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东四十一条42号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孙一江

    东四十一条42号,曾经是《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少年报》的宿舍,在这儿住过的人,都管这个院儿叫“42号”。

    这是个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院子有三进,西边还跨着一花园。我家住中院,北房中间那间,据说原本是分给社领导左林叔叔的,搬家时工人错搬进了我家的家具,报社也就将错就错了。

    父亲在这个院里只住了6年,还记得他生前在家里和我下“动物棋”,就是大象可以吃老虎、老鼠可以吃大象那种,是我最早的辩证法启蒙。我那时大约四五岁,输了便大放悲声,父亲会耐心地劝慰我。但再玩之前,要答应输了不哭,他才肯再跟我下。

    中院的垂花门前有夹道,西通花园。这里是我们踢球的地方,因为两边几乎没有门窗,不怕打碎玻璃。摞两堆砖头当球门,男孩女孩一起踢,记得常踢的是一个足球的内胆。

    夹道东头那块地上种过蓖麻,因为我们坑挖得深,还埋了捡来的马粪,蓖麻曾经长得比我都高。

    我们的大规模游戏多在中院。这里和前后各院相通,有全院唯一的“盥洗室”,地形相对复杂。

    印象最深的是“踢球电报”,这个游戏至少得十多个孩子才能玩儿。

    首先集体“手心手背”,PK出那个“单崩儿”的“倒霉孩子”,然后有人用力把球踢飞,趁那个孩子捡球的工夫,其他人迅速潜入院内各家或四周的犄角旮旯。捡回的球放在院子正中砖拼的圆形图案里,要是球被踢走,他就输了。他的武器是“电报”,比如看到于小三冲过来,喊一声“小三儿电报”,小三儿就失去了踢球的权利。我们常常采取互相掩护的战术,由几个人吸引他的注意力,其他人攻其不备。最狠的是有人高喊一声“大家一起——冲啊!”,所有的孩子从四面八方同时出击,嘴皮子再厉害的孩子往往也来不及一一“电报”点名,只好眼睁睁看着球被踢出圆圈,游戏重新开始,他继续做那个“倒霉孩子”。也有的孩子特别喜欢挑战,主动要求“看球”。这个孩子往往不会等着挨打,一边留神有没有人冲出来,一边拉开各家房门,对藏在里面的孩子高呼“电报”,瓦解对方的战斗力。踢球的孩子,人多也不一定势众,如果缺乏默契,或者喊“冲”的孩子缺乏号召力,大家有冲有不冲的,进攻也会被看球的孩子一一击破。这种游戏不是好玩,而是太好玩。在跑得满头大汗的同时,还学会了好多别的。

    当年经常玩的,还有“红灯绿灯”、“脚不沾地”、“骑马打仗”、“圈儿传球”以及拽包、跳间(跳房子)、跳大绳、滚铁环,几乎都不需要什么玩具,就能玩得欢天喜地。

    事实上,那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玩具。记得四岁的弟弟曾经站在床上,把枕头当手风琴拉。他还从床底下找到一对儿童车的轮子,上面套一只鞋,模仿修鞋师傅,用锤子敲敲打打。我家玩具能记着的,有步枪、红缨枪、金箍棒——净是武器。母亲给买个乒乓球,能高兴很多天,不小心踩瘪了,用开水烫圆了接着打。

    我家床底下还有一个木箱,是向雷锋学习设的“节约箱”,专门存放牙膏皮、电池等各种可以卖钱、可能有用的废品,和今天的环保志愿者有一拼。家中还有一木头的“袜底板儿”,状如简易拖鞋,专门用来补袜子。袜子套在上面,就不会窟窿补好袜子上下也缝到一块儿了,很多孩子的袜子破了都是自己补。补袜子不算游戏,但也有成就感,我为此曾经嚷嚷着让母亲干脆直接教我绣花。

    中院南北拉了两根粗铁丝,一到星期天就晾满了各家洗的衣服、床单,这两根铁丝也曾经成了我的玩物。那天从下边经过,突然幻想着它是一根皮筋儿,口中开始念念有词唱着“小皮球、香蕉梨”之类的歌谣,然后,脚下踩着点儿,伸手去够那根铁丝,还按着节拍跃跃欲试抬起一条腿,就是忘了我手里还拿着一把刚刚在水房磨过的菜刀,然后,这把刀就戳在了我的脚后跟上,鲜血直流……

    花园是全“42号”最美丽的院子,我们管它叫“大井院”——因为这院有一个圆形的水池,还有太湖石堆的假山、丁香和两棵高大的毛桃树。一到春天,粉红色的桃花开得云蒸霞蔚,美不胜收。我们喜欢在大井院里跳皮筋。但这个院里最好玩的,是听比我大几岁的小新讲故事。他坐在院子东边回廊的廊凳上,跷着二郎腿,趿拉着拖鞋,我们围在四周,有坐有站。小新最喜欢讲“鬼”故事,比如厕所的茅坑里伸出一只手,问“要红纸还是绿纸”,结果是一国民党特务,想把大家都吓走他好发电报。大家又害怕又想听,好多小孩晚上不敢自己上厕所。

    全院唯一的厕所,就在花园的西南角,因此当年家家都备着尿盆儿,结婚送礼也有送高脚尿盆儿的。女厕所的墙上有一个洞,冬天安烟筒用的。有天晚上,从那个洞伸进一只手,摇着红绿两张电光纸,问蹲在里面的小宝要红的还是绿的,把小宝吓得哇哇乱叫,外面两个女孩儿也终于忍不住爆出笑声。

    每年暑假,“42号”的孩子都会有集体活动。一年级是参加团中央组织的夏令营,住在三环边上的团校,当时那里就是郊外了。二年级以后去的是报社组织的辅导站,就在辛寺胡同报社的幼儿园里。虽然都安排了参观、劳动等很多活动,但不如小孩自己玩的游戏,印象不深。当年的夏令营和现在不同,除了餐费,其他都无需家长买单。

    1965年,全院集体搬出了“42号”这个盛满了我们快乐童年的四合院。

    2006年,带女儿故地重游,没进去,门内有武警站岗,门牌号码也不再是42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9:24 , Processed in 1.08689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