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三座门内的 皇家御用道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王铁鹏

 
 
  大高玄殿 
  
 
  南牌坊 
 
   

    在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西侧,北海东侧,有一组建筑,正门为卷洞式琉璃门,基座为青白石须弥座,中门左右护有汉白玉石栏杆,老北京俗称三座门,这就是京城有名的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迄今已有460多年历史。《燕都丛考》记载:“大高玄殿,明世宗斋醮之所也。”《续文献通考》记载,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太监崔文等在钦安殿修设醮供,请世宗拜奏青词,大内建醮就此开始。其后,把醮供移到元极宝殿,奉祀上帝,举行道教的各种活动。

    明世宗朱宽熜躲在宫内建坛设醮,炼丹服药,祈求长生,数十年不上朝,使得后世的史书把他称为“道士皇帝”。在明世宗居住西苑(今北海)后,很少进入大内,所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又建大高玄殿,供奉玉皇大帝和三清像,有祷必至。大高玄殿之东北有象宫,供奉象一君,塑的是世宗自身的容貌,可见他信奉道教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日下旧闻考》还记载了与大高玄殿有关的一段故事:明世宗宠幸的郑贵妃恃宠而争,非要将自己所生的皇三子立为太子,叫世宗专门到大高玄殿“行香设密誓,御书誓词,缄玉盒中,存贵妃所”。后来世宗还是听了皇后的话,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避免了一场争储内乱。但是自此之后,世宗再也没有进入过大高玄殿。他去世后不到一月,多数道宫均被毁弃,只有大高玄殿和光明二殿保留下来。

    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而改为大高元殿,后又更名为大高殿。清代同样相信道教的雍正皇帝,于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了大高玄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以后的皇帝不大信奉道教,因此香火日渐衰落。

    大高玄殿的格局现在还保存完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北京志·建筑志》记载,殿坐北朝南,南北长264米,东西宽57米,占地面积近1.5公顷,现存古建筑约1600平方米,基本上保持了原建风格。走进大高玄殿正门(俗称三座门),仍然是三座门(俗称二门),二门和正门很相似,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单檐歇山调大脊,两边各辟角门。门内东西有钟鼓楼,均为方形平面,两层,黄琉璃瓦歇山顶,其内钟、鼓亦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失落。

    门后就是大高玄殿的正殿——大高玄殿。大高玄殿面阔七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为青白石须弥座台基,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殿前为月台,正面踏跺三出,中有云龙丹陛,保存完好。大高玄殿内原供奉有三清像,已被迁出。

    大高玄殿后为九天应元雷坛,为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绿琉璃瓦黄剪边,绘旋子彩绘。坛前有月台,围有汉白玉石栏杆。殿内原供奉有真武大帝,已无。九天应元雷坛后为大高玄殿最后一组建筑,也是最让大家熟知的一组建筑,象征天圆地方的两层楼阁——乾元阁,圆攒尖屋顶,覆以蓝琉璃瓦,象征天;下为坤贞宇方形,覆以黄琉璃瓦,象征地。乾元阁原供玉皇大帝,是清帝祈雨之所。现玉皇大帝像已无,只留下一个空空的架子。乾元阁顶的藻井相当精美,中间是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周围则是围绕一圈小龙,足以显示大高玄殿的尊贵和皇家气派。

    明刘若愚《芜史》记载,大高玄殿的前门叫始青道境。左右有两个牌坊: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大高玄殿时,增建了一座南牌坊,这座牌坊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坊柱入地极深,因此没有在牌坊两侧起支撑加固作用的戗柱,当时在北京众多的牌楼中独此一座,还由它的独特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即“大高玄殿的牌坊——无倚无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8 20:00 , Processed in 1.11161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