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粮油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历史十分悠久。西周至战国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的蓟城农业生产已具有一定水平。自秦汉以来,蓟城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边城和军事重镇,长期屯驻大量军队。历代统治者为了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除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之外,也要就近解决粮源。从平谷、顺义、怀柔出土的东汉陶磨、陶碓以及双人踏碓俑,可知1900多年前京城地区已有粮食加工业。 隋唐时期,幽州农民引卢沟水种稻数千顷,百姓赖以丰给。贞观时设常平仓储粮,用以备荒赈济,调节粮价。但是大量驻军用粮仍由江南运来。武则天称帝后,曾于万岁登封元年(696年)租船数千艘,运粮百万石至幽州,充纳军粮。隋唐时幽州也是商业繁盛之地,各行各业云集于城北的幽州市,经营粮油的有白米行、大米行、粳米行、磨行、油行,粮油商业分工很细。 北京是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帝都,尽管改朝换代的战乱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但是由于辽金时期农耕技术的改进,元代抽调一部分屯军从事垦殖和兴修水利引水种稻,以及明洪武年间4次大规模移民,加上军士屯田,京郊大批村落形成,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作为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城市功能逐渐完备,粮食供应也成为维护封建政权的首要问题。 金代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后,中都人口增至82万余人,对漕粮的依赖日重。金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年)新开运河,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疏浚通州潞水槽渠,可使运粮船直抵中都,每年漕粮运量约在10万石至百万石。 元代郭守敬在原有运河的基础上沟通南北水系,直抵大都城里。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都到杭州的大运河全线贯通,使江南、黄淮等地的粮食源源不断输入大都,每年漕粮在百万石至300余万石,供大都百万军民食用。大都设京畿都漕运使、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等机构,专司漕运事务。当年积水潭已辟为水陆码头,运粮船直抵此处,一时舳舻蔽水,船货云集。 元世祖忽必烈当政时,开辟海运渠道,后逐年增加海运量,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漕粮总额高达352万石。元朝中叶以后,海运几乎取代了内河水运。 明万历时期京城人口约90余万,清初已达120万,所需用粮除地产及河北、西北杂粮外,主要粮源靠漕运。明清两朝每年漕粮运量均在二三百万石以上。漕粮除供宫廷、官衙、军队以及赈粜救灾之外,有二三成流入民间进行贸易,接济民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刺激了我国粮油生产。北京第一家由李福民开设的机器磨房就产生在这一阶段。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津浦铁路通车,由浦口直达北京,京通铁路支线又直达东便门外太平仓,南方来粮可直接入仓,从此漕运停止。主管漕运的大批官员、兵夫自然裁撤。延续几代的漕运画上了句号。 (本文资料引自《北京志·商业卷·粮油商业志》)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3 11:18 , Processed in 1.08513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