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海柏胡同 朱彝尊和孔尚任留下的足迹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宝贵

 

 海柏胡同16号院内的方亭

 
  
  海柏胡同16号大门

 
 
   海柏胡同16号的门墩
 
 
    在宣武门外大街的校场口路东,过去有一条很著名的东西向胡同叫海柏胡同。它所以有名,是因为在胡同里曾住有两位清代的文化名人:一位是清康熙年间《日下旧闻》的作者朱彝尊;另一位是孔子的后人、剧本《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

    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胡同最早有一座明代古刹海波寺,所以又叫海波胡同。得名为海柏胡同是缘于海波寺内有很多明代古柏,人们习惯将海波寺叫海柏寺,胡同也就随着叫海柏胡同了。这条胡同在清代时曾有不少文人居住,故在两侧的四合院内多有紫藤,“古槐、紫藤、四合院”成为海柏胡同的别样风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柏胡同尚在,海波寺亦存(尽管早已变成民居大杂院),其红墙古建仍能看出一些原来的风貌。

    朱彝尊(1629——1709年)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开科入选,因他的知识渊博,深受康熙的赏识,他出身贫寒,康熙称他和另外两位著名文人姜辰英、严绳孙为“海内三布衣”。朱彝尊先在翰林院任职,后为起居注官,后又入南书房。朱彝尊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在《清史稿》中说他:“博学多识,凡天下之书,无不批览”。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康熙年间亲自编写鸿篇的北京史地书籍《日下旧闻》,在北京古代的史地书籍中,清乾隆年间编著的《日下旧闻考》是内容最丰富的了,但它是以朱彝尊的《日下旧闻》为基础,乾隆下旨、由官员组织文人的官方编纂。为了尊重朱彝尊的原著,仍起书名《日下旧闻》,为了区别两书,加了一个“考”字。“日下”即京城、北京之意。“日下”一词出自唐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以后就把日下比为长安、京城。而朱彝尊是一个人编写,其艰难可想而知。他从1600多种各类古籍中,选择有关北京史地方面的资料,常常是白天去访古探幽,深夜“挑灯夜战”。直到访问的古迹和史书上的记载大致相同,他才下笔。朱彝尊治学严谨,康熙年间的一些名人文士,如徐

    文长、徐乾学、姜辰英、冯溥、高士奇等都为《日下旧闻》写了序言。他们说朱彝尊写书是“精心搜讨,所至访求”。值得一提的是,朱彝尊还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好友,朱彝尊的《曝书亭集》就是曹寅捐钱出资刻印的,而曹寅的《楝亭诗抄》是朱公作的序。朱彝尊的故居在海柏胡同路南16号,门口有北京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院内为二进的小型四合院,后变为大杂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地区改造,胡同随之拆迁。朱彝尊的书房是南屋,名叫“古藤书屋”,其窗前有一架古藤为朱公亲手所植,其藤枝干苍劲,紫花垂窗,朱公有诗云“爽开寻丈地,藤花紫满檐”。古藤书屋里,曾藏书万卷,这里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赋词常来之所。当时的名士如王渔洋(士祯)、查慎性、孔尚任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孔尚任(1648——1718年),号岸堂,山东曲阜人。在京为官时是国子监博士,其在京故居也在海柏胡同,是一座大宅院,还有大花园,但其具体位置不好确定。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去海柏胡同几次考查,只有朱彝尊故居,找不到孔尚任故居。多有北京史地学者著文,说找不到具体地点。孔尚任住所的书房叫“岸堂”,也是孔公的号。孔尚任多有诗作,如诗集《长流集》、《燕台杂兴》等。他在《长流集》的诗题中写到:“岸堂予京宇也,在海波寺街。其前有青场,乃先朝牧马处”。并有诗云:“青草官田邻马苑,海波萧寺接天街”。孔尚任最主要的著作就是剧本《桃花扇》。在清康熙年间,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剧本,一个是洪昇的《长生殿》,另一个就是孔尚任的《桃花扇》。我国古代戏剧在元代时曾出现过一个高峰,到明代时小说兴盛,到了清康熙年间,戏剧又出现一次小高峰,就是以《长生殿》和《桃花扇》为代表。当时有诗云:“纵使元人多院本,勾栏多唱孔昇词”。《桃花扇》的首演是在后孙公园的戏楼里,后来后孙公园的一部分为安徽会馆,戏楼在安徽会馆内。现在戏楼仍在、是北京历史最长的会馆戏楼,尤其是曾上演过名剧《长生殿》和《桃花扇》,更是名垂青史。《桃花扇》上演时是京城的一大文化盛事,由京城演杂剧的头班内聚班演出。内聚班是专门给皇宫演戏的,第一场上演由紫禁城中和殿大学士梁清标主持。演出当晚,看戏的官员和有钱人抬酒置具,盛况空前,但《桃花扇》有强烈的反满情绪,在戏中就连秦淮女子李香君都痛骂降清的文人侯朝东(方域)。有人借故弹劾,使该剧停演。在文字狱很厉害的清康雍乾三朝,《桃花扇》一剧牵连了五十多人。幸孔尚任是孔子的后人,在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来曲阜祭孔时,是孔尚任演礼仪、讲《大学》,深受康熙的青睐,故被革职回山东曲阜。在孔尚任的书房前有一架古藤,传为孔公所植,孔公有诗云:“海波巷内红尘少,一架藤萝是岸堂”,孔公称自己的书房为“岸堂”。孔公还有一句专门写藤的诗:“藤花不是梧桐树,却得年年引凤凰”。
 
