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重击古钟无远声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夏明明

    我国大多数传统响钟的形制,不具备使钟声远闻的条件。因此,重击古钟非但不能钟声远播,而且会对文物造成损害。

    据报载: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的钟鼓楼地区将打造一座“北京时间文化城”,利用钟鼓历史文化资源,拓展“北京时间文化”。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有一个钟声传播方面的问题应该特别强调。这就是我国大多数传统响钟的形制,已不具备使钟声远闻的条件。这关系到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特别是北京的古钟文物很多,具有普遍性,亟待引起关注。

    《长安客话》记载,昔日永乐大钟“其声宏宏,时远时近,声闻数十里”。另一尊在钟鼓楼的60多吨大“更钟”鸣响时,钟声号令启闭城门,“内九外七”各座城门均能听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大家先是感觉钟声传不远了,日间撞击大钟寺永乐大钟,山门外都听不到。需要在大范围利用钟声资源时,曾辅以电动和气动扬声器,但并不成功,传播距离远不如古代。这是什么原因呢?仅仅归结到城市噪声等客观原因上是不够的,同样条件下,欧美城市中心教堂的钟声照样可以传至五六公里。笔者出于这方面的关注和爱好,这些年做了些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加大钟声的能量远不如提高钟声的频率更有利于其声远闻,这是因为人耳对1000赫兹左右的高频音较为敏感,即便是能达到600赫兹,接近这个范围就是钟声远闻的可听声。而我国古代大钟的基频音大多在几十赫兹左右,较高的泛音也只有200赫兹左右。通俗地说,就是我国古代的大钟大多属于低音大钟,如果当年采录钟声源在600赫兹以上的钟声,用气动扬声器加以扩音,可响彻云霄。

    鉴于我国古钟的钟体结构已不适应现代城镇的传声条件、重击古钟无远声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反复宣传重击古钟无用、无益、且有害。藏有古钟类文物的保护单位,更应杜绝重击古钟行为。大音稀声,在辞旧迎新等节庆鸣钟时,应派专人控制撞击古钟的力度,使其控制在对文物无损的中等力度范围内,这样于古建和钟体都有利。至于使钟声远闻的方法,近年来已有了成功的实践,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这就是在中国传统古钟形制基础上,改进新研制铜钟的结构,有效提高其固有频率。

    古钟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善待古钟、爱护古钟,真正使钟声远传千秋,我们才能无愧于先人和后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7 , Processed in 1.10784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