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墓园坐落在香山卧佛寺东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开阔的幽静之地。整座墓园筑有一人高的石砌围墙,长宽各约为150米。墓园中的墓地东西长40余米,南北宽5米有余,坐北朝南。 墓碑由其子梁思成设计,黄色花岗岩石砌成,碑身呈凸形,碑身阳面题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正方的大字。碑前有供台,碑后是梁氏夫妇合葬墓。梁氏夫妇墓的东侧,有一棵高大的白皮松,白皮松前的“母亲树”落地碑,是梁氏后人为纪念梁启超第二位夫人王桂荃女士而立。墓前石阶九级,方砖铺设甬道。 梁公墓的右前方,分别有其弟梁启雄、其子梁思忠和其女梁思庄墓。在梁公墓前甬路西侧,有一白色八角石亭,高约四五米。亭中原计划安放梁公铜像,后因故未成。距墓园南出口不远处的东西两侧,各置有一块龟趺碑。东侧一碑无字,西侧一碑有字,康熙四年刻。二碑与梁公无关,只为装点墓园所设。 整座墓园庄重肃穆、静谧安宁,只有成林的松柏在春风的拂动下,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是对这位先人的追念。 进京赶考会馆完婚 梁启超自幼受到严格教育,少年即以神童闻名乡里,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七岁时梁启超成为乡试举人,当时的主考官李端棻赏识他的才华,将自己的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了他。 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年方十八岁的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赴京参加全国举人会试,住在宣南粉房琉璃街的广东新会会馆(又名新会邑馆)。落第后取道上海返回乡里。光绪十七年(1891年)冬,梁启超进京与比他大四岁的李惠仙在宣外永光寺西街新会新馆完婚。1892年农历正月因祖父病逝,梁启超与李惠仙离京。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梁启超与李惠仙一起到北京参加会试,寓居宣南粉房琉璃街的新会会馆中院内三间北屋,取名“饮冰室”。 会试中,康有为中了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而梁启超却落了榜。其原因据文记载:考官阅读梁启超试卷时,为文中纵横磅礴的口气、洒脱不羁的风格和绚丽多彩的文句动容。通篇文章中的思想与康有为相同,尽管考官对梁启超的试卷爱不释手,但考官生怕是康有为所做而错打高分,因而得罪主考官、大学士徐桐,只得忍痛割爱,在试卷上题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收时。是年六月,在甲午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梁启超离京返回广东。 公车上书奔走呼号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梁启超再次进京会试,适逢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奔走宣南各会馆,协助康有为召集在京18省应试举人1300多人集会于松筠庵和它对面的嵩云草堂,商议向清廷请愿的事情。与会者推举由康有为起草奏书,康有为在松筠庵谏草堂内奋笔疾书,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写出了1.8万多字的《上皇帝书》。书中明确提出了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的三项主张。梁启超等人把这份上书分别抄写多份供大家传阅,5月2日各省的举人前往督察院递交《上皇帝书》,这是梁启超投入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始,时年仅23岁。历史上就称这一事件为“公车上书”(因为各地的举人进京参加会试,都要乘公家车马而来,所以叫“公车”)。这一活动为3年后的戊戌变法运动打下了基础。 变法失败亡命日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2月,梁启超再次进京住进粉房琉璃街新会会馆。时值沙俄强租旅顺、大连,德国兵在山东即墨县毁坏文庙孔子像,消息传来,梁启超忧愤万分,联合各省举人发表《拒俄变法书》和《请联名上书查办圣象被毁公启》。紧随其后,梁启超又写出《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力主废除八股科举,并在新会会馆“饮冰室”起草《保国会章程》。 三月二十七日(4月17日),康有为在粤东新馆发表演说,议定《保国会章程》。闰三月初一日(4月21日),在宣南嵩云草堂,梁启超发表演说,他分析瓜分危机,号召合群开学会,讲救国之道。 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诏书,戊戌变法正式开始,梁启超欣喜若狂。五月十五日(7月3日),梁启超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被光绪皇帝赏六品衔,并责成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八月初三(9月18日)光绪帝被软禁,慈禧再度训政,下令逮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人士。政变发生后,康有为逃往海外,梁启超逃亡日本。随后,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于菜市口,一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之火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镇压下去了。在日期间,梁启超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晚年余晖著书立说 晚年的梁启超,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书立说。从1921年秋开始,先后在北京清华、燕京、南开、东南大学授课,还到各地学府讲演。这一时期,他的写作进入黄金时代,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儒家哲学》等。他撰写二千多万字,辑为《饮冰室合集》148卷,为祖国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因病误诊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终年56岁。哀讯传出,政坛和学界都深感痛惜。在广惠寺举行的追悼会上,各界吊唁者甚众。熊希龄、冯玉祥、胡适、钱玄同等参加追悼会。冯玉祥称他“才大如海”;胡适赞他“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等等。所有这些赞誉之词,都说明了梁启超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巨大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著名学者。他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文字音韵、文化艺术等方面,留下千万言的《饮冰室合集》。他知识渊博,曾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改良文体,开创白话文的先河,影响了一代人。 今天的梁启超墓园,山风拂拂,松荫垂绿,幽静异常。站在松荫之下,似乎听到怀着一腔爱国热肠的梁任公高吟《少年中国说》:“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3 09:39 , Processed in 1.08893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