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四丁字街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姚意克

    今年3月,随着“西四家具店被拆除”的消息传出,引来了很多老北京人的唏嘘慨叹。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家具店,曾经在计划经济的票证供应时期,承载了太多老北京人安家置业的需求梦想。而家具店所处地址,也叫“丁字街”。我曾在西四丁字街的砖塔胡同生活了几十年,印象中丁字街虽然算不上北京的繁华商业区,但商业布局周全细致,让附近居民的生活十分方便。西四家具店只不过是诸多商业门店中的一个门类。

    在北京的“丁字街”中,西四丁字街是比较著名的。除了在清宣统时这里曾被官称“丁字街”,以后的城市规划及汽车站牌上,“西四丁字街”也一直被这样叫着。直到1965年,从西四十字路口往南至缸瓦市,才被改称“西四南大街”,但在老北京人的口头上,“西四丁字街”的称呼还在沿用。

    从地界上说,过去西四丁字街的概念是由北起西四十字路口,南至缸瓦市,而向东则延伸到西安门大街,形成了一个“丁”字结构。说起这话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四丁字街自南到北,不过一两里地,却是店铺接踵,品类齐全,经营的商品丰富多彩,可以说当地居民不出丁字街,生活所需的吃、穿、玩、用所有商品及服务就都满足了,但现在这些商铺很多已经转行,有的甚至连店面都不存在了。

    咱先说丁字街路西,前头说的西四家具店再往南,有一家石油商店。当时,北京还不兴煤气灶,居民用的主要是蜂窝煤,但有条件的家庭为了做饭快捷,会置备一台煤油炉,买煤油就要到石油商店去买。另外,有些居民喜欢自己修理自行车,或是使用打火机,石油商店也零售汽油、机油和工业黄油。还记得“文革”时,曾经兴起一阵用蜡膜翻制毛泽东石膏像的风潮,这里的石蜡也卖得很火。

    再往南就是西四家具店。当时家具都是凭票供应,但有票也得事先登记。西四家具店是北京少有的几家家具提货处之一,几乎每天门口的广场上都是提货的车与人。而那时最常用的运输工具就是平板三轮车,家具店旁边就专门有一家三轮车社,买好家具就近雇车,也是一条龙服务。

    西四家具店北侧是一家服装加工店,也对外承揽加工活,做衣服很方便。向北是一家自行车修理店,修车的师傅当时也都是国有职工,工作兢兢业业。修车铺旁边就是留在很多孩子记忆中的梅园乳品店。乳品店门脸儿不大,里面只能摆放两三张乳白色的双人桌椅,记忆深刻的食品有热奶、酸奶、奶酪等奶制品,另外还有一些小点心,其中最受孩子们追捧的是当时卖三毛一一个的奶油蛋卷,吃起来绵软香甜,甚至孩子们游戏打赌,都拿“三毛一”做标的。

    过了乳品店有一家修理木器的铺子。那时候很多人家蒸馒头还用木制笼屉,这间铺子可制作修理笼屉、筛箩等。再向南就是著名的“万松老人塔”了。塔的旁边是一家西药店,与西四北大街的怀仁堂中药店形成中西搭配的格局。

    紧挨药店的就是北京年代最老的胡同砖塔胡同。而过了砖塔胡同把口儿,曾是一家小饭馆,饭馆旁边是一家修表行,修表行再向北是一座有点西洋风格的两层小楼,仿石雕的廊柱和门窗纹饰,估计是一座民国建筑,这就是在西四丁字街很有名的“中天理发馆”。理发馆楼下是男部,楼上是女部,一楼的楼道有一座烧水锅炉总是冒着蒸汽,锅炉周围挂满了刚刚洗过的毛巾。客人理发时进门先要在门口的黑板上自己写个号,理发员再依次按号叫客。

    理发馆再向北是东方服装店,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大的服装店了,但那时的服装都是要布票的,印象中店里卖的男女服装几乎都是灰蓝色调。过了服装店还有一家眼镜店,店里由镜子映照的展示柜格外光耀晃眼。而眼镜店旁边是一家粮店,粮店把着羊肉胡同口,因为胡同里有个地质礼堂,所以胡同口被布置了几块电影广告牌,这几乎成了羊肉胡同的标志。而过了羊肉胡同,有几家当时在京城都可圈可点的商号,其中把口的丽丰祥绸缎庄就是一家。

