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住宅的变化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四合院是北京一种传统的住宅形式。它历史悠久、布局严谨、院落宽敞,雅静舒适而且有较强的防卫性,一直深受"老北京们"的欢迎。但它毕竟是"老北京"时期的住宅形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大城市的需要。纵观建国40多年来的北京,市民的居住情况也经历了复杂而艰巨的变化。 一、四合院是封建社会家族的安乐窝 四合院即四面有房屋的院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至迟到汉代,已逐步趋于成熟,唐宋时期已广泛使用。北京地区的四合院在12世纪元大都时,新建住宅已相当完美。明清两代的住宅已奠定了现在的格局。由于居住在四合院的居民使用多,损耗快,必需经常维修或翻新,所以,现在城区内的四合院大多是清朝中叶的遗物。 由于四合院封闭性强,关起街门便与外世隔绝,具有防火、防盗等特点,所以极适合一个家庭的生活,院内房子以"间"为单位,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其规模完全自由支配。四合院还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内部空间敞亮,室内结构与庭院空间相结合,使居住者虽在有限之地,却有空间扩大的感觉。从设计上说,四合院能表现出"前堂后寝"礼制的布局,与宫殿、王府相比,有明显的层次感。 四合院的房子,有正房、厢房、耳房等分别,极适合一个家族中的尊卑长幼等级住房。家族之外的仆役人等,如车夫、厨役、管家、门房等都各得其所,主人招呼远近适宜,非常方便。庭院中多植树木、花卉、葡萄架、藤罗架等,花木扶疏令居者赏心悦目。老北京人有称赞四合院"天栅、鱼缸、石榴树"的评语。庭院中之树木品种很多,但不种松柏和杨树,因为这些属阴宅(坟地)的树木。 四合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族制度表现在居住方面的产物。一个封建家族,常是几世同堂,加上男仆女婢,不仅长幼有序,还得上下有别。若干成员,住在多进院落的宅第之中,既便于联系、招唤,又有尊卑之分,称得上是一种享受。难怪现在还有些个别人幻想着"失去了的天堂",因为这样的住宅,确实是封建家族的安乐窝。 二、格 局 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自元大都城建成之后,街巷的分部为现在奠定了基础。城内的主干道为南北走向,所以派生出的小街和胡同皆为东西走向。在小街与小街之间的70多米的跨度中,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四合院。一般四合院住宅为坐北朝南。街门开在全宅院的东南角,即八卦的"巽"位上。几进院落之后,在另一条小街的路南,即为本宅后门。如果是中、小型宅院,路南也为正门,但其方位在全宅院的西北角方向。不过宅内"正房"仍是坐北朝南。 (一)小四合院 小型四合院的布局是较为简单的。一进街门,顺着"门道",亦即南屋的东墙外,然后左拐,就到了院中。南房也称"倒坐"房,门窗北向,后山墙临街。院内东西厢房各两间或三间,上房三间,一般是一明两暗式。院子中有砖墁十字型小甬路,直对东西南北各屋的屋门。一家人二三辈、十来口人,住在这样的小院中极为合适。 (二)中四合院 这类住宅属发展了的小四合院,一般为二三进院落,其规模、建制虽比不上大宅院,比小四合院要气派得多,进了街门之后,门道内左侧(实际上是南屋的东间)有一间门房,过了门房左面即是以倒坐房为主的外院。南房一般是外客厅或仆人居住。房西端有车库(另向街开门)或贮藏室。外院北侧是一堵花墙,花墙当中是月洞门,通向中院,即全部用砖墁地的正庭院。庭院当中一般设有太湖石或大鱼缸,周围摆一圈花盆,如夹竹桃、石榴花之类。上房三间或五间(三间者带二间小耳房)。东西厢房三间。在正房的一侧有过道通往后院。后院有罩房和东西厢房。 (三)大四合院 大型四合院的范畴比较广了,从宅第到王府都可看成是大型四合院的布局。在占地规模、房屋数量、装饰情况、设施配备、庭院布置、室内陈设等各方面,都与中、小型四合院悬殊甚大。从布局方面看,除了中轴线上的院落增加为几进之外,还有了横向的跨院和花园。一般布局,花园在跨院,称为西花园或东花园。但由于地方的原因,花园也可能建在中轴线主建筑群之后,就称为后花园了。 从规制方面着眼,等级提高了。