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云居寺千载刻经成伟业

2002-12-1 12:00| 发布者: 余音

  修复后的寺院内景
  云居寺山门
  云居寺远眺
  石刻佛经
  寺院旧照
  雷音洞旧照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历史中,曾有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那就是绵延千载的云居寺石刻佛经——大藏经的刊刻事业。

    房山区西部山岳地带,寺庙众多,隋唐以来已是佛教圣地,其中石经山云居寺最有名,有“北京敦煌”之称。云居寺坐西向东,门前有泉水流过,清泉垂柳,环境优美。寺院中路有院落五层,殿宇六进,寺依山而建,每层院落逐步升高,各层正殿之旁有配殿。在这些配殿里,分别设房山石经史料陈列馆、乾隆版大藏经(木刻)陈列馆、明代大藏经(纸版)陈列馆、铝经阁等,展示着大量佛教文化的经典和佛教信徒为传承佛教经典不懈奋斗的精神,特别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的千载刻经的事迹,最为感人。

    慧思发愿保佛法

    佛教东汉时传入中国,南北朝以来佛教经典被大量译成汉文,流传国内,佛教因之得到广泛传播。到隋唐时期,由于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亚洲佛教的传播中心已由印度转移到中国。石经洞的开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据记载,北齐时佛僧慧思大师设想把佛经刻在石板上,藏在山洞里,以备有一天佛教遭到磨难时,当作复制佛经的底本。他发愿刻经,是受到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时两次灭佛事件的影响。这两次“法难”期间,大量手写佛经一时化为灰烬,而山东泰山、河北鼓山等处的摩崖刻经却完好地保存下来。因此他想到刻造石经是保存佛经、延继佛教确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静琬率众创伟业

    慧思的这一想法,由其弟子静琬开始实施。他率众僧踏遍名山,发现白带山一带风景如画,峰峦秀拔,且附近有天然采石场,石刻匠人众多,遂选定此山为携宝藏经之地。在陡峭的崖壁,一锤一錾,开始了艰苦的开凿石洞工程。石洞凿好后,静琬又带头在洞内秉烛刻经,不顾天寒地冻,心诚志坚,刻就《法华经》、《金刚经》等佛经宝典146石,镶于石洞四壁。为了发展和扩大刻经事业,静琬与僧人四方奔走,化缘募集经费,他们宣扬佛法和佛教宗旨,得到善男信女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刻经是一件极其艰苦而又细致的工程。从高山上采石,将大块石料运到寺院附近,进行切割、打磨,把一块块粗糙的、不规则的石块,打磨得平整划一,方可开始刻经。他们刻的经文,字字工整,行行整齐,表现了对佛法的虔诚。

    堪比长城、大运河

    静琬圆寂后,他的弟子玄导、僧仪、惠暹、玄法四代相继主持刻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672卷、14276块。这样大规模的刊刻,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其刊刻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所刻石经数量之多,佛教经籍之完备,冠绝古今,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稀有而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陆续刻制的石经,分别藏在石经山上9个藏经洞中和压经塔下的地穴中。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和有关部门,对房山石经进行发掘和整理时发现,藏经洞中的经板,由于历代遭到破坏、盗窃及自然风化等原因,损坏相当严重,而埋在地下藏经穴中的经板,则大部保存完整。人们在该馆可以看到一些石经的拓片,其书法艺术相当精美,唐代刻经,具有当时书法的优美风格,和唐代几大家的碑刻相比也毫无逊色,其艺术价值之高,受到书法界的称道。从石经中还可以看到我国书法风格的变迁和文字演变情况(如俗写字、异体字、简化字以及武周时期的新造字等)。在雕刻艺术方面,包括造像风格、刻字技巧等,也有许多值得今天借鉴的地方。

    四经并存添新宝

    石经的原件现藏在1999年新建的地宫中,地宫为地下窖藏式建筑,内分恒温、恒湿的密闭式石经主藏室和开发式参观廊,留有9个玻璃观察窗口。人们从窗口清楚地看见上万块石经。按出土时间顺序摆放,分为6层21列。

    今天云居寺石经博物馆作为我国古代佛教文化的宝库,不仅储藏着凝聚十几代人心血的石经,还存放着从别的寺移存来的清乾隆时期的木刻大藏经、明代纸板大藏经,再加上近年来新兴的铝雕板经,使云居寺成为“四经”并存的宝库。

    佛教经典称藏,为容纳收藏之意。所谓大藏,就是把所有经典汇集在一起的佛教大丛书,以经、律、论三部分为主要内容,其卷帙浩繁,堪称百科全书。龙藏木经共收入佛教经典1662部,刻为木刻经板77000块,内容集佛教传入我国1700年来译著之大成,是我国仅有的汉文版大藏经,对研究佛学、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汉译工作具有很高价值。木经选用上好梨木雕成,刻工精细,字体工整俊秀,佛像及版面雕得生动美观。云居寺珍藏的22000卷明代大藏经,分南经、北经、单刻佛经、手抄经卷。这里还藏有部分汉藏合璧经卷,它是信奉佛教的赞普松赞干布派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并根据梵文创立了藏文,开始在吐蕃地区以藏文翻译佛典,同时与汉文对照。我国古代汉字书写的方式是竖排,为配合藏文书写,其汉字采取了横排的方式,无意间开创了我国汉字横排的先河。据专家考证,这是第一部横排版的汉文经典。

    令人特别惊奇和敬佩的是这里的“舌血真经”。这里珍藏的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妙莲寺佛教弟子祖慧,刺破舌尖,滴血在一小盅内,混入朱砂和盐,以血为墨,书写佛家宝典《大方广佛华严经》,经不懈努力,终于写就80卷达60万字,用实际行动见证对佛祖的虔诚。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忘我的自我牺牲精神,肯定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6:31 , Processed in 1.08444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