜囊旗、八面飞虎旗,都是白缎子勾金边绣的黑色图案,黑白分明、光彩夺目。这些戏衣和道具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里。 根据《清宫升平署档案》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7月16日),《连营寨》在颐和园德和园大戏楼首演。年逾花甲的谭鑫培扮演刘备,年届三旬的杨小楼扮演赵子龙。慈禧太后坐在大戏楼对面的颐乐殿看戏。看来两个主要演员唱的都很卖力,整个演出也很成功。慈禧一高兴,赏银二百六十四两。第三天,也就是六月二十日(7月18日),谭、杨二人再演此戏,慈禧太后这一次赏银三百零四两。可见慈禧太后非常满意。 七天之后,也就是六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第三次点演《连营寨》。六月二十六日就是光绪皇帝37岁的生日。在皇帝生日的前一天大演军队穿孝、皇帝驾崩的丧戏,慈禧太后这是故意促光绪早死,还是在考虑着什么事情? 更令人惊异的是,此后八月初六、初八、十六及九月十七,慈禧连着看了四次《连营寨》,十月初一慈禧太后又看了一次《连营寨》。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连营寨》。十月初十是她的生日,从初七到十五,颐和园唱了九天大戏,但是演出的剧目中已经没有《连营寨》了。 十月二十一日(11月14日),光绪皇帝死于瀛台。最新的考古发现:光绪皇帝的遗体里存在大量的砷,说明光绪皇帝死于砷中毒。在慈禧太后掌控一切的时代,能致光绪皇帝死于非命的,除了她还能是谁呢? 光绪皇帝一死,慈禧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光绪皇帝的侄子、三岁的溥仪扶上了皇位。一天以后,慈禧死于颐和园。 把前后几件事情联系起来看,这一切似乎是在慈禧的计划中进行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慈禧的计划一定是在观看《连营寨》时形成的——《连营寨》给了慈禧某种启示。 慈禧死后,她的侄女隆裕太后继承了“老佛爷”的宝座。宣统三年二月初一辰初二刻(早上7时35分),京剧的锣鼓点儿又在清朝宫廷里响了起来。《平安如意》、《二进宫》、《回龙阁》、《长坂坡》……一连13出戏,一直唱到酉初三刻(18时55分)。这一天仅仅是开始。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08 , Processed in 1.08867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