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庙会:如何把京味儿留住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陈辉

  “总是出了问题,才想到要去解决。”张巍说,对于北京庙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许多民俗学者早已指出,但如果没有谷胜立等摊贩在今年庙会上的亏损,庙会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可能至今也难得到重视。
  参与了今年厂甸庙会组织工作的张巍认为,目前各庙会组织体制存在三方面的弊端。首先,组织方把办庙会当成任务,而非民俗活动,由于价值判断角度差异,给策划、选项、运作等带来困扰。第二,需要协调的部门太多,影响了庙会工作的效率,使得有些创意根本发挥不出来。第三,部分主办方对庙会理解有偏差,比如过于强调“开幕式”的重要性,投入较多财力物力,收效甚微。

  同时,高巍认为,整体上看,北京庙会策划、运营等业务亟须专业化,不能“闭门造车”,应像办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一样,请专业的策划、推广等企业介入,这是提升庙会品质的根本。

  绝大多数庙会运营艰难

  筹办庙会的专业化服务需要更高的投入,但钱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大问题。表面上看,庙会越办越红火,收入丰厚;但事实上,除少数几家庙会外,绝大多数庙会运营艰难,只能靠政府投入,经费不足自然无法引入更专业的服务。

  张巍介绍,办一档大型庙会,政府投入约为150万元,其中布景40万元,演员表演费不过15万元左右,剩下的是各种各样的管理费。按国家规定,400人以上的集会需申报,还要现场准备消防车、协调治安等,这些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这么多演员,那么点儿表演费,还不到总投入的10%,让他们怎么有积极性?这就造成庙会上的节目常年不变且花样少。”

  相比之下,今年北京一些洋庙会做得相对较好,更重视游客参与性和互动性,在石景山庙会,高巍看到主办方专设了群众舞台,鼓励游客上场表演,整个庙会期间,上千人上台参演。

  对此,张巍说,“本来咱们传统庙会的互动性就不如人家,如果主办方再不改善,将来游人被洋庙会抢走怎么办?”

  相互克隆,很难发展

  “总是老一套,彼此抄袭,相互模仿,这样发展下去,北京庙会很危险。”高巍征求了一些外地游客的意见,不少人认为北京庙会“缺乏新意”。高巍感到,要加强北京庙会的吸引力,关键是要在形式上加大革新力度。

  “北京庙会恢复不过20多年,当年之所以火,是因为春节期间各商店都不开门,大家没地方可去,只好逛庙会。”张巍认为,这一背景如今已不存在,传统庙会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竞争者。

  高巍认为,北京庙会缺乏创新,也有艺人们的责任。以“花会”为例,过去是“子弟玩意儿”,演员脾气、规矩大,不服从现场指挥。主办方花了钱,却没得到应有的服务,加上不好管,一些庙会干脆就不请民间“花会”,可没了“花会”的庙会,好像缺了点什么。

  “不愿出新,只会躺在传统里等人家来发现你,来欣赏你,这种心态很可怕。”高巍举例说,以北京“兔爷”为例,本是深受老北京人欢迎的玩具形象,自“双起翔”恢复传统工艺以来,几十年过去了,市面上所见到的兔爷居然全是双老的克隆版,没有任何变化和新意,“仅此一点,就可以证明我们中的有些人思想是多么封闭了”。

  引进“民间生力军”筹办

  “北京庙会不是没创新,而是创新后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就影响了人们创新的积极性。”高巍认为,要解决创新问题,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好的创新机制。目前各庙会的组织形式都是自上而下,不利于创新,每个庙会都想搞新东西,“但今年你搞了,明年大家就都来模仿你,一来二去,又都成了老一套,在这样的前提下,谁还会创新呢?”

  要解决创新的问题,关键在于发挥社会的作用,比如社区自组织、商家、社团等,完全依靠政府大包大揽,不利于民俗文化的生长,高巍更倾向于建立一套“政府搭台,社区唱戏”的模式,即政府提供一定财力支持,发动民间力量来办庙会。

  今年春节,商家庙会引人注目,但高巍认为,它在未来很难成为主流,因为办庙会成本太高,主办方难以盈利,商家往往不愿承担风险。

  “在未来,政府可能仍是庙会最大的投入方和支持方,关键在于,政府应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运作水准。”高巍表示,“关注民生,不仅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庙会作为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相信政府未来会有更多的投入。”

  高巍还期望,政府加大庙会策划方面的投入,通过引入专业的策划机构,共同探讨,合力将北京庙会推向高峰。

  常态庙会能留住京味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俗学家提出,传统庙会应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老北京庙会在70档以上,一年到头都有庙会,这些不断档的庙会是老北京小吃、工艺、玩意儿生存的土壤,通过庙会,艺人们有了固定的饭碗。因此,要想留住京味儿,传统庙会常态化似乎是一个解决方案。

  对此,高巍认为应慎重行事。

  首先,老北京常态庙会多是“庙市”,因为过去没有商场、超市等,人们只能到庙会去买生活必需品,这是常态庙会能生存的根本原因,今天各种各样的现代商业机构充斥北京,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去关注常态庙会呢?第二,常态庙会的生命力在于租金便宜,手工艺人进入门槛低,在今天北京寸土寸金的背景下,常态庙会的门槛必然会提高,手工艺者能接受吗?与此同时,现在许多商场都有传统档,采取售后分利的招商模式,手工艺者基本不承担风险,门槛并不高。第三,常态庙会也许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但北京建了这么多仿古一条街,现实效果又如何呢?

  “现在我们对一些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措施还是很有力度的,但是在保护过程中,对传承人在手艺经营方面没有明确的利润要求,可能造成传承人反而不愿意去做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高巍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12:49 , Processed in 1.10974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