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的学生们高考一结束,出于宣泄,扎堆儿把所有课本拢在一起,点把火烧了。早二十多年,我高考结束,瞧着那些折磨了自己好些年的课本也特别愤恨,可我们那会儿没现在的年轻人这么大手笔、不差钱,我自己的选择是:把它们逐一收拾平整,送到离家不远的一家旧书店卖了,宣泄的同时,还榨干了它们最后一道“剩余价值”。 这家书店就在宣武门北边,名叫中国书店。中国书店是专门经营旧书生意的,早年在北京生意很好,有多家分店,我最常去的就是宣武门内的这家。后来上了大学,每逢周末回家,先从学校门口坐47路公车到西单,再换乘15路。15路车站就在这家书店门口,于是成了每周必去。有时明明听见书店门外公车进站的声音,可手中刚挑到喜欢的书,便一误再误,经常一连误过好几趟车。 今天说起宣武门,首先想到的是这家中国书店,太有感情了,此刻两眼随便往书架上一瞥,就能看到当年在那里买下的《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选》、《问题的核心》等等。可惜新世纪到来之后,那一带拓宽马路,大规模拆迁,那家书店早已不在。别说那家了,现在全北京城也没几家中国书店了。都富裕了,谁还买旧书啊。 宣武门老城楼遗址的东北角,有个耶教教堂,历史悠久,至今每逢礼拜日、圣诞日,仍有大规模礼拜活动。就在教堂的隔壁,早年间有个精致的小院,原来是一家广告公司“星座伊人”的所在地。我去过几次,每次去,都特别羡慕那里的专业艺术的气氛,流连忘返。 “星座伊人”其实应该是“星座一人”,一个叫钟星座的人,一人办了家广告公司。钟家是北京文化圈里的世家,前有著名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后有著名的小说家钟阿城。星座即是阿城的小弟,极聪明,极有个性,拍的电视广告极有创意,品质又好,很快顾客盈门。照一般人思路,立即扩大公司规模;星座不,还是“一人”,绝不扩大,坚持小作坊式经营。他的理由是,唯其如此才能保证质量。 然而,公司毕竟是公司,盈利即便不被当做头等大事,也肯定是件重要的事。只做小作坊,如何扩大盈利呢?星座对此一点不担心,盈利也确实在成倍增长,道理很简单:客户和客户可不一样,开始可能是国内一些小品牌;继而是一些国内的大品牌;再后来,名声太大了,全球五百强企业中的某些成员闻着味儿找上门。 星座坚持每年只做两三条广告,不想累着自己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是因为,他在质量上太爱细抠,要给自己留够时间。听人讲过他一个故事,是否真实未经考证,说某条广告中,需要不到一秒钟的刹车声音,照一般做法,随便录一条拼上完了,星座绝不。画面上是某顶级品牌的跑车,当时北京还没有,星座为这条不到一秒的声音,带着录音师两下香港,到某声音库里挑。且不说那声音的版权,单是那声音资料库的试听费,每小时几百美元,而且,那是小二十年前啊,钱还很值钱。 中国书店、星座伊人,看似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个地方,却是我青少年时代整个社会风气的一个缩微,在我看来,骨子里颇为协调一致。不过事到如今,就像宣武门城楼早已烟消灰灭一样,荡然无存。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2 , Processed in 1.1111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