    据资料记载,专营纺织面料的丽丰祥绸缎庄,开业于1924年,其创办人孟觐侯是山东章丘人,也是大栅栏瑞蚨祥东家孟洛川先生的堂弟。1893年瑞蚨祥绸布店成立,孟觐侯曾任经理,由于他经营有方,使得瑞蚨祥生意红火。之后孟觐侯又在北京西四牌楼创办了丽丰祥绸缎庄。而有意思的是,丽丰祥的建筑格局完全按照瑞蚨祥仿建,只是面积小了一号。“文革”期间,丽丰祥门前的牌匾被毁,改称西四呢绒绸布店,直到1994年初70周年店庆之际才又恢复了老字号。

    紧邻丽丰祥绸缎庄北侧的是延安照相馆,附近居民家中的全家福照片大都出自这里,而且照片上都印有“延安照相”的字样。由此再往北就是西四小吃店。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四小吃店与护国寺、隆福寺、菜市口南来顺的小吃店同被誉为北京的“四大小吃店”,而且从早上开门到晚上打烊,凡炸糕、油条、驴打滚,面茶、卤煮、豆腐脑,只要是北京特色小吃,想吃什么有什么。

    过了西四小吃店的同和居饭庄,则创建于1822年,以经营山东风味菜肴遐迩闻名,号称旧京著名的“八大居”饭馆之首。记得当初的同和居饭庄是个顶有罩棚的院落,印象深的菜肴有三不粘(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爆两样、糟熘三白、乌鱼蛋汤等,主食的烤馒头、肉丁馒头、银丝卷也是食客必点。

    与同和居挨着的还有一家西四电讯商店,除了老百姓过日子常用的灯泡、插座等,这里最吸引人的是经营各种型号的收音机,我们家从过去的电子管收音机到后来的晶体管收音机,都是在这里买的。过了电讯商店是一家食品店,从干鲜果品到糖果糕点都有的卖。而从这里转过角的“二友居”包子铺,门脸儿极小,却是声誉在外,这里经营的京味包子和炒肝,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得排队,最远的顾客有从郊区赶来的,奔的就是这口儿。而按照地界划分,西四丁字街路西侧的商号到包子铺,也就画上了句号。

    再说西四丁字街路东侧的商号,从缸瓦市的老字号砂锅居饭庄到红楼电影院,除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迁来一个经营西餐的大地餐厅,最有影响的恐怕就是红楼电影院一层的造寸服装店了。这话还得从1956年说起,当时因有外国友人抱怨在北京找不到上档次的制衣店做服装,引起了政府高层的重视,专门责成北京市服务行业的管理部门,赴“红帮裁缝”聚集的大上海,引进了二十来家著名服装店,“造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店既承揽外活加工,也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几十年来吸引了不少追求“海派”服装的顾客。

    隔马路与“造寸”对过儿,是一家当时算做中型的百货商场,商场里的商品可完全满足附近居民对百货商品的需求。而值得一说的是在这商场南侧,“文革”中曾经开过一家电子器件商店,专门经营由厂家淘换来的处理电阻、电容、线圈、喇叭等电子器件,一时引发了京城居民自己组装晶体管半导体的风潮。

    过了百货商场的进深处是西四浴池,在北京也算是老资格并有点规模的浴池,我打小都是在这里洗澡。西四浴池再过去依次是邮电局、茶叶店和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副食品商场,商场里从肉蛋菜到酱油醋品类齐全。过了副食品商场把角处的“德庆楼”酱肉铺,门面古色古香,也是一家老字号。拐过弯的西四鱼店是专门卖水产品的,至此丁字街路东也就到头了。

    西四丁字街向东延伸的街道两边,商业设施已经不太多,能够对老百姓生活构成影响的,一是路南的红楼电影院,再有是旁边的西四化工商店。化工商店经营的油漆、砂纸等曾是居民自己制作家具的必用品。另外还有各种染料,也是煮染衣服的原料。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在计划经济时期,布票限量发放,再加上有的人家子女多,生活拮据,为了节省,只好将已经穿旧褪色的衣服经染料煮染之后再继续穿下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东向路北有名的店铺还有一家洗衣店和老字号欧亚照相馆的冲晒部。

    从西四丁字街商业设施的布局,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布局体现了为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而面面俱到、保障供给的发展方针,这些明显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店铺,囊括了生活所需方方面面的商品及服务,从燃料、家具、食品、百货、粮食、餐饮、服装、修理、洗浴、理发、照相、医药、娱乐……再加上由丁字街向北延伸的银行、书店、日杂用品等,西四丁字街留给老北京人的商业记忆,可以说是体现商业服务设施有计划布局的典型样本。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业业态的丰富与改变,如今的西四丁字街还存在的店铺,北部多以珠宝经营为主,南部以婚庆服务业扎堆,显现的已经是一派市场经济的竞争景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14:04 , Processed in 1.08596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