一般院落之间相隔的粉垣建成漏窗;月洞门建成垂花门;东西厢房与上房之间有游廊相连;后罩房建成二层的后罩楼;至于房间之高大、数量之众多、房间隔断之形式更是一般中小型四合院所不及的。 王府虽然也可以看成是四合院的连缀和组合,但有许多特别之处,又不符合一般四合院的规范。如王府大门的位置不在东南方的"巽"位上,而在中轴线的南端;东西厢房可建成庑殿,等级高的还可建成二层楼;正层即是王府中的银安殿;台阶建成汉白玉陛;硬山顶可建成悬山顶;庭院甬路上可陈设铜鼎等等。这些内容,是一般四合院绝对不许建造的。 四合院的规制也随着社会条件而变化,在历次修缮过程中,建筑物也掺进了时代的因素。如清代的砖雕、民国初年的西洋式门楼、门窗等。 三、四合院完成了历史使命 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了,当初四合院的布局尽管合理、舒适,那毕竟是"老北京",是历史了。现在如果去四合院中采访,那里的居民几乎都羡慕和向往单元式楼房。楼里有上、下水、厕所、厨房等设施多方便。 随着人口的剧增,四合院中不能再是一个家族了,必须住上若干户人家。首先感到的居住面积不足。为了扩大面积,就把"前脸"往外推,使门窗与滴水檐相齐,廊子没有了,失去了风采。大门道也堵起来,加上门窗,改为居室。这样的居室无论厢房、厕所、贮藏室,通风、采光、隔音等都不能符合近代居住的要求。北京的四合院已至暮年,势必为单元住宅楼所取代,如今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中四合院示意图 四合院作为居民住所的实用价值虽然在逐年减弱,但是四合院本身却不能消亡,应该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保存下来,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供人鉴赏、游览。 北京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居住问题。50年代初,为了解决当务之急,在南城和关厢地区的空地上建立了50多万平方米简易平房住宅。1949年至1952年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是兴建居民住宅和中央机关办公楼。3年共建385万平方米。当时新建的住宅由于缺乏规划和设计经验,又受到经济、技术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兴建的平房住宅均坐北朝南,成行排列,只有居室空间,没有必要的生活设备和服务设施。人们称之为"兵营式"。 看来这种简易的居住平房是不实用、不受居民欢迎的。什么样的住宅既符合国情,又符合民情呢?这是北京建筑界在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 四、向多层化发展的探索 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历届政府都曾为解决居民住宅问题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住宅建设的速度亦不算太慢,但是与人口增长的速度相比,差距甚大,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到目前为止,住宅问题,对北京人来说,仍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建设什么样的住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兵营式"的排子平房,不受欢迎。不仅占地面积大,解决住户少,更是极不经济的因素。想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解决较多居民的住房,向多层空间发展应是大势所趋。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东郊棉纺织厂、酒仙桥等工业区建设的同时,与之配套的生活区住宅亦随之建设,这些住宅多数是三层,一梯二户或三户。这就是如今单元式住宅的原型。现在虽然在层数、结构、形式等方面有所变化,但一直未离开这种原型。看来这种"单元式"到目前为止,是符合我们的国情和民情的。至于以后发展如何,有待进一步探讨,至少现在这种形式具有许多优点,如建筑布局集中,节约用地;每户占用外墙面积少,节约造价;每层单元户数不多,避免干扰等。 1958年,在反浪费的口号下,片面强调节约,使建筑标准降低,建起的住宅楼是"窄(楼梯)、小(面积)、低(层高)、薄(墙体、楼板)",给居民带来不便。