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花会老树新芽

2002-12-1 12:00| 发布者: 司小建

 
 
    北京的香会历史悠久,经过不断演变,香会不仅名称现在已转变为花会,历史上形成的花会表演,也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

    据记载,香会(花会)汉代称为“百戏”,宋、元两代称为“社火”,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求得神的庇护在庙会期间进行表演。六朝时期,年终报赛活动形式与佛教行像仪式结合,发展为社火游行的表演。民间社火长期以来又受到各种表演的影响并混为一体,百姓们按照技艺行当组织起各类群体,平时定期练习,节时便到庙会上演出。

    历史上,北京的各式花会表演多如牛毛,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后来仅剩下十多种,包括开路、五虎棍、高跷、中幡、狮子、双石头、花坛、石锁、杠子、吵子、天平、杠箱、跨鼓。另外组成京城井字里的花会,还包括踏车、小车、旱船等等。在众多的花会表演中,五虎棍是颇为独特的一种表演形式。

    五虎棍分为多种,有“式架棍”,有7个角的少林棍,有8个角的少林棍,还有9个角的斤头棍,以及由水泊梁山的故事演变而成的五虎棍等,其中“同心合缘五虎打路”是现今仍然可以表演的北京传统花会中的一种,这种五虎棍是清朝翰林院式架五虎棍技艺的延续,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花会传统文化之一。

    据《北平的百戏》一书记载:“五虎棍是表演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手中长短木棍,勾着花脸。另外,有场面和击打的节奏相应。有时双打,有时群打,各种姿势都有名目,各种武术套子都是预先编成练习纯熟的。此外并有少林棍,和五虎棍差不多,不过五虎棍仅限于木棍的玩弄,而少林棍则用真刀真枪彼此对打。”

    据吴效群教授写《妙峰山》一书记载:“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据说,当时朝廷的各衙门都成立了自己的武档子表演团体,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兵部杠箱会、刑部五虎棍会、户部秧歌(指高跷)会、礼部中幡会、工部石锁会、吏部双石会;其他政府机构的会有:掌礼司的太师会、翰林院的式架棍(五虎棍)会,以上总称‘内八档’,也叫‘太和殿承差’。这些会的参与者都是衙门里的下级官吏。”

    《北京通·武会》则记载了翰林院五虎棍的内容:“中幡前引,在分部述时,再以行进次第为序:一、礼部大执事(大执事俗名中幡);二、兵部杠箱;三、掌礼司太师……十二、北新桥开路;十三、黑窑厂开路;十四、琉璃厂开路;十五、鞭子巷开路;十六、东安门开路;十七、地安门门路;十八、翰林院五虎棍;十九、内西华门五虎棍;二十、羊管胡同五虎棍……”。

    清王朝末年,花会表演逐渐在民间流传。五虎打路从西直门到德胜门到西四、阜成门的五虎棍都是用的翰林院的套路。随着历史的变迁,“文革”前这一代能够继承翰林院五虎棍套路表演的,只剩下“同心合缘五虎打路”。

    “同心合缘五虎打路”技艺源于大清翰林院五虎棍第七代传承弟子,白玉(字子沛)老先生又传给李文华、赵宝琪、陈学良、陈学勇等人。

    1985年,各路花会纷纷恢复。此时,白玉弟子赵宝琪准备振兴花会。最初,老香首李长福先生让赵宝琪先生接过“合议同善”。赵宝琪先生考虑到传承问题,又经商议,决定成立“同心合缘五虎打路”。“同心合缘”的成立,得到各会老督管的支持,这些老前辈有李长福、隋少甫、卢德瑞、白德山、陈旺、白玉、赵春华等等。

    1989年7月15日,“同心合缘五虎打路”成立了,赵宝琪先生任“会首”(花会总负责人),陈学良先生任五场头(即“同心合缘五虎打路”棍术掌门人)。“贺会”(成立大会)这天,北京各花会300多人,把赵宝琪先生的家围了个水泄不通,花会表演进行了一整天。

    赵宝琪先生是一个热爱传统文化,自己又非常传统的一个人。他是隋少甫先生(北京民俗的活化石)的亲传弟子。9岁开始,他就跟随父亲、哥哥在西直门外学习花会,逐渐地他认识了这方面的老师。1983年,赵宝琪先生开始深入学习花会,套路是由白玉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

