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绒线胡同有一家“华子良”的小书店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李滨声

  

图为华子良原型韩子栋1989年在京留影。 
 
 
    西绒线胡同

    有一家“华子良”的小书店

    老北京有几条东西向的胡同特别长,长到中间被截断分为两个部分,如东总布胡同、西总布胡同,东裱褙胡同、西裱褙胡同等。今天要说的是宣武门内的西绒线胡同。

    西绒线胡同西口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比较繁华,那是因为有大都会电影院的缘故。大都会电影院在西单的哈尔飞戏院改为大光明电影院之前独占鳌头,之后也并驾齐驱。大都会电影院的东邻是大生照相馆,门前也常见过路行人驻足观看橱窗,那橱窗里多是戏装像,原来这大生照相馆拍照戏装像是很有名的。

    照相馆一般都开设在大街上,开设在胡同里的确实少见,当年只有大北照相馆开设在前门外石头胡同(坐西朝东),另外就是大生照相馆了。

    提起大北照相馆不能不插叙几句:说起老北京的大照相馆,大北照相馆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它的门面大,楼上楼下;业务面广,除一般摄影,还能照“转镜”(横幅长篇的集体像)、“学生像”(备有学位服装,以应大学年刊、毕业生拍照之需)、“文明结婚像”(备有燕尾大礼服、大礼帽、花冠、婚纱……一应俱全,随机外照)。再有就是戏装像为大北照相馆“撒手锏”,享誉九城。京戏界多到大北照相馆摄影留念,同时备有全箱(服装、道具、盔头、把子)为业余的票友拍照戏像提供方便。到大北照相馆拍戏装像,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种时尚。大生照相馆发现其商机,也置备了戏剧全箱,和大北照相馆一样,请了不止一位京剧内行箱倌,专为前来拍戏像的一般京戏爱好者化装、摆姿势、指导拿神,以拍出较好的戏装像。没过几年,大生照相馆拍戏装像也出了名,与大北照相馆不相上下。因此,大生照相馆的橱窗竟然成了西绒线胡同一景。据一位老先生回忆,那橱窗中有一幅《连升店》剧照最生动不过,按说《连升店》剧中的两个角色扮相都比较简单,动作也不大,照片贵在拍出神气来——摄影师和被拍摄者达到默契的合作。据悉,那《连升店》剧照是富连成社盛字辈的两位演员——陈盛泰先生和孙盛武先生。

    西绒线胡同当年还有一个门面不甚大的铺子,名曰“时今面包房”,也非同一般,首先是名字新鲜(如同今天的“西饼屋”),二是看电影的青年经过那里经常光顾,顾客盈门——当然,那是较晚的四十年代末了。

    由西绒线胡同又联想起一件事,附记在下面:小说《红岩》中有一个名叫华子良的人物,其原型韩子栋被捕之前曾经以西绒线胡同西口内的那个小书店,作为掩护身份之所。韩子栋1908年生,山东省阳谷县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是小说《红岩》中“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人物。

    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狱中,韩子栋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认为他是被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他老家在山东,到重庆后人地生疏,看守们对他比较放心,常常让他随看守去磁器口镇上买东西。

    1947年8月18日,韩子栋终于成功出逃,经过45天的长途跋涉,到达了解放区。解放后,韩子栋历任人事部副处长,一机部二局副局长,国家技委办公厅副主任,贵阳市委副书记等职。1992年5月19日在贵阳病逝,享年84岁。

    不过,这件事儿我是1989年、在中国大学一次校友会上得知的。老北京原有一所中国大学,是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校址即西单大木仓胡同的郑王府,今教委所在地。)1949年,中国大学与其他私立大学同时停办。1989年,原中国大学校友组织成立了北京中国大学校友会,除在京校友,外地校友也纷纷登记并来京参加联谊活动,韩子栋也亲自由四川来京与校友会晤。
 
编辑手记

绵长的“绒线”悠长的历史
 
     论起北京的胡同哪几条最长,东、西郊民巷和东、西打磨厂以及东、西绒线胡同都可谓名列前茅。东起人民大会堂西路,西至宣武门内大街的东、西绒线胡同,早在明代就已成巷,属“大时雍坊”。不过,在明、清两代的地图上,西绒线胡同那时叫绒线胡同,而东绒线胡同那时叫板桥。据传,板桥的得名正是缘于这里曾经架有用木板做的桥。明、清时期,现在的双栅栏胡同和北新华街是一条南北向的河渠,其东部也是一片水域,民国时期这条明沟被改为暗沟,于是“板桥”与“绒线”连成了一条胡同,并统称为绒线胡同。1965年,绒线胡同被分成两段儿,北新华街以东叫东绒线胡同、北新华街以西叫西绒线胡同。

    东绒线胡同随着国家大剧院的建设,东部半条胡同已经消逝;西绒线胡同随着胡同被拓宽成双向的大马路,路南的双号院落已旧貌皆无,只有路北尚能寻觅到七八个单号的平房院落,以及北京第31中学和一些临街小商铺。位于胡同西段儿坐北朝南的51号,是整条胡同最显赫的一个院落:四个门当的广亮大门、门前两个圆鼓型门墩、门外还有两尊石狮。此院落在清代曾是霱公府,霱公即溥霱,为诚恪亲王允祕的六世孙、贝子绵勋的曾孙,光绪二十八年袭爵,封镇国公。辛亥革命后,著名爱国人士、银行家周作民买下这个院落作为寓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曾在此办公;1959年,这里被改建成四川饭店;现在,四川饭店已经搬离,大门上挂着“北京中国会”的牌子。而在宽阔的西绒线胡同西口儿,路南路北都已是高楼耸立,“华子良”当年掩护身份的小书店,曾在哪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29 , Processed in 1.0985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