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记忆中的那些桑拿天儿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十月 张静雅 董正 张璐

  

  《北京日报》  1999年7月24日  

  

  《北京晚报》  1999年7月24日   

  

  《北京晚报》  1999年7月25日   

  

  本报  1999年7月24日   

  

  本报  1999年7月25日   

  大蒲扇是大妈们夏日最趁手的“自来风”。  晨报记者 蔡代征/摄   

  

  如果说去年的冬天格外冷的话,那么用今夏北京的热,来诠释“冰火两重天”中的“火”,似乎都嫌富余。进入7月以来,京城先后遭遇两轮持续高温。10个高温日已超过常年夏季高温日的平均天数,这注定是10年来京城最火热的一个7月。而目前正值“中伏”,“桑拿”天儿能否卷土重来还很难说。不过呢,对于持续蒸桑拿,经历过老北京历史上酷暑“历练”的人们,有些不以为意,“以前没空调、电扇,伏天儿不也一点一点熬过来了吗!”通过寻找、拼凑老北京人的记忆、文学作品的描述以及旧时媒体的报道,记者带您瞧瞧老北京的“桑拿”天儿到底是个啥感觉。

  冰棍最解馋手绢最实用

  如今,小青年儿可以咂着冰摩卡,衣冠楚楚地端坐在办公室或家中,享受着空调吹出的呼呼冷风。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老北京们又是如何熬过热气弥漫的伏天?74岁的“老北京”周茂祥先生和北京民俗学会会员韩硕,根据记忆和史料,还原了从前的老北京居民防暑降温的习俗。

  “打冰盏”便宜又有料儿

  关键词:冰棍儿 打冰盏 冰核儿

  上世纪50年代,周先生家住在朝阳区南中街。他还是孩子时,印象最深的是小贩们总喜欢去朝阳门内批发冰棍儿。“那时候他们上价2分几,卖3分钱,讲究的是薄利多销。”天儿热,孩子们却不能放开肚子管够吃,因为尽管冰棍儿价格是现在的百分之一,可一般家庭也难给每个孩子都买上一根。“那时候孩子多,有时候几个孩子啃一根冰棍儿。那时候的冰棍四方型,上粗下窄流线型,咬上一口,透心儿凉。” 

  两个小铜碗的“冰盏”发出“当啷、当啷”的响声,从前无论是北城深宅大院还是南城的小胡同,对人们来说都带着莫大的诱惑。别误会,打冰盏并不是卖冰,而是卖各种小食品。酸梅、藕片、鸡头米、莲子放在小碗里用熬过的糖水一浇,这橘红色的一碗自己就告诉你,这是经典的果子干,又便宜又有料儿。

  碎冰碴被称作“冰核儿”,自然是孩子们的爱物,冰渣上淋上点糖汁,就是简单的刨冰,贩冰的人们大都用篓子装着冰到处叫卖,花不了几个子儿就能买到一小碗。

  家中自制酸梅汤西瓜汁

  关键词:酸梅汤 西瓜汁 绿豆汤

  酸梅汤大家都不陌生,除了今天市场上还能见到的九龙斋、信远斋,老百姓家也少不了自己做的,一般都用乌梅,放在水中熬,讲究的凉了之后再加进桂花、冰糖。再讲究的,这酸梅汤不能熬,而是要用热水泡,泡出来的酸梅汤清香而少了几分梅子的酸味。

  不过乌梅毕竟还不是最便宜的,寻常百姓家最主要的水果当然要数西瓜。切成块?那谁不会。讲究的主儿,用刀把西瓜瓤子抠出来切成小块,用纱布包上,挤出甜美的西瓜汁。这应该说是老北京的榨汁技术了,相比今天餐馆中用西瓜瓤子打碎的西瓜汁,老北京的西瓜汁更纯粹。

  周先生说雪花酪、酸枣汤、冰激凌、和做果冻的洋粉都是当时人们消热的零食,但是绿豆汤最实惠。“每家煮一大锅,一人一碗,喝着痛快。”

  姑娘再热也不敢穿吊带

  关键词:衬衫 汗褂 暑凉绸

  上班族很文明,天儿热也得穿件有领的衬衫。而在周先生的记忆中,老北京的老爷们儿时常在傍晚时光着膀子,扇着大芭扇子坐在家门口吃西瓜。“有时候扇的是鸡毛扇子,可比诸葛亮那扇子大一倍呢。”老人说,从这几年的穿着变迁看来,“汗褂”最凉快,就是老电影里“小兵张嘎”穿的那种。还有一种叫做暑凉绸的料子透风不沾身,但老百姓们都不穿,因为在他们当时的观念中,那是地痞流氓穿的衣服。如今大街上满眼的吊带、超短裙让周先生感叹时代变化快。“甭往远了说,就说十年前,大夏天姑娘们也没这么穿的。

