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节日:给我们享受生活的理由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祁建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五,传统上是冻豆腐的日子

 
 
  20多年前,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觉得过春节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春节前几天,大家就忙里忙外,大扫除、办年货、贴春联,到除夕晚上达到最高峰。每家都会摆上祭祀的东西,整个家族一起拜祭祖先。之后要放鞭炮和焰火,这家点完那家点,接连不断。然后才收拾回家吃年夜饭。关门之前,还要先放炮,告诉别人请不要打扰。那晚,整条胡同就这样闹啊闹啊,直到深夜才结束。小时候,春节对几乎每个人来说都是欢乐的代名词。而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各种选择多了起来,思想也逐渐复杂起来,过年成了聚会、拉拢关系的好时机,再没想过怎样才能过得快乐,那种单纯的、浪漫的欢乐。

  如今,年夜饭到酒店吃,年前家里的卫生请钟点工打扫,拜年时兴发送短信,不放鞭炮整个城市安静了。许多人都觉得现在过春节更多的就是吃饭和逛街,传统的节日风俗似乎都已忘记了。我这几年的春节,几乎都是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初一和家人逛庙会,初二、初三去亲戚家,初四同学聚会……如果要追究记忆犹新的春节,只有儿童时代的一些细碎但快乐的片断,长大后是大片空白。文化的断裂,让人想到就觉得有点可怕:我们的新年,究竟还有多少年味儿?我们的生活,究竟还有哪些传统在传承?而我们的生命,还有多少时日就会真正变得枯燥无趣?

  我们的前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红楼梦》第53回,贾府下面一个田庄的庄头“乌进孝”出场了。这位代表全庄劳动人民来给贾府送年货的乌先生,乃是一个“刘姥姥”式的人物。所不同的是,刘姥姥提供了“眼睛”让人们看,而乌先生则提供“耳朵”让人们听。

  通过乌先生的耳朵,我们听到了什么呢?贾珍和贾蓉“大倒苦水”——就要过年了,贾府里财政赤字严重:你们送这点儿年货来,怎么够我家用?看来“年关”一词,富贵逼人如贾家,竟然也是适用的。尽管外头体面里头苦,可是春节毕竟还是要过的,不仅要过,而且要“大过”。

  于是,从腊月二十九开始,贾府前前后后,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接着,宁国府(长房)从大门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便是贾母领着有诰封的子弟进宫朝贺、宁府祭宗祠,接着贾母回荣府,一众人等又到荣府给这位老祖宗行礼、“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献屠苏汤、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除夕夜怎么过呢?“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得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

  这段关于春节过年的叙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中国的春节节俗叙述中,这恐怕也是一个绝响。

  别的且不必说,单是这名目繁多的“过节物质”,就够我们这些现代人想象的。都说现在年味儿不浓厚,和曹雪芹的笔下世界一比较,这说法真没错。

  “土节”、洋节都给了我们享受生活的理由

  我们今天的生活时尚,在很多层面都追求和国际接轨,从服饰到饮食,从电影到建筑,我们正在越来越“洋化”,难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汉学家让-吕克·多梅内克提出这样的疑问:“是什么使得中国与自身传统脱离?”

  美好的东西没有国界。无论传统节日还是洋节,都给了我们享受生活的理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何洋节在我国盛行,而我们的春节外国人很少有心问及,更别说和我们一样记住这个节日呢?

  就洋节来分析,情人节流行是因为它给我们这些受循规蹈矩教育的华夏子孙带来浪漫和温馨。而愚人节被国人熟悉,也渐渐盛行的理由,也许就源于它的诙谐和开心。洋节就其文化内涵而言,非常人性化。再如圣诞节,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这不妨碍我希望有天堂存在,能让今生的亲人在那里相聚,不妨碍我喜欢美丽的平安夜并在这样的夜晚对着星空祈祷我爱的人、爱我的人一生平安幸福。

  不觉间,国人轰轰烈烈地过起了西方的节日,而且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自然而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却似乎只剩下了“吃”:元宵节只剩下吃元宵,端午节如果没有粽子提醒我们,恐怕也早就从我们的生活中消散;一年一年打响的“月饼仗”,告诉我们还有一个中秋节。

  以前过年,除了亲人相聚,就是大吃特吃,还要放假。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被温饱困扰了数年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日子怎能不让人欢心鼓舞?而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有时人们甚至把吃饭当成了负担,加之平素忙碌的工作,过节、过年的心态已经有了诸多改变。

  其实,除了吃,传统节日内在的各种礼仪和风俗十分丰厚,只是由于近百年传统文化的流失,才导致很多传统礼仪几乎绝迹。因此,我们在重建自己文化传统的时候,有一项颇为重要的内容,就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礼仪重建,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怎么称谓得体”等。

  过春节也要有新方式

  19世纪以后,中国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略等一连串的挫败,不仅使得国人颜面扫地,也使得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遭遇从来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社会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主体开始动摇,传统文化出现了衰落。

  然而,我们心中的春节情结就算再淡,远在他乡的游子不是一样在这一天要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吗?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我们在保留这一情结的同时,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丰富节日的内涵,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呢?比如我们以前对“五一劳动节”曾淡漠多时,但是后来我们给它加上了“黄金周”的内容,对个人而言,丰富了生活,调整了作息;对国家而言,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当然“五一”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但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的传统节日也要与时俱进,仅仅高喊排斥洋节、保护民族文化是不行的,在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节日背后文化内涵和人性化理念的不断充实,才是它被人们认同和得以存在的最终落脚点。

  “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这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春节模式”,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社会已悄然进入网络时代,BBS、博客、网游、FLASH群雄并起,形式各异的网络过年方式,虽然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但已经吸引了大批民众的注意力,冲击着他们的眼球,改变着他们的过年方式。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元宵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就是持“情人节”论者的情境经典。遥想当年,中国古代每逢元宵佳节,各地纷纷举办庙会,戏班、江湖杂耍、地摊卖武艺、赏彩灯……活动式样繁多,琳琅满目,为年轻人寻偶结伴提供了绝佳的氛围,不少传奇文学中所描述的抛绣球、抢绣球,就是很确切的脚注。从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来看,元宵节又只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春节习俗为期长达一个半月,漫长的春节要经过备年、过年、贺年三个阶段,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进入春节,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吃过汤圆,才算是过了大年。

  事实上,在整个春节期间,我也经常听到身边的亲朋对春节文化娱乐匮乏的抱怨与感叹。尤其是在80后、90后之间,传统的过年方式已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这种网络过年的方式已成为他们的现实常态。节日如此,文化如此,还有诸多如此……

  令人欣喜的是,以传统节日的文化回归为契机,一个恢复记忆、连接传统、重建传统的过程已经在我们身边悄然开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21:26 , Processed in 1.11315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