幸喜此偏差很快纠正,1959年的建筑标准就适当提高,楼层一般为四五层。1975年住宅平均6~7层;1976~1978年兴建的住宅,则增加到9~12层。进入80年代以来,北京新建住宅中高层的比例不断增加,很少再建6层以下的住宅。 在受局限的土地面积上建筑高层住宅,确实是较多解决住户的好办法。按80年代初的规定,人口毛密度每平方公顷控制在600~800人之间,现在有的地方已超过此数,已达950人。楼层增高可以多住人,只是矛盾中的一个方面。这些楼房如何排列组合才使居民方便、符合科学性,是解决居住矛盾的另一个方面,亦是建筑界探讨的又一个重要课题。生命力多久,尚待实践验证。 五、居民小区的引进与发展 北京的住宅向多层发展已成定局,然而住宅楼之间如何组合更为合理、符合科学规律、居民生活方便,是在不断地摸索探讨中逐渐得出答案的。 50年代初期的兵营式平房被否定之后,低层楼房的组合即在探索之中,出现了周边式的街坊组合及双周边组合等。这种组合的优点是中心有公共绿地,环境安静等。但缺点不容忽视,出现了许多死角和阴暗面,不利于日照和通风,而且内部迷离曲折,有"迷魂阵"之感。此外还有"成街建设"的形式,如白广路、朝内大街、阜外大街南侧等,房屋不装饰,均为五六层平顶楼、无变化、给人以封闭单调的感觉。 1958年的大跃进时,在居住区组织上,提出了按人民公社化的原则进行建设的设想。要求住宅区都要有为组织集体生活所必需的设施。楼底层为公共食堂,楼层内建公共厨房,各户无厨房,只建厕所。这种住宅楼市区内典型的有东城区柏林寺、西城区福绥境、崇文区安化寺、宣武区白纸坊、朝阳区垂杨柳等处。幸好,这种建设住宅的思想,很快得到纠正,已建成的楼房为数不多。 规划小区的理论,在1957年时被引进北京。以邻里单位为小区,代替过去的街坊。小区的最小规模以能设置一个小学校为基本条件。小区的居民小孩上学、送托、购买日常生活用品不出小区。首先按这种规划建设的是夕照寺小区。 1958年之后,北京出现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的小区,如多层高密度的虎坊路小区,商业、绿化齐全优美的和平里小区,布局活泼的水碓小区,争取户户朝阳的龙潭小区,庭院式的垂杨柳小区,自由式道路的古城小区等。此时期的住宅层数均不太高,而且更多地照顾朝阳,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方便了居民生活。 十年动乱开始,北京的城市建设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名义上为"改善劳动人民居住条件",建起了简易住宅楼,居民们在廊子里做饭、到楼梯旁取水、去楼外上公共厕所,没有煤气、暖气、平均每户的建筑面积仅31?5平方米。 1973年后,人口剧增,住宅才有所发展,随之建成天坛南、东大桥、安定门等规模不大的小区;1975年集中精力建成了不按科学态度办事的前三门住宅楼区。 粉碎"四人帮"之后,从1977~1983年,开发统建了60多个居住区,以其分布广、规模大、高层多、密度高为显著特点。 小区的规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大,先是几千人或一万人为一小区,现在的方庄小区可住10万人。 1982年总体规划方案中,明确以居住区作为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这是经过实践后才做出决定的。50年代初期的街坊单位,不足以安排中、小学;1957年可住1~2万人的小区,只能附有中小学校、粮店、副食、医疗门诊等生活服务设施,像邮局、书店、药房、医院、电影院等大规模服务设施,小区内无法考虑。因此规定以60~100公顷为基本单位,与基层政权相结合,形成能行使城市管理职能、设施齐全、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细胞。设派出所、房管所、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公用设施、绿地和体育场等。近几年建设的团结湖、劲松、左家庄等小区,就是以上述规划建设的。这种设想是否可行、生命力多久,尚待实践验证。 六、居民小区简介 兴建居民住宅小区,有利于将原来分散建设的水、电、煤气、供热等设施,改为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管理,提高了住宅建设水平,到1992年1月为止,全市通过综合开发方式建设的住宅小区有160多处。