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北京,街头有一景:走街串巷挑着挑儿卖馄饨的,那馄饨挑子一头点着的小炉子、煨着汤锅;一头是小柜子,放着佐料、碗筷、馄饨皮馅(——敢情跟剃头挑子也是一头热)。小贩们一般都是下午走街叫卖,夜晚在固定地点摆摊,那“馄饨开锅哟……”的吆喝声浑厚致远,多深的四合院都能听见…… 大约1940年后,北京的馄饨小贩们逐渐弃挑儿改摊儿。1948年,有一位叫做侯庭杰的28岁青年在王府井八面槽电料行门口摆了一个馄饨摊,后几经易地,这个摊位后墙上始终挂一紫红色布帐,上写白色仿宋体大字“馄饨侯”…… 1957年合作化、公私合营,散落在东华门一带的七家馄饨摊成立起一个合作小组,推侯庭杰为组长。到1959年,七位摊主觉着老在外头摆摊儿风吹日晒非久长之计,就想开个门脸,后来在区商管会协调下,与位于八面槽的德胜祥烧饼铺(即馄饨侯八面槽老店)合并经营。有门脸就得起个字号,大伙儿一想,侯庭杰精明能干又是组长,干脆就拿“馄饨侯”当字号吧!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6 , Processed in 1.12812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