  凉席搬出屋院内倒头睡

  关键词:纱布窗户 草席 竹席

  “当时北京人的房子就八九平方米,底儿厚实,挺凉快。每家门的上边儿都有一个亮子,就是一个可以开合的窗子。晚上开着窗子,对流风一进来,热气就消散了。”周先生说,老早以前没有玻璃,更别提呢绒的、铁的纱窗了。家用的都是纸糊的窗户。夏天把纸换成冷布或纱布,通风又能防蚊虫。晚上,四合院各家把草席竹席拿出来,直接搁外面睡了。夜深的时候,邻居还互相提个醒儿,“凉了,回屋吧。”

  井拔葡萄西瓜不输冰箱

  关键词:井拔凉 冰窖  木头柜

  现在的相声中,许多演员还经常说到“井拔凉”,这三个字说快了,发音是“jǐng be liáng”,听着跟外国话似的。其实,在老北京的夏天,喝井拔凉水,吃井拔葡萄,这都再平常不过了。

  由于深处地下,井水的温度常年恒定在十多摄氏度,打上一桶水,把葡萄、西瓜放在水里,再连桶带水果吊在井里——可别让水桶沉了底,否则葡萄西瓜就不知漂哪儿了,等待几个时辰,拿出来的时候,水果就成了冰镇的。寻常百姓家,经常是一条胡同有口井,您要是自己占用了,别人可就没法打水了。所以共用水井的人家,大都打上几桶凉水冰上些水果酸梅汤。渴极了喝上几口“井拔凉”,那份舒服劲儿也是咱现在天天闷空调、吃冰糕难以体会的。

  不过呢,井水再凉也赶不上冰。每年冬天,冰窖的工人就要到附近的水中取冰保存。今天的北海旁还保存着恭俭冰窖,而珠市口东北角还有冰窖胡同,德胜门外也有冰窖口胡同。大块的冰卖到了有钱人家、大型餐馆,作用无非是冰镇食物和房屋降温。冰镇食物使用的木头柜子,就是最早的冰箱。而有钱人家还可能将冰块放进铜盆,摆在屋子里给空气降温。

  手绢人手一块随时擦汗

  关键词:小手绢 盐汽水 湿毛巾

  地铁和空调车里的冷风让行人身上黏糊糊的汗液迅速蒸发,可以前哪有这个?周先生说,以前公交车上的人倒也不如现在多,那时候人们都拿块小手绢擦擦汗。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会有盐汽水喝。他追溯至解放初期,“天热的时候,洋车夫很受罪,哪个脖子上不挂条湿毛巾,行人乘车还好有个车篷遮阳。”

  晨报记者 董正 张璐 张十月 实习生 张静雅

  从前咋报天气

  高温报道渐成寻常事

  ■1950年代

  整份报难找天气报道

  根据资料,老北京曾出现五大知名“桑拿”天儿,分别为:1942年6月15日,42.6℃;1961年6月10日,40.6℃;1972年6月9日,40.3℃;1999年7月24日,42.2℃;2002年7月14日,41.1℃。《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均是上世纪50年代创刊,而在当时《北京日报》整份报纸几乎找不到天气报道。

  ■1960年代

  头版悄然多了天气预报

  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在《北京日报》头版报头下方,悄然多了一行小字——对于当日天气情况的预报,但仅限于白天、夜间的气温,以及风向风力。同时,版内也开始出现天气新闻,《北京日报》1961年6月10日头版下方以《怎样预防中暑》为题进行了报道:“近几天北京气温突增,市区最高温达40.7℃,郊区除延庆县39℃,其他均在40℃以上,解放以来气温最高一天。”

  对于1961年6月10日的40.6℃高温,《北京日报》1961年6月12日头版右下角一隅,以《天气骤热 预防中暑》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对于暑热的描述并不多,而是将视点聚焦在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文中写道:“生产队早出工,晚收工,躲开最热时间……炼铁工人喝上冰镇汽水,在高炉出铁位置安装大风扇。” 《北京晚报》在1961年6月11日的头版以《天气骤热 严防中暑》为题发布了防暑小贴士。在2版,还有《城市公社生产大批夏令商品 适应群众暑天生活需要》延伸报道。

