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做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前面这个冠词很重要,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调到了眼前,母校的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看过电影《早春二月》吗?还记得那个景色别致、环境幽美的芙蓉中学吗?那个在影片中曾留下萧涧秋和陶岚无数青春足迹的美丽校园,就是我的母校——北京幼儿师范学校44年前独放的异彩风华。那年,我17岁,是北京幼儿师范学校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学校里来了几名“不速之客”,扛的扛,搬的搬,很快就铺上了小铁轨,架起了摄影机,接着出现的就是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这就是当年电影《早春二月》在我的母校拍摄时的情景。虽然看到了银幕中熟悉的面容和新奇的拍摄现场,却没有当下“粉丝”热烈追跑的喧嚣,伴随着“不速之客”们的辛勤汗水,母校校园的静谧、美丽也都留在了《早春二月》的镜头中。 我的母校真的很美,那是在我第一天入学报到时就深深感受到的。穿过北京三中的祖家街(今富国街),在悠长的端王府夹道(现为育幼胡同)一隅,就看到了母校那两扇坐西朝东的大门和漂亮的花墙,院内两棵碧绿苍松伸展的枝丫探出了墙头。进大门是一排砖瓦整齐的平房,走过中间镶有精美雕花的门洞,就会看到“芙蓉中学”的校园风景了——一棵棵高大茁壮的马尾松最先为校园献出了绿色,正对着校门的一座漂亮整齐的二层小楼,是当年母校的办公楼,也是“萧涧秋”和“芙蓉中学”校长漫步走过的校园一景。那可以和京城四合院媲美的完整青砖,高大的西洋式门窗,无一不显示出小楼建筑无可挑剔的精致和完美。楼前那棵树影婆娑的法国梧桐,更是用几乎遮住了半座楼窗的茂密枝干和硕大的梧桐叶为校园增添了几分绿色和幽深。楼前南侧一座假山上长满了爬山虎,假山后面那座露出“半面真容”的新式楼房,便是我们上课学习的教室。假山前那一波碧水的月牙池内,一朵朵粉红色荷花在一片片绿色荷叶映衬下争相盛开,一尾尾红色金鱼游动嬉戏,让校园充满了生机。 抬头远看办公楼北侧,是一座样式别致的木质结构二层楼房。楼上是影片中“萧涧秋”的办公室,楼下则是我们幼师学生的小礼堂,是我们排练舞蹈和开小型会议的地方。礼堂前有两棵对称生长的木槿,朵朵散发着幽香的淡紫色木槿花,让满园绿色的校园愈加温馨宜人。 我们和师范学校的学习课程大致相同,只不过在学习音乐的课堂上,我们接受了比一般师范学校学生更多的训练,所以除了这座“芙蓉中学”的美丽校园,我们的音乐教室和练琴房,也是当年母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走过办公楼北侧紧邻学生宿舍区的一段栽满翠柏的林荫小道,便是两排音乐教室和一座座练琴房了。当年课程表中有一节课叫“练琴”,每到这节课,全班40多名学生便会每人“享有”一架钢琴,练习老师留的钢琴作业。琴声、歌声从琴房和音乐教室里传出,飘过一棵棵苍松翠柏,融会在美丽幽静的校园,这是40多年前京城众多的学校中,母校独自绽放的光彩。 母校这片地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700多年前,后来留下了“狮子胡同”和“官园”的地名。从民国初期开始,这片土地便逐渐成了文化重地,有当年的北京大学工学院、艺徒学校、师范学堂、北平师范学校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师范学校、官园体育场、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官园公园和中科院所属的几个单位,这里走出了曾经在北平师范学校和北京师范学校学习生活过的文学家老舍和作家刘厚明。所以当年在幽静的校园中漫步时,我也常会为寻找老舍和刘厚明的足迹而遐想。 母校是1955年在当时的北京师范学校幼师班基础上建立的,或许是沿袭老师范学校的习惯,学生对老师一律称“先生”。迈进校门的第一天,除了叫“先生”,听到的便是“欢迎师妹”,这同样是师范学校的“习俗”,因为我们学校都是女生。 记忆中,“先生”们大都和蔼可亲又受人尊敬,她们中有原来北京师范学校的先生,也有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分配来的先生。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董自恒先生和徐珍文先生,因为她们是幼师毕业的留校生。虽然按“辈分”是我们的大“师姐”,又那么年轻,但她们的课却特受学生欢迎。董先生是全校唯一的“律动”教师,她为我们进行基本的舞蹈训练并教授我们一些幼儿舞蹈,也为学校排出了很多大型文艺节目。在我们的眼里,董先生绝对就是一个“舞蹈天才”。徐先生教体育,虽然对我们挺严厉,但她的课总是轻松活泼。不上课的时候,她从不摆架子,真的像个师姐一样和我们聊天,讲笑话,看到谁的情绪不对头,更会坐下来和你谈心。那个年代虽然不讲什么“偶像”,但那时的我却几乎是“崇拜”这两个“师姐级”先生,佩服董先生的“才能”,也钦佩徐先生的谦虚好学。 由于所学专业的特点,当年学校的文艺活动很丰富。除了舞蹈演出外,师姐们还演过歌剧《白毛女》片断等,虽然一律都是“女旦”登台,但化妆后的“杨白劳”出场也有模有样,再加上她们的认真表演,也是同样精彩。最隆重的文艺演出,应该是1965年建校10周年全校师生共同演出的音乐舞蹈《东方红》。虽不能和专业表演水平相提,却绝对够得上是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微缩版”,不管是独唱、舞蹈、朗诵,还是道具、服装、灯光、背景,几乎是“翻拍”了全版的《东方红》。不用说,连老师带学生,都作出了不少努力。 母校曾一度停办,1974年恢复时迁到了海淀区增光路,旧址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相邻的两座王府旧址上,最先盖起了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随着道路的拓宽,从原来狭长的端王府夹道变成的育幼胡同已是不足百米。母校旧址“育幼胡同3号”变成了一座部队干休所的高层楼房。紧邻的“西城培智中心学校”的那座二层教学楼,便是母校留下的唯一“踪迹”了。依然是绿色的窗框,依然是楼中间那座绿色的大门,还有镶在墙壁间那熟悉的装饰花纹,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从前。虽然再没有“芙蓉中学”美丽校园的映衬,40多年前的校园时光,却一幕幕涌现在眼前……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18 , Processed in 1.10959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