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船楼”风雨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邱崇禄

  当年的建筑年标
  状似船首的西南侧

 

    在北京宣武区虎坊桥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有一座高4层,占地1100余平方米的“船”形大楼。大楼设计新颖独特,外观前卫典雅。整座大楼的造型虽然受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这座大楼就是建于1920年的京华印书局。

    “船楼”巧用地形

    京华印书局的整座大楼建于交通要道一角的两条路之间,东侧是南新华街,西侧是梁家园东胡同,南门前是繁华的广安大街,大楼的建筑平面布局呈不规则的矩形。因受门前道路的影响,作为大楼主要出入口的南部,平面为三角形,而楼的西南角成锐角状。此楼当初设计为印刷厂房,因而采用大跨度空间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以满足放置印刷设备的需要。高耸突兀的大楼在四周低矮的平房群中如同鹤立鸡群,十分夺目。这在当时也是北京少有的新式建筑之一。

    大楼的主立面(南面)石墙上装有欧式风格的券门和券窗,在屋顶檐口的正中上砌凸形女儿墙,突起部分镶有的大钟,分秒相竟,司点更时。早年的大钟从德国进口,为机械运行,每两周人工上弦一次。

    在大楼的内部装有一部当时京城首次出现的垂直运货的木轨电梯,这部唯一保存下来的木轨电梯,还保留着木制的箱体,现在还能够运行。大楼顶层南北的平台好似轮船的前后甲板,凸起的小屋好似轮船的标志塔,在它的东侧远远望去,大楼好像在波峰浪谷中航行的轮船,因而被称为“船楼”。

    这座悄然停泊在闹市里的船楼,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在当时是北京少有的新式建筑,而它作为京华印书局的印刷厂,在中国近代印刷业中则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印书局的由来

    京华印书局与康有为、梁启超在安徽会馆组织成立的强学会书局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公车上书”失败后,清末分崩离析的政治局面和落后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忧心忡忡,感觉到中国要富强就要变法,而变法就必须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在光绪二十一年十月(1895年11月)成立了强学会书局。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1895年12月)强学会书局把会刊《万国公报》改为《中外纪闻》,作为“日以翻译西书,传播要闻为事”的主笔梁启超不断扩充会刊内容,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及自然科学知识,探讨各国强弱的根本原因,倡导学习西方国家强国富民的先进理念。

    一时间,强学会书局风头疾劲,当时连翁同龢、孙家鼐、军机大臣李鸿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这样的封疆大吏都纷纷支持、赞助强学会。只是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提供安徽会馆给强学会书局作为活动场所的李鸿章,却被康有为以“担心中堂的名声影响学会”为由拒之门外。

    然而,正当强学会书局风头正劲之时,却遭到清廷守旧势力的诋毁攻击。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1月)以御史杨崇伊(光绪六年进士,字莘柏,江苏常熟人)为首的保守派秉承李鸿章的旨意率先发难,上疏朝廷弹劾强学会书局“植党营私”,其会刊《中外纪闻》“贩卖西学”,“请饬严禁”,随后,强学会书局遭到清廷的封禁,《中外纪闻》被迫停刊。

    强学会书局遭到查抄、《中外纪闻》遭到封禁后,御史胡孚宸又上奏朝廷“书局有益人才,请饬筹议以裨时局”,建议把强学会书局改为官办。清政府听从了胡孚宸的建议,下令将其改为官书局,隶属清政府的总理衙门,由孙家鼐任管理大臣。然而,设在珠市口西大街乐平会馆的官书局,由于官商作风严重,业务一直不景气。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苟延残息的官书局被上海商务印书馆买断。而后,商务印书馆将官书局的办公家具、印刷设备连同未出版的书籍以及对外的印刷业务全部承接下来,并改名为京华印书局。

    1920年建成船形大楼

    京华印书局经过整顿后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淘汰了木版印刷,采用当时先进的铅字印刷,使业务逐渐复兴起来。随后,因增添彩色石印业务的需要,京华印书局购买了和平门内北新华街西侧的吕祖阁作为厂房,始称北厂,而珠市口西大街乐平会馆的老厂被称为南厂。这也为京华印书局的印刷业务赢得了满钵满碗,使之成为当时北京一家有名的印刷企业。

    辛亥革命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如火如荼,社会对书籍报刊杂志的需求量也是水涨船高,此时京华印书局的南北两厂显然已不够使用。为了应接不断扩大的业务范围,京华印书局投资十万元,于1918年破土动工,历时两年,于1920年在距乐平会馆往西仅一箭之遥的虎坊桥路口西北角,建成了四层的船形大楼。现在大楼东侧的墙壁上,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刻有“1920”的字样。

    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在日寇的铁蹄践踏下,北平的印刷业风雨飘摇、一落千丈,京华印书局也难逃厄运。在此期间,京华印书局由日本的友利洋行所控制,职工仅剩40多人,业务上一蹶不振。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后,它又经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摧残。直到北京解放前夕,京华印书局已破败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它像风烛残年衣衫褴褛的老人,到了濒临死亡的境地。

    解放后的变迁

    解放后,京华印书局于1954年5月提前进行了公私合营改造,归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印刷厂,名称仍叫京华印书局。1967年,京华印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排版厂、中华书局排版厂合并,更名为北京第二新华印刷厂。京华印书局起名于1905年,止于1967年,历经清朝末年、民国时期和新中国三个阶段,存世六十余载,京华印书局的船楼也成为名实相符的老字号。

    “文革”结束,这座历经沧桑的船楼划归中国书店管理。至此,京华印书局的船形大楼已成为中国书店的一部分。1995年,在京华印书局的船楼里诞生了“京味书楼”,老船楼与书墨香再次融为一体,引得京城百姓趋之若鹜、蜂拥而至。书架上一本本京味儿十足的图书给处在商品浪潮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缕缕清新的文化之风。特别是京味儿作家的讲座,令观者如沐春风,令闻者如饮佳酿,使老船楼再次成为人们视线中的焦点。

    为此,当年叶祖孚先生在他的《京味书楼的历史沿革》一文中回忆道:“我在1950年来到京华印书局,会见了当时京华印书局的经理宣节先生。他是原来上海商务印书馆派到北京来经营京华印书局的代表,熟悉这家华北有名工厂的历史。我俩坐在一张写字台边谈话,他指着这张桌子对我说:‘这张桌子就是康、梁当初办公用的桌子’。”

    时针走到了2000年的时候,北京市开始了对两广大街的拓宽改造。为了保护京华印书局这座船形大楼,拓宽的大街专门在虎坊桥至珠市口之间拐了个弯儿,使船楼得以保存并露出街面。修复一新的京华印书局船楼作为中国书店出版社的办公楼,仍像当年一样散发着一缕缕文化油墨的清香,展示着老而弥坚的风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20:20 , Processed in 1.09568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