编辑手记
 
    槐荫深处的“日下旧闻”

    旧时北京城以寺庙命名的胡同很多,据1949年时的统计,将寺庙名字作为胡同名称的街巷胡同多达605条,占当时胡同街巷总数的20%,海柏胡同最早正是因为辽金时期这里曾有一座古刹——海波寺。在明代的地图上,这里曾叫海波寺街;清代至民国时期,这里又被称为海北寺街;1965年整顿地名时,这里更名为海柏胡同。

    上世纪90年代末,海柏胡同开始拆迁,随着庄胜崇光大厦的落成以及椿树园小区、香炉营小区的兴建,我一直以为海柏胡同早已被宣武门外那一大片现代化的楼群所湮没,但为编发本版稿件,还是决定实地寻觅一番。令我没想到的是,在庄胜崇光大厦东侧停车场后面一片工地的围挡墙内,海柏胡同仍然存留着十几个院落。虽然胡同只剩下一些端倪,院落已大多七零八落,连门牌号都不见了,有的门楼已经坍塌,有的房屋只剩一截儿残墙,有的院里已长满一人高的蒿草,但朱彝尊的故居——海柏胡同16号尚在!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因其博学多才,深得康熙皇帝赏识,曾受命参加纂修《明史》,著有《经义考》、《曝书亭集》,编有《词综》、《明诗综》等,但其“布衣”时所著述的《日下旧闻》影响最大,被视为第一部北京地方志。据传,海柏胡同正是他潜心撰写该书的地方。

    眼下尚存的这一小段儿海柏胡同是原胡同的中部,只见数十株国槐比肩而生,在胡同两侧排列成行,由于间距两三米即有一棵,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古槐在明晃晃的阳光下连成槐荫一片,夏日的槐花纷纷扬扬洒落在地上,胡同像铺上了一层奶白色的花毯。16号院坐南朝北,一对粗犷敦实的圆鼓型门墩静静地立在院门两侧。这是一座金柱大门,门上的木板已经残破不堪,布满岁月的沧桑,门当、门槛以及门上的铺首都已没了踪影,一株高大的古槐将坍陷了一角的门楼掩映在绿荫之中。步入院子,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内一个宽四五十公分、长七八十公分的大石槽,随着岁月流逝,院子被逐渐垫高,石槽里已填满了土,被埋到了地下。据传,这乃是当年朱彝尊的饮驴之槽,因为《日下旧闻》是康熙二十二年他被免去史官后著述的,朱彝尊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奔走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他的驴曾是得力帮手。

    从16号院的规模来看,这里应该是两路、三四进的院落,由于原来的大杂院现在拆得只剩下几户,反倒得以感受其当年的气派。据《顺天府志》记载,这个院落当年“庭有藤二本,柽树一株,旁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眼前的这个院落尽管看上去有些零落破败,没有了紫藤、柽树,但也是满目青翠,尚未搬迁的几户人家在院子里种上了玉米、倭瓜、茄子、西红柿等。西侧院里,还有一个堆满杂物的亭子格外抢眼,此亭建于巨大的石阶上面,亭呈方形,顶覆筒瓦,下支八柱,占地足有二十平米——

    莫非,这就是朱彝尊当年用来“晒书”的曝书亭?莫非,这就是朱彝尊当年写《曝书亭集》的亭子?莫非,这就是朱彝尊当年邀好友吟诗赋词的场所?

    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在北京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他写《日下旧闻》的海柏胡同16号,留给我们的则是无限的遐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8:22 , Processed in 1.09539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