      同心合缘五虎打路棍会成立,每天开始了基本功的训练。每天清晨西直门外桃柳园胡同里就会传出噼啪、噼啪木棍撞击的声音。这是“同心合缘”五虎打路即大清翰林院五虎棍棍术第九代传人正在进行基本功的训练。而这第九代传人分别是赵文岳、果浩、李长宝、刘宇、阮伟、张剑、王宇、王曦楠。

    五虎打路有非常全面、严谨的基本功,包括抻筋、踢腿、正踢、侧踢、十字踢、外摆腿、里合腿、莲花摆脚、侧手翻、单手翻、旋风脚、木门槛、铁门槛、金鸡独立……小徒弟初到“同心合缘”,不仅要从事基本功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接受武德的训教。在这里,师傅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对他们的成长受到深远影响。

    五虎打路棍表演的时候,表演者勾画花脸,穿戏装,手持齐眉棍,五个虎则每人又多出一对端棒。随着锣鼓演奏表演,有一个人练、两个人练、七个人练;8大套、48小套、前8八套、后8套、龙虎风云加各棒;祖师爷72般变化,一手一势(即72个定势演变而成)。在这里的表演,是根据传统故事展开的:赵匡胤当皇帝前,路过董家桥。看见董家五兄弟霸桥拦路,管路人收取过桥费,便打抱不平、惩恶扬善,与董家五虎打起来。董家五虎一对一谁也不是赵的对手,于是设了五虎阵,引赵进入。就在一人难挡五人将败要败的时候,郑子明临危相助,将赵救出,二人齐心合力将董家五兄弟战败。

    五虎打路花会成立后,不仅平时自娱自乐,而且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还弘扬了传统文化。赵宝琪1990年参加了亚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同年还获了太平杯优秀表演奖,1992年获北京市花会大赛优秀表演奖。2008年,他带领的花会在东岳庙北京民间花会大赛上获得了传统风范奖。

    1990年春节,“同心合缘”五虎棍会参加了春节庙会,这当中有王宇、赵文岳、果浩、李长宝、刘宇、阮伟、张剑、大宝、全泉、陈富强等等。参加庙会这天,天气出奇的冷。为使表演获得成功,当时还是孩子的赵文岳等七八个人早早就冒着寒风来到表演后台。这是几个小伙伴第一次参加正式表演,一个个心里就像揣了个小兔子,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于是小伙伴们利用表演前的时间演练起来,你拿长棍、我拿短棒,你打过来、我还回去,你练一个“木门槛”、我对一个“铁门槛”,打得难解难分好不热闹。几个人刚才还冷得直跺脚,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这时候,“同心合缘”的“文场”和“武场”的人员全部到齐。大家一起化装、穿行头。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开场了。表演开始,首先上场的是赵文岳和王宇。两个小家伙既兴奋又紧张,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把耳朵伸得长长的,生怕看不见师傅的指挥,耽误演出。随着伴奏的锣鼓声,两个小家伙一前一后跑上场去。他们在台上转了一圈,在台中间停下来,开始对打。此时,两个小家伙表演得非常投入,两人已经忘记了紧张,你来我往,表演得十分精彩。

    那天,赵文岳和王宇表演的是《二龙头》——一个以对打为主的表演。他们的表演异常精彩,台上你使一个“泰山压顶”,我对一个“海底捞月”。你的棍扫过来,我的棍挡回去,把棍舞得像一阵阵旋风,已经达到忘我的状态,简直分不清棍在哪里人在哪里,把观众们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简直不能相信这样精湛的演技,是两个孩子在表演。而这次表演,同样给赵文岳和伙伴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现而今,西直门外“同心合缘五虎打路”花会,仍然默默地继承和弘扬着这种传统文化。在双休日或寒、暑假的清晨,您就会在北京展览馆广场上,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小朋友,在教练的指导下,在那里做下腰、踢腿、抻筋、各种步伐、各种拧花儿的训练。看着这些孩子,教练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欣慰的同时,他们有个心愿: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老北京文化,更多的新北京人来继承和弘扬老北京文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5 05:31 , Processed in 1.0815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