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半壁街 源顺镖局与大刀王五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肖复兴







    西半壁街,如今真的彻底成为了半壁街。它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西草市呈丁字形。由于前些年修两广大街,它的北边全部被拆除,只剩下南边一溜儿破败不堪的院落,还不是全部,胡同东头也被拆没了,成为了死胡同。

    去西半壁街,或是从两广大街的南面,跳上高高的土坡,或是过珠市口,从东边拐进西草市胡同。西半壁街,给我有些悬空的感觉,走进去,眼前的样子就像一切两半的盲肠,和对面的大楼作着滑稽的对比和抗衡。让人感到岁月的沧桑与无奈,仿佛一脚跨进两条河流似地身处两个时代。

    别看西半壁街如今显得苟延残喘,只剩下了半条命,却是枯树依然长叶一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专程找到这里来的人,比到它旁边几条整齐的胡同的人要多很多——都是来找13号源顺镖局的。镖局的这个“镖”字,指的是武器,镖局就是武装保护运送货物的。没有铁路交通的时候,汽车、马车的长途运输,常常会遇到半路杀出来的强盗,镖局就是对付这些劫匪的,镖师们每个人都有一身武功。源顺镖局,同别的镖局不一样之处,在于它的主人不是一般等闲之辈,而是大刀王五。在老北京,提起大刀王五,就像当年提起燕子李三一样,几乎无人不晓。他是绿林好汉,是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武艺高强、急公好义、替天行道。

    源顺镖局是清光绪年间,由大刀王五买下这个院落创建的习武的地方。镖局的活儿干了二十来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大刀王五挥舞大刀,挺身而出,奋力抗敌。大刀虽锋利无比寒光逼人,却怎抵洋枪洋炮。王五寡不敌众,就在离这儿一里多路的前门外的护城河边(即后河沿)中弹而亡,留给后世这样一个壮烈的民间草莽英雄形象。即使他所创建的源顺镖局一百多年来早已经面目全非,人们依然愿意来到这里,凭吊一下英雄,补一补浩然正气。

    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找到了这里,据说当年这院子是朱红漆大门,门前高挂一面书有“源顺镖局”四个大字的杏黄大旗,大门里还有“尚武”和“济贫”两块匾额。来之前,我就猜想肯定是看不到了。但我没有想到这里的门居然这样窄小,靠东盖起的房子削去了门的一半,房子的山墙还探出门前两尺的距离。门前原来能够飘扬杏黄大旗的空场,自然就被挤压得荡然无存。据说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大跃进”时被扔进小高炉大炼了钢铁,王五如果再世,恐也英雄气短。

    源顺镖局原有前后两院和西跨院,现在只有后院的格局基本保存原样,院子依然很宽敞,东西厢房(原镖师住和存放货物)和北房(原厨房)几间不大齐整,还接出了新的小房。坐南朝北的三大间平房一溜儿排开,灰檐灰瓦,龙蛇一般匍匐在地,似乎还存活着当年的虎豹气息,只要杏黄旗一动,就能够腾空而起。这是当年的正房,应该是大刀王五一家人住的地方。推门而出的身穿中式衣褂的老爷子问我:你找谁呀?恍惚中以为是大刀王五呢。

    出源顺镖局往东走几步,隔一个门,17号就是老北京染布行业的会馆靛行会馆。早先因有河流从天桥流经这里,用水方便,致使染布业发达,当然也就很快地使河流变成了臭烘烘的龙须沟。据统计,仅仅东西半壁街附近几条胡同当年就有小染坊81个(附近有胡同里现在还堆放着当年染布后怕缩水而压布用的滚石)。我不大清楚靛行会馆建于何时,只查到最早的靛行会馆是盖在鹞儿胡同。鹞儿胡同在西半壁街的西边,离前门大街不远。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鹞儿胡同的靛行会馆由于屋宇颓毁无力重修公议而出售。西半壁街上的这座靛行会馆,是一百多年之后,1949年后建的,据说规模比鹞儿胡同的要大,有大殿三座,东西配殿各两间,大殿里供奉着梅福、葛洪和谢科,就像梨园行供奉唐明皇、木匠行要供奉鲁班、金融业要供奉乙玄坛老祖、药业要供奉伏羲、神农、孙思邈一样,这三位是靛行要祭拜的神仙。它的院外还有门楼,门楼上面有写着“靛行会馆”四字的匾额,还有一块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刻印的石碑。当年的碑刻被埋于地下,据说就埋在南墙之下,20世纪90年代初还在,不知现在还在不在?也就是说,靛行会馆比源顺镖局的历史要老得多。

