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我家住过的胡同和小院,要说它蕴含的咱老北京的韵味,甭等我吹,那无数的文化人,拍电影的,拍电视的,都绝对会伸出大拇哥。我们家住哪?告诉列位:我们家就住什刹海,银锭桥南,海朝庵一号。 从50年代我们一家就住在后院北房,出我们院后门六七米,就是什刹海湖滨,不过用咱老北京话说,那叫河沿。站在这儿您往北瞧,那近处就是大名鼎鼎的百年老号——烤肉季,您再抬头远看,那可就是如今咱京城难得的遗迹钟鼓楼了。这更不说您往北一拐,可就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了。 从54年到60年代初,我们一家在此居住了六七年。老北京四合院的平民生活,都给我留下了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 我们住的那个院子分前后两院,两院中间有个圆圆的月亮门。我们家住前院的北房,西耳房住着胡奶奶一家老两口。胡爷爷在交道口电影院一带打更,白天在家睡觉。因此这后院总是非常安静。东耳房住着电工李大叔一家三口,李叔、 李妈、和李家大姐。东屋住着一家上海人,先生是电车公司的工程师,太太是家庭主妇,照看着一对儿子,大孩子叫德慈,小的叫毛毛。 给我留下很深记忆的是后院的几棵树。西侧长着一棵大枣树,院中一棵海棠,月亮门东侧是一棵硕大的绒花树,因此我们后院总是生活在树阴中。春天时海棠盛开,繁花似锦,接着那一树的绒花就开了,粉红色的绒花每天早开晚合,非常美丽。初夏开始,那似乎看不见的枣花,总是以那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肺。到了暑假后期,那一树的海棠和红枣便是全院孩子们的美味了。 说起这后院的四户人家,也各有特色。西耳房的胡家,那是绝对的老北京派头,老两口操一口标准的京腔,很重礼数。胡爷爷出门走过我家廊子,必会颌首跟我姥姥打招呼,对院中的孩子们也是十分亲切,一派长者风度。胡奶奶終日爱坐在自家门前的竹凳上,纳鞋底儿补衣裳。她那一身素色的半旧衣衫却总是格外的洁净合体,显然是精心烫熨过的。 而东屋上海的吴先生,留给我们的印象则是终日忙于工作,很少谋面和拉家常。可他家吴太太每天精心烹制的上海小菜,留给我的记忆颇深。那时每到夏日黄昏,各家飘出的大都是炸酱面、打卤面、烙韭菜合子的味道。可人家吴太太精心制作的上海本帮菜的香味,是必独领风骚了。当大家都一手端碗炸酱面,一手拿根黄瓜啃时,您瞧人家吴太太,却要把每条黄瓜都去皮、去瓤、切成小段,中间再填上肉馅,在饼铛上一一煎过,再浇上卤汁来吃。而那削下来的黄瓜皮还要用各种佐料加工成小凉菜。这真是给全院那粗犷式的北方生活,独增了一道风景线。 说起东耳房电工李大叔一家,就更有特色了。东北人,热情、好客。他家愣在咱北京的正屋里盘了一台东北大炕,街坊来了均请脱鞋上炕。院里的、胡同里的大叔、大婶们常聚在他家炕上打扑克。李大妈也总是热情地招待,常拿出瓜子给孩子们分分。谁家大人出门有事,孩子往李大妈家一放,尽管放心。 而我们家,父母一早就去上班了,家里的六个孩子都住学校或托儿所,只有周日和寒暑假才在小院度过。每年这时,我们四个孩子,要在家自己做饭。父母临出门时,会给我们兄妹留下一块钱,做伙食费零用。我们会用这一块钱买菜、买肉,隔几天还能看场学生场电影,或是去游泳。夏日的小院,绿叶浓荫下,总是那么宁静,大人是决不许孩子们大呼小叫的,因为晚上打更的胡爷爷在白天要睡觉。我们所能听到的就是那催人欲困的蝉声,和不时从胡同中飘来的悠扬动听的叫卖声。一会儿有老太太的音调唱出:“有——破烂儿——我买”,一会儿又有那低沉浑厚的男低音叫出:“芸豆——芸豆饼”。就算是大老爷们收废品,也是一副文明的派头。我见过他们总是身着大褂,或背一包袱皮,或挑一副十净竹筐,有节奏地敲着一块银圆大小的鼓。那叫卖声真是很好听的,我想决不会吵了胡爷爷的觉。 现在的胡同中已经没有当初的叫卖声了,我们也不用再为补觉的胡爷爷不敢大声说话了,但是当初那种美好的记忆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怀念了就翻出来回味一下,很快乐,很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