  ■1970年代

  40.3℃高温没有记载

  上世纪70年代,《北京日报》天气新闻销声匿迹,对于1972年的高温没有相关记载。

  ■1999年

  《热!北京昨天“开了锅”》

  待1999年7月24日的42.2℃高温出现时,天气报道已基本成熟,记者深入旅游、交通、商业等各个领域,勾勒出高温辐射出的众生相。《北京晨报》1999年7月25日近四分之一版以《热!北京昨天“开了锅”》为题进行了报道,文中写道:“老天爷真是热上了‘瘾’,气温超过40℃。一时间,旱伞、毛巾、矿泉水成了出门人必备的防暑武器……”

  ■2010年

  各报立体报道高温专题

  今年7月2日起第一轮持续高温袭京,各家媒体都“慷慨”地拿出多个整版做起“高温专题”,高温持续的几日间,天气都是整份报纸的主要看点,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各个领域的天气相关新闻已不是揉在一篇报道内,而是分割成组,报道更加立体。  晨报记者 董正 张璐

  1999年京城高温的相关报道:

  从前哪最消夏

  什刹海水座:玩家的最爱

  早年的“什刹海水座”那在京城可是出了名儿的。听老辈人说,每年端午节过后天气变热,在今天荷花市场的位置,早年还是土坡,扎上竹竿、铺上木板、搭起凉棚、小茶桌一支,这里就成了“水景茶吧”。除了茶水、小点心、瓜子花生、冰镇酸梅汤这些少不了的,一些做小买卖的、卖艺的,也穿插在悠闲的茶客身旁。当时老北京称它为“水座”,这种形式在民国末年消失。

  这些喝茶的人们,手中自然少不了玩的,老北京玩的东西太多了,从核桃、葫芦到鼻烟玉佩,数也数不清。不过真正夏天玩的,要数折扇了。玉竹扇子、梅鹿竹扇子、湘妃竹扇子,这文玩折扇的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老哥俩要好,带着鸟笼子来到茶馆茶座上,手中那把扇子自然也少不了讲究,你今天拿把张大千的,我要是不拿把吴昌硕的,那我算丢了大人了。下次咱俩再见面,你手里要还是那把张大千,那你也丢人了,玩,就得玩得不重样。

  不过这种茶座也仅限于什刹海,毕竟有水的地方才让人感觉更凉快些。不过南城也有自己的茶座,很多老北京人称它们为“野茶馆”,因为规模小。今天的永定门外是无数进城人必经之路,永外沙子口一带,坐落着许多的这种茶馆,大都是竹竿支起小布棚或者草席棚子,其目的并不是像北城,供闲散的人们打发时间,而是为了照顾行脚的人们打个尖儿。

  ■文献记录:

  什刹海畔悠闲化清凉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系列丛书什刹海中提到的《天咫偶闻》中记载:“都人士游踪,多集于什刹海……长夏夕阳,火伞初敛,柳荫水曲,团山风前,几席纵横,茶几狼藉。琉璃十顷,卷卷溶溶。菡萏一支,飘香冉冉。”在消夏场所荷花市场,“长达数百米的长堤上,中间是一条土路,路东为茶棚区,西侧是一家紧挨一家的摊贩和吃食店,一幅幅的旗幌连成串。头顶是遮日的柳荫或连在一起的席棚,游人摩肩接踵,树上的蝉声与买卖的吆喝声,交汇成了一曲夏日交响曲。市场上出售的还有被称为‘冰碗’的河鲜——菱角、白藕、莲子、鸡头米以及用土法制作的冰激凌、雪花酪、酸梅汤、杏仁豆腐等。”    

  “六月三伏好热天,什刹海前好赏莲。男男女女不断,听完大鼓书,再听什不闲,逛河沿,果子摊全,西瓜香瓜杠口甜,冰儿镇的酸梅汤,打冰盏;买了把莲蓬,回转家园。”这首单弦岔曲《夏日天长》,所唱的正是荷花市场带给人们的美好回忆。

  从前热成啥样

  老舍:天热得发了狂

  “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象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街上的柳树,象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象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爬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象要被晒化。街上异常的清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他觉到一点凉风,就象在极热的屋里由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他不敢相信自己;看看路旁的柳枝,的确是微微的动了两下。街上突然加多了人,铺户中的人争着往外跑,都攥着把蒲扇遮着头,四下里找:‘有了凉风!有了凉风!凉风下来了!’大家几乎要跳起来嚷着。路旁的柳树忽然变成了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柳条儿动了!老天爷,多赏点凉风吧!’”

  ——节选自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9 06:56 , Processed in 1.11071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