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泥塑作品在宣南文化博物馆免费展出;泥人照片将编撰出书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正在纳鞋底的老太太、愁眉深锁的下象棋老人……这些颇有老北京风情的画面,通过380组泥人,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日前,经过8年积累、数十次修改完成的大型泥塑作品———“旧京三百六十行”,摆进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免费展出。 宣南文化博物馆藏经阁内,一组一组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土黄色的泥塑。据其作者、民间工艺大师吴德寅介绍,这些泥塑高约30厘米,涵盖了老北京的交通出行、娱乐、商市、饮食、老天桥等各行各业。 380组泥塑将北京的五行八作都表现了出来:大木匠正弯腰低头,用锯子奋力地锯木头;吹糖人的两个腮帮子高高鼓起;卖兔爷儿的正叼着烟袋坐在一堆兔爷儿前,悠闲地等待买主……这些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通过一个个神色各异的泥人,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这些泥塑不仅引人怀旧,还能让人长见识。比如卖糖葫芦的有“秘密武器”,插着糖葫芦的草把子上都安了一个M形的支架,用它把草把子往墙上一靠,既稳当又不沾土。 吴德寅表示,老行当的这些细节已鲜为人知,诸多资料上也是语焉不详。他在做了大量考证之后,对这些都有详细描述。目前他正在筹划给这些泥人拍下照片,配合查阅的资料编撰成书,让一些早已消失的行业重新回到人们的记忆中。 ■ 对话 无师自通 8年完成“巨著” 新京报:你是如何进入捏泥塑这个行当的? 吴德寅:我本身是学理工的,跟捏泥塑毫不相干,对于这个的兴趣主要还是来自于小时候的北京生活。我现在还能想起小时候端午节时,妈妈和邻居们在大平房院里蒸粽子。我们一群小孩总要在吃了粽子、西瓜之后,才会心满意足地去睡觉。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的作品,唤醒大家逐渐模糊了的老北京记忆。 新京报: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你捏泥人遇到过困难吗? 吴德寅:肯定是有的,最初开始做是2002年左右。从不会到娴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时候我经常出去转悠,遇到有这样的场景就会一直看,看人家的步骤是怎么样的,然后回家慢慢揣摩,渐渐就会了。 新京报:你捏一个泥塑需要多少时间? 吴德寅:这是一个从慢到快的过程。我这380组泥塑就是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一点一点攒起来的。其实捏泥人最重要的是构思,我最快的一次捏一个泥人只用了30多分钟。 新京报:下一步你打算再捏些什么呢? 吴德寅:目前正在做的是一组“食相”系列的泥人。这组“食相”作品将与老北京小吃挂钩,真实再现人们吃东西的场景。 新京报:你会考虑带徒弟吗? 吴德寅:目前还没有考虑。收徒弟不仅要看其天分,更要看我们的缘分。 本报记者 蒋彦鑫 ■ 揭秘 1 查资料购上千册老北京书籍 在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里,部分行当已经消失了好几十年。要靠记忆全面掌握这些行当,确实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何准确还原当年场景呢?吴德寅只得从海量的民俗书籍中取长补短。这8年来,老舍的小说、侯仁之的专著等,这些书籍只要见到他就买,至今已装满了三大书柜,总计超过千册。 吴德寅还买下了几个录音笔,出门时遇到一些民间艺人或老人家,就上去聊天录音,回家整理出来后再通过相关书籍佐证。他还专门到天桥去找一些民间艺人,了解当年的风土人情。 2 黄泥至少泡上3个月方可用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吴德寅发现了蓟县翠屏山的泥土。这里的泥呈黄褐色,黏性很好。泥拉回家后要首先挑一遍,然后将其粉碎,再倒进大桶或大缸里,泡上至少3个月。 为何要泡这么久?吴德寅称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要让水分充分进入泥土;其次,泥土完全沉淀,一些细的泥土自然就在上面、粗的则在下面了,捏泥人的土都是用上面的细土;再次,泡上一段时间可以降低土的“泥性”,刚挖的土用来做泥塑容易出现10%左右的缩水或开裂、变形等。为了让泥塑能站得住,捏之前还要加上麻和乳胶。加入的麻成了泥塑的“软骨架”,泥塑的各个部位胶的多少和麻的多少也都是不一样的。 3 创作遇难题自己当模特 300多组泥塑,要做到表情各一且与其身份、所在行当吻合,是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吴德寅表示,在捏的过程中,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刻画人物表情,并达到服装与职业的协调性。每个人都要通过五官表情、肢体语言等展示不同的喜怒哀乐。为此,自己在创作时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避免任何人打扰。创作遇到瓶颈时,就自己对着镜子,想象并模拟当年老北京人物的神情、做派,自己给自己当“模特”,以期做的泥塑能最大限度地传神。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14:14 , Processed in 1.09244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