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水峪中幡

2002-12-1 12:00| 发布者: 李桂清

    2008年,水峪村的中幡队代表北京市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自此,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备受人们关注,水峪中幡的名字也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舞中幡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杂技,原是“行香走会”中的一档“花会”,行家们称它为“大执事”,属于杂技中的“力技类”节目,在竖立的杆木上表演。力技类指演员借用各种道具,施展技巧,表现其超人的臂力、拉力、扛力、顶力和蹬力的节目。中幡是力与技巧的运用,动作大起大落,身段俊美,步伐准确,编排严谨,富有民族色彩。

    《百花山志》载:(水峪村)“原有中幡会,曾远近闻名”。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的中幡,起源于明朝初年,盛于清咸丰年间,历民国传承至今,是北京地区颇具特色和影响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形式。水峪村上千年的矿业发展,为“水峪中幡”的传播提供了丰厚的经济基础;同时,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村民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习惯,“水峪中幡”也随之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当地众会之首。

    “水峪中幡”早期传人是冯姓村民,从大邵村拜师学艺,后来耍出了自己的套路,受到当地群众的喜欢。起初在民间自发的堂会上舞幡,仅限于村民自娱自乐表演,后来演化成集体型表演,相传至今。清咸丰年间,水峪村有一个著名的中幡艺人,名为刑德春,幡舞得上下翻飞,以独到的幡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民国初,与男劳力一样参加劳动的山区妇女,逐渐加入了耍幡行列,“水峪中幡”开始由单一的男子表演改为男女同演。据村里老人陈天奇讲,民国以后,村中杨姓和王姓成为中幡的主要传人。杨天聪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耍幡艺人,他的中幡生涯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杨守齐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著名的中幡艺人,他耍的中幡以灵活多变著称。

    水峪中幡会的耍幡表演一般为20余人,幡高约10米,男幡重50斤,女幡重30斤。幡顶有伞盖、小旗,并挂一些小铃铛作为装饰;幡杆上下悬挂纱或布制的长幅。表演前,10面直径为1.2米的大鼓齐声敲动,在阵阵鼓声中,男队员首先上场,随后是女队员,队员恰到好处地运用气功和技巧,表演脑健、捧香炉、老虎大蹶尾、牙架等节目;10面大幡上下翻飞,彩绸幡面迎风飘曳,幡顶铃铛清脆悦耳,和着激昂的鼓声,场面壮观,流连忘返。

    得天独厚的乡土文化背景,构成了“水峪中幡”深厚的生存土壤和人文环境。近500年间,“水峪中幡”活跃在房山西北山区的百里大山中及河北涿州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三、正月十五、二月二、五月十三、八月初一等民俗节日或庙会,以及天旱祈雨时候,“水峪中幡”都要走会。

    女子耍幡是水峪中幡的一大亮点。10多米高、30斤的幡耍起来,不但要有相当的臂力、腿力、腕力,就连手指、牙和唇也要有超人的承受力。地处山区的水峪村,身体健壮的劳动妇女也加入了耍幡队伍,她们舞的幡在刚劲中透着柔美,在洒脱中显现风采,动作流畅,形象俊美,2008年她们荣幸地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中幡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是山区人民真实生活的再现。

    浓烈的乡土气息是水峪中幡的又一大亮点。相对于京城市井的中幡表演,水峪中幡会的幡手都是劳苦的山民,耍幡是他们劳动生活的一部分,是当地百姓生活自娱自乐的主要形式。他们把对风调雨顺、生活富足的美好祝愿,都寄托于舞动的幡影中,是山区人民真诚朴素性格的反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7 01:23 , Processed in 1.12973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