    我从里院走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看出我在访古,冲我说:你甭找别的了,看看你头顶,可是当年的老玩意儿了。我抬头一看,一扇老化得几乎快成为化石的木门楣,上面有三个端庄的颜体大字:五圣祠,字不知被何人用粉笔勾勒出醒目的白边。我不太清楚五圣祠应该是祭祀五位何方圣人,又和靛行是什么关系。不过,我知道以前的行业会馆往往和庙宇连为一体。商业借力于民间信仰,是其凝聚力常见的一种形式。还是这位中年人对我说: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来西半壁街,就光到大刀王五的院子,其实这里更有年头!

    走出靛行会馆,看见源顺镖局门前挤满自行车,是一群外国年轻人,中间有一位像是中国人,我问她这些外国人是哪儿的。她冲我摇头,原来是韩国人。只好用拙劣的英语问,才知道这是一群美国大学生到北京旅游,专门来寻大刀王五的。他们骑上自行车呼啸而去,也没有到靛行会馆这边来,虽然只有一步之遥。看来大刀王五的名气就是比靛行会馆大,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远去的镖局
 
    镖局又称镖行,是专门为人保护财产或人身安全的机构。电影《大刀王五》、电视连续剧《京城镖局》中,都曾表现过镖师的故事。拍摄于1985年的《大刀王五》更侧重于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描写了武术大师王五维护变法,扶正压邪,与维新派中坚人物谭嗣同一起出生入死的一段佳话。

    王五原名叫王正谊,字子斌,因排行第五,刀法娴熟,人称大刀王五。王五生于道光24年(1844),祖居沧州,回族,1874年进京创办源顺镖局,1895年与来京寻找康有为的谭嗣同结识,二人志向相投,一见如故。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出走香港,梁启超东渡日本,王五力劝谭嗣同随他出城,但谭嗣同决心以死明志:“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起。”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在菜市口慷慨赴死,王五冒着附逆的风险为谭嗣同收尸,并将其运回湖南浏阳的家乡安葬。义和团运动兴起后,王五率大刀队与八国联军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不幸罹难,享年56岁,源顺镖局被清政府查封,王五之子王少斌将镖局改成了骡马店,王五的夫人王章氏1960年病逝于西半壁街13号王五的故居,享年98岁。谭嗣同被害前,曾在狱中墙壁上题写了一首“狱中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其中的“两昆仑”,据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解释,其一是指康有为;另一位即是指侠客大刀王五。

    像西半壁街的源顺镖局一样,当年北京的几大镖局大多设在前门外一带的胡同里。紧邻西半壁街的狗尾巴胡同(民国时期改称沟尾巴胡同,1965年又改成西草市东街)就曾挨着设有永兴、正兴、天兴三家镖局。此外,还有位于前门大街西侧粮食店街的会友镖局;位于前门大街东侧布巷子的自成镖局;位于前门东大街南侧西河沿的光裕镖局;位于打磨厂街的源成镖局;位于西珠市口的福源镖局等。在这几大镖局中,开设在粮食店街南头路西的会友镖局规模最大,生意红火时镖局有1000多人,甚至连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都请会友镖局的镖师护院。拥有300年历史的会友镖局也是老北京最后一个宣告解体的镖局,进入20世纪后,京汉、京奉、京绥、津浦等铁路干线相继通车,以走镖为主的镖局开始日渐衰落,随着1922年会友镖局的关门歇业,镖局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弹指一瞬,大刀王五离开我们已经110年了。如今,位于西半壁街中段儿路南的源顺镖局旧址还在,但旧迹皆无。据说昔日的源顺镖局共有30多位武林高手做镖师,镖局的大院里分前、后院和西跨院等五个院落。现在,13号院已成为一个大杂院,院子里拥挤不堪。院子的大门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扇门板的地方供人们出入,门框上方挂着“民族团结院”的牌子……我不禁心生疑惑:这里真的是源顺镖局吗?大刀王五那一桩桩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真的就发生在这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18:00 , Processed in 1.10778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