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八达岭残长城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富厚



巨石砌就的敌楼窗口

当年碾制火药的石碾


  草丛间的古炮遗存
 
 
    雄风犹存

    八达岭残长城自然风景区在八达岭长城景区西南5公里处。从景区外的东沟村沿山谷上行约3.5公里,可到达残长城。这一段长城离左右的关口较远,为叙述方便,暂且称其为东沟段长城。在明代,石峡关与八达岭关之防务隶属于“天下九塞之一”的居庸关。东沟段长城到石峡关的峡谷长约十多公里,沿途崇山峻岭、沟深壑险、楼台相连、墩堡相望。千百个春秋斗转星移之后,东沟段长城虽然“残”得断壁颓垣、倾台危楼,但是雄风犹存,彰显出月牙般的残缺之美。

    同样是长城,为何高低宽窄尺度迥然不同?原来,自春秋战国以来,北方诸侯国各自为政,先后沿边境修建了边城、边墙、烽火台及墩台。明朝初年,北方游牧部落骑兵两次南下,越过昌平、古北口侵扰京城。隆庆四年(1570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升任蓟州总兵。他在巡查长城防线时发现:八达岭一带长城残破断毁,形同虚设;守军无处休息,尽显疲惫之容。于是,戚继光奉旨重修居庸关至山海关一线的长城。为了加快工期,减少浪费,他按照重新勘察确定的路线,充分利用沿线的边城、边墙等基础设施,经过连接、扩建、加固、重修,建成了设施完备的长城防御体系。对于墙体的建筑规模和敌楼的结构设置,戚继光采取了因地制宜措施,并未实行统一的“国家标准”。历经几十年重修后的长城,结构设置合理,实战性强。既能隐蔽自己,杀伤敌人,又能遮风避雨,便于军兵长期坚守。

    东沟段长城高大而坚固,依起伏的山势蜿蜒远去,蔚为壮观。山势险陡或远离关口的墙体稍显低矮且窄薄;山势平缓或靠近关口的墙体显得高大而宽厚。地面以上墙体砌有8层花岗岩条石,短的三五百斤,长的何止千斤。其上垒砌青砖,灰浆勾缝,墙芯由碎砖石及夯土填充。墙基厚重而坚固,底部宽约5米,顶部宽约4.3米,墙顶内侧的矮墙名宇墙,高约1米,墙宽0.4米,可防止守军不慎坠落墙下;墙顶外侧的高墙名垛墙,高1.6米以上,宽如宇墙。垛墙上部砌垛口,用于掩蔽自己、瞭望敌情、射杀敌人。垛口有两种样式,在山势平缓处呈现“凹”字形,在山势险陡处为阶梯状。垛墙的下部每间隔1至1.5米,设置一个上拱下方的射孔,高0.26米,宽0.22米,便于用火铳射杀敌人。宇墙与垛墙之间宽3.5米,平缓处铺方砖,可容六七人并排而行;险陡处用砖立垒成砖阶,上下行走还可扶墙借力;墙顶的铺砖外侧高于内侧,内侧连接排水槽。排水槽从宇墙下伸出一米有余,可防止雨水冲蚀墙体。靠近敌楼的城墙里侧辟有石券门洞,有砖阶连通墙顶,供守军上下出入。门里上部有门闩凹槽,当年装有坚固的墙门。

    敌楼之间的距离视山势险陡及是否为要冲情况而定。敌楼之间距离通常为四百米左右。在山势险陡或远离关口的墙体上,敌楼间距长;在山势平缓或靠近关口的墙体上,敌楼间距短。敌楼比墙体宽出约2米,底部宽约7.3至7.8米。敌楼为两层,下层中空,故又称空心敌楼,供守军储存兵械、瞭望、休息之用。内外墙壁上各有5个上拱下方的瞭望孔(俗称五眼楼)。每个瞭望孔高约1.6米,宽约半米,孔下各有1个射孔。有两个砖券门连通左右墙体,门旁开1-2个瞭望孔。敌楼上层砌垛墙,用于眺望和拒敌,并与附近的敌楼、关城、烽火台、墩台遥相呼应。

    据有关专家考证,在残长城附近发现了两处具有考古价值的遗址。其一,景区大门里的左侧,有一处当年烧砖的砖窑群。长城工程浩大,砖的用量大,就地取土烧砖,克服了路途遥远,运输不便的困难。其二,在据传是李自成用炮炸毁的敌楼东北方向的石料场上,发现了遗有开劈凿痕的几块巨大岩石。这些石料与东沟段长城垒砌的花岗岩条石质量相同。路旁有一盘石槽——火药碾,长一米余,比中药房里的药碾约大两倍。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旧时代,使用炸药开山劈石减轻了民夫、兵卒的劳动强度。

    在峡谷的崎岖小道上,我们看到八九头骡子驮着白灰、沙子和方砖,艰难地向残城墙修复点运输。遥想当年,偌大长城的修筑该是何等的艰巨啊!

    闯王潜行奇袭

    当地流传着一个李闯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神奇故事。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亲率数万义军跨黄河,过山西,克大同,入宣府,长驱直入兵临八达岭关城。居庸关外镇之八达岭关城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隘。据有关资料介绍,时居庸关总兵定西伯唐通、监军杜之秩、巡抚何谦、总兵马岱早已严阵以待。明军凭险死守,义军冒死冲杀,八达岭却久攻不下。李自成问当地百姓:“此为何关?”答曰:“八达岭。”不知李自成是听不惯隆庆(今延庆)人口音,还是心急上火引发耳背,竟然听成了八道岭。他暗自思忖:攻一道岭尚且死伤无数,攻八道岭将损我多少兵将,又将延误多少进军行程?闯王踌躇之际,小校领当地老者来见。老者说:“八达岭西南有一石峡关,若从东沟绕过去偷袭,可以一举破关,再绕过八达岭直取居庸关;也可以折回头夹攻八达岭守军”。李自成愁眉顿展,立即安排一部人马佯攻八达岭,吸引守军注意力,暗中却率精锐义军调转头进入东沟,秘密潜行,奇袭石峡关。

    3月14日,李自成亲至石峡关督战前锋营。此时,守将唐英中计离关。闯王命后军将抛石车和缴获的红夷大炮推至前沿。攻关令下,飞石呼啸,排炮轰鸣。城墙上明军措手不及,损失惨重,遂献关投降。万里长城有雄关险隘千百座,而不起眼的石峡关竟使近三百年明朝毁于一旦。后人把东沟至石峡关的山谷称作“闯王小道”,也有人把闯王小道比作压折驴背的一根稻草,此话不无道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3 21:11 , Processed in 1.2207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