这些小区的建成,对居住紧张状况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解放初期,本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4?75平方米,1960年下降为3?24平方米,1979年统计,本市有居住困难户40万,特困户10万。1980年以后,每年平均有500万平方米的住宅竣工、交付使用,到1990年,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7?72平方米,如果照此速度建设,到2000年,本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可达9平方米。 (一)典型小区概况 方庄小区:位于市区东南,与龙潭湖和天坛公园毗邻,是我市乃至全国标准最高、绿化空间最大,环境最优美的住宅小区之一。1986年9月动工,占地150公顷、建筑面积270多万平方米。全住宅区分芳古园、芳城园、芳群园、芳星园4个大区。室内采用大客厅、大厨房、大厕所、小卧室、多壁厨、挂厨的布局方式。区内服务设施齐全。另外还在这里建成了我国首次设计的楼群间连接大平台。整个平台上层为6个区,建有正方形、孤形、三角形、梯形、空中弧线梁,小长廊、喷泉、花坛等不同风格及造型的7组建筑小品。 蓟门里小区:位于海淀区蓟门桥西北,1985年建成,有高层楼10幢,多层楼23幢。这里绿树浓郁、花坛纷呈,便民服务项目多样。小区实行公寓化管理,方便来咨询及居民交办的事项。区内居民约2800余户。 翠微小区:位于海淀区罗道庄,1985年冬陆续搬进居民。占地25?3公顷,濒临八一湖和京密引水渠。这里多数为高层住宅,也是本市第一个商品化住宅区。 刘家窑小区:位于北京外城东南,与方庄小区相毗邻。小区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32万多平方米,125个楼栋号,包括8栋高层住宅,71栋多层住宅,46个商业、服务、文化、医疗等配套设施。 西罗园小区:位于南三环路边,总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区内除中、小学校、商业、服务业网点外,还有体育场、医院、老年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宫、电话支局、公汽停车场、变电站、供热厂等。全区内分为19个小区。住宅楼风格多样、有蝴蝶式、风车式、三叉戟式、阶梯花园式等。 香河园小区:位于朝阳区西坝河沿岸,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居民约4万人,是本市较现代化的小区。住宅楼的建筑风格有呈塔式、板式、三叉型、风车型、阶梯式等,色调明快、合谐。 (二)其他小区 本市160余处小区分布甚广,涉及城区及郊区。东郊有劲松、团结湖、小庄、二道沟、高佳园、左家庄、香河园、十字坡、新源里、垡头等;北郊有塔院、蓟门里、西三旗、文慧园、魏公村、樱花园、五路居、双榆树、黄庄、人大北路、万泉河等小区;西郊有古城、老山南、马连道、莲花池、西便门等小区;南郊有蒲黄榆、刘家窑、西罗园、方庄等小区。 七、公寓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大潮的促进,一批适于发展形势的现代化公寓式住宅楼应运而生。这些住宅楼是按不同的要求和作用设计的。有的适用于新婚夫妇,有的适应于商业贸易,有的适用于写字办公,有的适用于娱乐休息。由于国内国际的居住条件不同,公寓楼分不同档次。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公寓楼有: 青年公寓:位于海淀区双榆树,专供大龄青年夫妇居住。 光明公寓:位于朝阳区亮马河畔,是本市第一家合资公寓。供外国公司、银行驻京代表、外交官、专家等居住。 永安公寓:位于朝阳区枣营路,是北京市旅游局投资兴建的商业性公寓。 万泉公寓:位于海淀区西三环路厂洼村。是本市第一家乡镇企业与外商合资兴建的公寓。 东直门国际公寓:这是一家中国民族风格与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融为一体的公寓。 塔园公寓:位于朝阳区三里屯使馆区西北,有9幢公寓楼,是我国最大的外交公寓楼群。 社科在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4 13:52 , Processed in 1.0884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