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境内多山,山中岩洞众多,山间草深林密,食草动物种群多,数量大,历史上有老虎繁衍生息的良好环境。 古往今来,涉及昌平境内老虎记载的书籍很多。明朝御史李元阳在游览银山的笔记中写道:从银山返回昌平的路上,看见“道中多木栅如圈,初不知其故,既而问樵人,乃知其为致虎圈也。”致虎圈,就是放置诱饵,招引老虎进入的木笼。由此可见,当地不但经常有猛虎出没,而且老百姓已经掌握了一套捕猎老虎的有效方法。 《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天顺元年九月甲戌(1457年10月3日),给天寿山防护役作官军杀虎手百人口粮,每人月米三斗。”“天顺八年二月丙申(1464年3月20日),户部请增山陵督役米,……官军杀虎手日一升。从之。”由此得知,在明代,天寿山陵区多虎,朝廷专设一百人的杀虎队,进行围捕猎杀,以平息虎患。 明朝嘉靖年间居庸关巡按御史王士翘编纂的《西关志》,在《物产·兽类》栏下,也有虎的记载。 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经多次考察昌平山水,六度拜谒明陵,除了著有《昌平山水记》,还写下了13首与昌平有关的律诗。他在《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官》一诗中,有“草深留虎迹”一句,并在此处自注:“茂陵宝城内获二虎。”笔者推测:老虎很可能贪食陵内的供品才被捕获的。 清康熙《昌平州志》第三卷《建置志》中记载:康熙初年,镇边城(1948年划归河北省怀来县)的城墙“历年溃坏共计四十九丈有奇,虎豹出入,伤人甚多”。后于康熙六年,本城千总郑俊、都司胡坛捐资三千一百余金修葺,城中百姓才重获安宁。 清光绪《昌平州志》第十七卷《物产志》中记载:兽之类中,有老虎。此书刊印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这是记述昌平有虎的最后时间。民国时期,昌平未出版县志。据20世纪30年代成书的《河北通志稿》的《食货志·物产》中记载:老虎仅在“宣化、涞(水)、易(县)山中有之”;也许从那时起,老虎就从昌平绝迹了。 在历史上,因为昌平境内多虎,所以,有关老虎的故事也多。清康熙《昌平州志》第二十六卷《纪事志》中,就有《熊道饲虎》,讲的是:樵儿涧(今称雀儿涧,在虎峪沟内)熊道人颇有道行,能辟谷,虽十日不食,说话仍如金石般响亮。他饲养了一只老虎和一群山雀,人们经常看见熊道人与虎坐卧在道观前的石阶上。有人问:驯服老虎,用何妙法?熊道人说:我忘其为虎,待其如友;虎忘己为兽王,视我若师;故而其乐融融。 由于昌平历史上多虎,因此,带虎的地名、景观、建筑也很多。在十三陵盆地的南缘有虎峪山,地跨十三陵和南口两镇;自东向西又可分为卧虎山、小虎峪山和大虎峪山。虎峪山下的山沟叫虎峪沟,现已辟为虎峪自然风景区。虎峪沟内有虎峪口,是明代居庸关东路的重要隘口,曾建有正城一道,水门一空,拦马墙一道,设守军11名。虎峪沟内有虎峪泉,古称淙淙泉,是虎峪沟内的主要水源;虎峪沟口建有虎峪水库。南口镇虎峪村坐落在虎峪山下,村域内有战国时期建造的虎峪古城,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燕平八景中的“虎峪辉金”和居庸八景中的“虎峪晴岚”都是虎峪山的风景名胜。 龙虎台村隶属南口镇,因村址位于高台之上,北有虎峪山,西北临关沟,有虎踞龙盘之势而得名。村域内有元代建造的龙虎台行宫,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都曾在此驻跸。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4 , Processed in 1.09477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