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木仓胡同35号 大院里的“百鸡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汪国真





 1921年  出版的  北京地图 
 
 
 
     1964年1月,父亲从劳动部调到教育部工作,当时教育部的地址和今天一样,在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我从7岁多到大学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和父母一起住在教育部机关大院里。

    教育部大院原是清朝郑王府。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儿子,自幼为太祖抚养,以军功著称,并以军功封为和硕郑亲王。当年的郑亲王府全部面积为八十余亩,房屋900余间,为清代四大王府之一。

    郑王府在解放前一度曾为中国大学校舍,中国大学于1949年停办,解放后成为教育部机关所在地。教育部一部分干部的家属宿舍也在其中。

    作为教育口最高的管理机关,教育部所属的各类学校,几十年来培养国家栋梁、政军精英无数,而大院里成长起来的数百子弟,有大“出息”的却不多。记得我小时候,心气甚高,觉得如要为官,即便当不了宰相,起码也得弄个枢密副使之类的干干。及稍长,知为官之不易。生怕副使没干上,到头来熬个副科就告老还乡、贻笑大方。于是,早早就断了这方面的念想。

    在大院里长大,儿时印象最深的是“百鸡宴”。那是“文革”期间某日清晨,教育部大院里的许多养鸡户一觉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家笼子里养的鸡不见了。由于丢鸡的人家挺多,一时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最终惊动了教育部保卫处。保卫处陈处长如临大敌,亲率若干要员明察暗访,很快真相大白。原来,大院里一帮比我们大一些的孩子,大概是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看多了,为了给他们的头儿过十六或十七大寿,学着样板戏里的座山雕,要搞什么百鸡宴。他们的策划是这样的:鸡是一定要吃的,宴是一定要摆的,寿是一定要贺的,至于丢了的鸡,让养鸡户以为是黄鼠狼来给鸡拜年了,因为当年大院里平房甚多,还有假山、花圃等。孩子们的计划自以为周全,其实是百密一疏,他们也不想想,得多少黄鼠狼倾巢出动,吹响集结号,才能闹出这么大动静。果如此,堂堂教育部大院岂不真成了“鼠”辈横行了。事情弄明白了,因为当事人全是孩子,此事又纯属偷鸡摸狗,并未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重大损失,保卫处对他们的顽劣表示了强烈不满,批评训诫了一番,也就不了了之了,可当时却把我等晚辈羡慕得蠢蠢欲动,恨不能早生几年,拉帮入伙。

    我记忆中,让大院里的孩子露脸的还是上世纪“文革”刚刚结束时恢复的高考。刚恢复高考那两年,录取率奇低。许多想上大学的人和应届高中生,甚至知难而退,干脆不参加高考。我居住的教育部大院里,和我年龄相当的孩子的父母几乎都是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氛围中,环境对升学产生很大压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考大学,很少有人例外。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大院里和我一起参加高考的伙伴全部录取。“金榜题名”,我们决定小聚一餐庆贺庆贺。于是,一行14人浩浩荡荡开赴西四的砂锅居。

    这顿给彼此饯行的饭我们吃得特别开心,服务的女孩子对我们客客气气、彬彬有礼,让我们受宠若惊,大为感动。大家决定联名写一封表扬信。这封表扬信未见得写得如何文采飞扬,但署名却着实吸引眼球。我们署的是北京大学某某、清华大学某某、中国科技大学某某……一共列了十几所名校。我所考入的暨南大学在其中算是一般的,但也贵为“一本”。一封普通的表扬信上列了十几所名校的名字,拿到表扬信,那些女孩子高兴得花枝乱颤。

    我们欢乐,我们兴奋,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我们那时哪里有曾细想,一条一眼望不到头、起伏不平的人生之路才刚刚在我们面前展开。

 大木仓与郑王府
   
    作为储藏谷物等的库房,“仓”曾遍及京城各地,因此,很多胡同因“仓”而得名。据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统计,胡同街巷名称中含有“仓”字的约有60多条。比如:白米仓胡同、禄米仓胡同、太平仓胡同、王府仓胡同、北新仓胡同、海运仓胡同、护仓胡同、新太仓胡同、大后仓胡同、小后仓胡同、簸箩仓胡同、北门仓胡同、东门仓胡同、南门仓胡同等等,但大木仓胡同却与“仓”无关,在明代,这条胡同叫打磨厂胡同,属阜财坊,到了清乾隆年间的地图上仍标的是打磨厂。后来,“打磨厂”被逐渐叫成了大木厂、大木仓。位于大木仓胡同的郑王府旧址,在明代时是明成祖朱棣的心腹谋士姚广孝的府宅。

    姚广孝(1335—1418),苏州人,14岁出家为僧,洪武时随燕王朱棣到北京,朱棣继位后,亲为其赐名广孝,授太子少师。姚广孝还曾参与重修《太子实录》与编纂《永乐大典》等,工诗文,著有《姚少师集》等。

    到了清代,郑王济尔哈朗在姚宅旧址上大兴土木,建起了规模更加宏大的郑王府。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生于1599年,卒于1655年。世祖继位之初,与多尔衮共同辅政,世祖亲政后,晋封其为和硕郑亲王,世袭罔替。

    郑王府建于顺治初年,因济尔哈朗为清朝开国立下过汗马功劳,权倾一时,建府时多有逾制。为此,曾遭多尔衮弹劾。郑王府建筑分东、中、西三路,乾隆年间,西路还兴建了一座花园曰“惠园”,据传是清代文豪李笠翁李渔之设计。清代钱泳撰写的《履园丛话》载:惠园在京师宣武门内西单牌楼郑亲王府,引池叠石,饶有幽致,园后有雏凤楼,楼前有池,其后即内宫门楼。后有瀑布,高丈余,其声琅然可听。据说现在东单公园的假山,就是当年郑王府花园的旧物。

    民国时期,郑王府成为中国大学的校址,抗日将领李兆麟、白乙化以及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等,都曾是中国大学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教育部和国家教委的办公场所。

    如今的郑王府正门上挂有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牌子,门前立有“郑王府”——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昔日的花园“惠园”原址上是北京二龙路中学,但郑王府东路的建筑仍能依稀看出其昔日的恢宏与气派:面阔三间的府门,面阔七间、绿色琉璃瓦覆顶的正殿,殿前台阶间汉白玉的丹陛浮雕……令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正殿门楣上“逸仙堂”的描金牌匾。据说这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中国大学时悬挂的,而院外大门前墨绿色的铸铁路灯,也是当年留下的遗迹。

    诗人汪国真曾住在教育部大院西部、紧邻二龙路中学的几幢灰色小楼中,与他同住这里的还有比他年长4岁的作家王小波……

    大木仓胡同如今已旧貌难觅,变成了宽阔的大街,可大木仓胡同的故事讲得完吗?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35 , Processed in 1.09341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