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熊希龄与香山慈幼院

2002-12-1 12:00| 发布者: 张国松

 香山石壁上雕刻的熊希龄先生题诗
 
 
    在香山森玉笏的石壁上,雕刻着近代著名爱国慈善教育家熊希龄于1922年5月,带领慈幼院的童子军爬山露营于森玉笏时所题写的一首诗。其题跋为:余病久未愈,乃率童子军游森玉笏,即支帐驻宿于此,以诗记之。壬戌五月凤凰熊希龄。诗曰:“远看塔影漾湖波,又听群儿唱晚歌。为念众生无量苦,万山深处一维摩。丹炉石洞话前因,汉武秦皇迹已陈。欲学长生终是幻,倚栏却忆散花人。”

    熊希龄(1870年—1937年),字秉三,湖南湘西凤凰县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历任高官,受梁启超、唐才常的影响,主张维新立宪。1913年7月(民国2年)至1914年2月任北洋政府总理兼财政总长。1919年在北京创办香山慈幼院。

    因灾创办

    1917年8月,一场数十年不遇的大洪水淹没了京畿、直隶地区的100多个县市,两万个村庄、600多万民众受灾,生活状况极其悲惨。当时早已失意、厌倦官场隐居天津的熊希龄,在政界有识之士的力荐下,奉命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遂在原北京石驸马大街22号熊宅设立了督办处,振作而为。熊希龄在赈灾中见到许多灾民和孩子啼饥号寒,无家可归,有的甚至把他们的儿女遗弃道旁或标卖,于是便在北京设立了两所慈幼局,先委托英敛之(天主教徒)去收养灾民的儿女。一所专收男孩,一所专收女孩,总共收养了男女儿童千余人。水灾过后,多数儿童先后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只剩下200多儿童无人认领。为此,熊希龄等提请民国政府与前清皇室内务府商议应允,将有大片空地的香山静宜园(香山公园前称)这一皇家园林辟为慈幼院。

    “德智技群”

    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境界高远。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德、智、技、群”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爱国之国民”的办院宗旨和教育方针。李大钊、胡适、顾兆麟、张伯苓、雷洁琼、康克清、谢冰心等一批社会知名人士都曾先后出任慈幼院董事会董事。香山慈幼院的师资质量和教育设备在当时亦堪称一流。首批教师来于北京、天津等地的师范学院及留学生。

    据载,慈幼院收录儿童“专以孤贫为限”,凡欲入院者,必须“有人介绍及其家长请求”。培养的宗旨为“教养孤贫失学之男女儿童,使有适当之智能、道德,捭可谋生于社会”。起初,开办慈幼院的经费先是由督办水灾善后的款项列支,采取官办民助方式,后慈幼院的经费基本依靠熊希龄的声望和影响力,通过中外慈善机构、名人、富豪捐款及他的捐助维持。

    慈幼院初建时分为男女两校。据考证,男校在现静宜园的东北,即现香山公园管理处和香山别墅所在地。女校的地址,即现今的香山饭店所在地。因招收的多是孤儿和贫苦儿童,遂采取全住宿管理方式,学校实行全部免费。孩子可从教保院升入幼稚园,再升入小学,小学毕业后,女生多半入幼稚师范,男生可考任何中学。考取中学后,学杂、食宿、服装、书籍仍由慈幼院供给。

    职教先驱

    相关资料显示,现香山别墅和香山公园北门的眼镜湖之间的这片土地,曾是香山慈幼院四院所在地。四院是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地方,包括木工场、铁工场、陶工场、蜂工场等。劳作课的内容多种多样:低年级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小园地,自己栽种、制作手工,自己主持游艺会并布置会场等。其中,10岁以上的学生,每天还要到工场或农场实习一个钟头。男生去铁、木、陶工、化学及农场、家畜饲育各场。女生则去挑花、刺绣、缝纫等场。此外,学生还要参加建校建园劳动。劳作课让学生受益匪浅,一位老校友回忆:“从小学四年级起,每天下午我们都去四院工场学习各种技艺。四年级时,我学了一年陶工;五年级时学了一年木工;六年级时学了一年铁工。这3年,使我有了一技之长而方便就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立技能,香山慈幼院制定了《劳动法》,其主旨是“按其身体之强弱而定工作之轻重,以发达其个性、本能及兴趣,为将来择业之基础”。并建立了庞大的农工实习场所:家畜饲养场、养蜂场、养蚕室、苗圃、农场、铁工场、木工场、陶瓷场、化工场、织布场、染织场、绣花场、制鞋场等。四院职业部还曾举办过农业、畜牧、养蜂、陶工、金工、织染、制鞋、照相、银行等职业班,乃至高级土木工程科、高级机械科等专业班。可敬的是,香山慈幼院五院采用“计功授食制”,技工部实行半工半读,学制3年,培养艺徒。

    1926年,香山慈幼院从开办之初的男女两校,发展成具有一个总院和6个分院的完善的教育机构,在院儿童已达1704人。6个分院中,第一院为蒙养部;第二院为小学部;第三院为中学、师范部;第四院为职业部,第五院技工部设在北京城内,第六院为大学部,专为考上大学的毕业生提供学费和解决各种问题。除了足够的教室和宿舍外,慈幼院还建有玩具馆、音乐馆、运动场、医院、图书馆、商场等。

    香山慈幼院在存世近30年的时间里,有近7000名孤贫儿童被培养成了社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许多师生奔向革命根据地,奔赴抗日前线。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接管香山慈幼院余部,迁至西安门大街,后迁入阜成路新校舍,改名为“北京市立新学校”至今。

    大慈善家

    1931年,伴随熊希龄并无私襄助的原配夫人朱其慧积劳成疾,不幸去世。熊希龄在悲痛之余,他“深感家产私有观念甚属无所谓”。1932年,为纪念亡妻,他慨然为慈幼公益事业捐出全部家产。(据传,这笔巨款折合大洋27.5万多元,另有白银6.2万余两)。这一壮举轰动了社会。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熊希龄于2月12日发布了《香山慈幼院院长通告》,他提出:“国难临头,已及眉睫……国若能救,虽死亦荣……余虽六十老翁,此心不甘亡虏,一息苟存,誓当奋斗”。在熊希龄的组织领导下,香山慈幼院组成了200人的义勇军,开赴上海战区,女生则加入红十字救护队,前往战区医院帮助工作。1933年爆发了“长城抗战”,熊希龄又携长女熊芷和部分师生,组成救护队亲往长城古北口前线救护伤员。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起,他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他又奔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

    1937年12月25日,熊希龄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在香港溘然长逝,享年67岁。熊希龄后半生致力于慈善事业,逝世时身无长物,丧葬全凭其继妻毛彦文借贷。随后,毛彦文接任香山慈幼院院长。1992年5月,受毛彦文委托,香山慈幼院校友会到香港将熊希龄的骨灰迎回北京,安放在香山脚下北辛村的“熊希龄先生墓园”。

    1949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由西柏坡迁到北京香山地区。毛泽东在入住熊希龄的故居双清别墅时,曾动情地提到:“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做过许多好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 13:33 , Processed in 1.0885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