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改为北京自来水博物馆的蒸汽机房
铁质水塔旧照
办公楼门房 金元时期,史书中有几次关于“重开金口”引永定河水东去以济京城漕运的记载。所说的“金口”,是利用当年戾陵堰的引水口,“金口河”是利用当年车厢渠的部分渠道。据《永定河志》记载,“永定河经北金沟、南金沟之西。二金沟即金、元时之金口也。”“金口”的位置在今京能热电厂(原石景山发电厂南厂区)内,1985年发电厂在改建施工中,在地表以下两米多处发现了当年金口的拦水坝和金口闸遗迹。
据《金史·河渠志》记载,开挖金口河的动议,是金大定十年(1170)提出的,“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金世宗欣然同意,认为“如此,则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利孰大焉”。不过由于当年山东正闹饥荒,怕引起民怨而作罢。
大定十一年(1171),金组织力量正式开凿金口河,“自金口疏导,至京城北入濠。而东至通州之北,入潞水”。“及渠成,以地势高峻,水性浑浊,峻则奔流淤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大定二十七年(1187)三月,有大臣奏请,“孟家山(石景山)金口闸下视都城,高一百二十余尺。止以射军粮守之,恐不足恃。傥暴涨,人或为奸,其害非细。若固塞之,则所灌稻田俱为陆地,种植禾麦亦非旷土。不然,则更立重闸,仍于岸上置埽官廨署,及埽兵之室,庶几可以无虞也”。可见,开挖金口河虽然失败,但残存部分仍有水利,可浇灌稻田。有人担心金口闸地势远远高于京城,一旦永定河水暴涨,沿金口河直泻京城,必成大灾。解决的办法,要么填埋,虽然将水田改为旱地,仍不算荒废;要么更新闸门,使之更牢靠,同时设官吏、立衙门、派士兵看守。世宗皇帝认为意见很对,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派人填塞了。至此,金口河便成为历史遗迹。
元代对是否开挖金口河多有争论,直到金开挖金口河170年以后,才又引出一次大的行动。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至正二年(1342)正月,中书参议孛罗贴睦尔、都水傅佐建言,起自通州南高丽庄,直至西山石峡铁板,开水古金口,一百二十余里,创开新河一道。深五丈,广二十丈。放西山金口水东流至高丽庄,合御河,接引海运至大都城内输纳”。
对这个意见,大臣们颇有争议,反对者居多,尤以左丞许有壬最为坚决,一条一条地陈述厉害。然而,中书右丞相脱脱听不进反对意见,力排众议,“务必于行”。“遂以正月兴工,至四月功毕。起闸于金口,流湍势急,泥沙壅塞,船不可行。而开挖之际,毁民庐舍、坟茔,夫丁死伤甚重,又费用不资,卒以无功”。
顺帝为平息众怒,砍了孛罗贴睦尔与傅佐的脑袋,罢了脱脱的官位。
凡事过犹不及。筑堰修渠,利国惠民;开挖河道,劳民伤财。金口河留下的是耐人寻味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