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车站:古道边,有一抹凝重的红。
元朝《百官志》记载:“延祐四年(1317年)卢沟桥、泽畔店、琉璃河并设巡检司。”据说“泽畔店”就是现今长辛店的古称。
明朝时曾任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的沈榜写了一部《宛署杂记》,书中记载有“铺舍:宛平县凡一十二铺,每铺设铺司一名……又十里至卢沟桥铺,又十里至新店铺,通良乡……”;“街道:县之西南,出彰仪门曰鸡鹅坊管头村……又一里曰卢沟桥,又四里曰新店村,又一里曰赵村”。
明朝《熹宗实录》中记载:“天启元年十二月,御史李日宣议,于都门抵良乡界五十里,设长店、大井、柳巷等处,每五里设墩堡,宿兵十人,每有窃发,协力出救。”据分析,上面书中记载的“长店”、“新店”在当时可能是两个相邻很近的小村落,其位置就在现在的长辛店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两个村慢慢地连在了一起,名字也衍化成了现在的名字(辛,古字通新)。
关于长辛店的地名,在古代小说中也有所记述。清朝文康写的《儿女英雄传》,其中第二回写安老爷携家眷出京时写道:“这老爷、太太辞过亲友,拜别祠堂,便择了个长行吉日,带领里外一行人等,起身南下。……且说那安老爷同了家眷自善济堂长行,当日住了常新店(即现在的长辛店)。”这段描述至少说明,一是长辛店当时确实是中原与北京的进出要道;二是常新店(长辛店)这一地名最晚清朝道光年间便已有之。
永定河是北京地区的第一大河,历史上曾称漯水、浑河、小黄河、卢沟河、无定河等,清康熙三十七年改称永定河。永定河和北京城的起源、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永定河流域繁衍生息的乡村古镇星罗棋布,形成了特有的地理、人文风貌,长辛店便是其中之一。
位于永定河西、卢沟桥畔的长辛店,形成、发展和永定河息息相关。卢沟桥建成于1192年,至今已经810多年,建桥之前这里已有渡口村落,据此而言长辛店的历史至少要多于800年,有资料称它有近2000年的历史。
从资料推算,最晚在宋代时这里便已是由中原进入北京的水上交通要道,并以此慢慢形成了古镇村落。明朝人刘侗、于奕正编写的《帝京景物略》中收录了古人有关这个古渡口的诗作,其中有宋朝范成大写的一首题为《卢沟》的诗:“草草舆梁枕水坻,匆匆小驻濯涟漪。河边服匿多生口,长记轺车放雁时。”范成大生于1126年,卒于1193年,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卢沟桥建成于1192年,以此推算范成大写此诗时,卢沟桥尚未建成,他要渡河非经渡口行船不可,所以他诗中描写的应是当时永定河古渡口一带的风貌。
《帝京景物略》中还收录了明朝王洪写的一首题为《卢沟桥南发》的诗:“河上人家尚掩扉,河中孤雁荡寒辉。清霜古店闻鸡早,落叶空林见客稀。飞雁数声秋影没,远山一带曙光微。壮游记得东南道,匹马高吟此日归。”王洪生活的年代,卢沟桥已建成200多年,要过永定河已经可以从卢沟桥上通行。王洪的这首诗里写到了河上人家、清霜古店、落叶空林、长鸣飞雁、远山曙光、骑马游子,将永定河岸深秋季节、黎明之际的景象描写得栩栩如生,比范成大时期的景象要生动许多,特别是“河上人家、清霜古店”两句,说明当时此地至少已有古镇村落的雏形。
忽必烈于1272年定都北京(当时称大都),此后历经元明清前后600多年的发展,北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武官员、做生意的商贾巨富、闲游的文人游子来往于京城和中原之间,必经永定河。据估算,按元明清时期的交通条件,从长辛店到北京城里大约需要多半天以至一天的时间,因此进京的客人头天晚上便在此地找客店住下,第二天一早赶往京城;出京的客人走到这里天色已晚,便要寻客店住下,第二天再赶路。长此以往,历经数百年便在永定河西岸形成了以“店”为名的古镇村落。
有一首流传很广、很久的老北京民谣,其中也提到了长辛店:“前门楼子修得高,菜市口人多闹吵吵,彰仪门外石头道,大井小井卢沟桥,卢沟桥有十一孔,东头狮子西头象,长辛店街五里长,二十五里到良乡,良乡塔、半山坡,过了窦店琉璃河,琉璃河一道沟,三十五里到涿州。”这首老北京民谣描绘了一条经彰仪门(广安门)出京到涿州的路线,不仅点出了长辛店地处交通要道,而且把进出北京的线路、距离描绘得一清二楚。
传统上的长辛店镇(也可称古镇),范围具体讲是指从卢沟桥老桥桥西到现在的长辛店大街南关附近,有八九里路。其中从卢沟桥西到长辛店大街北关有六里多地,长辛店大街从北关到南关有四里多(人称五里长街),这个位置和距离与《宛署杂记》上的记载大致吻合。因为是进出北京的交通要道,想当年这一带应是路边酒肆店铺林立,路上人来车往。
长辛店古镇地势很有特点,地处两大山坡之间,东叫东山坡,西叫西山坡。现在的长辛店大街过去曾称“乱柴沟”,有谚语说:“长辛店乱柴沟,有客柴不愁”,“长辛店不缺柴,有客就有财”,“铜帮铁底一条船,历来不怕被水淹。洪水冲了龙王庙,大水将到村两边”。据说因为有高高的山坡作屏障,所以长辛店大街虽然紧邻永定河却从未被洪水淹过,所以才有了上面那段谚语。
史料记载的长辛店古镇有座简易的关城,建有两座城门楼,其位置就在现在长辛店大街的南北两端,分别称南关、北关,这两个地名现在还有,两座城门楼已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拆除。
长辛店大街有四里多长,八米多宽,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也是古镇最繁华的地带,虽然我们现在无法彻底还原当年的繁华景象,但从大街两侧目前仍然存留、使用的地名上感受到当年的繁华气息:车店口(原有一家大车店)、花生店(原有一处花生货栈)、南当铺口(因长生当铺得名)、盛德里(源于盛德杂货铺)、成合里(源于庆合成杂货店)、合成公口(源于龙太和、合成公两个店铺)、曹家口(源于一家曹姓的肉铺)、平心馆(源于一王姓人家经营的同名饭馆)、大寺口(源于清光绪年间建的清真寺,现已修缮,其匾额为民族英雄马本斋之子马国超所题)、娘娘宫口(源于娘娘庙,现为长辛店第一小学)、火神庙口(源于火神庙,始建年代不详,现为长辛店派出所所在地)、教堂胡同(源于天主教堂,现已修缮)、留养局口(源于收留乞丐的机构,俗称花子店)、祠堂口(源于一座夏姓祠堂)、车站口(源于平汉铁路的火车站)、南关西里及南关东里(源于南关门楼)、北关外(源于北关门楼)……从一些零散的资料中还可以得知,这条街上还有铁匠铺、粮食店、交易集市、戏园子、老爷庙、商会、警察局等。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条四里多长的大街两侧有如此种类繁多的商铺、娱乐场所、宗教建筑、政府机构、民间社团……这还仅仅是记载的一部分。
特别是这条街上有娘娘庙(供奉碧霞元君)、火神庙(供奉火德真君)、老爷庙(供奉关公即武财神)、天主教堂(信奉天主)、清真寺(伊斯兰教)等建筑,不同的宗教场所集中在一条街上,更说明了这条街的繁华程度。老爷庙、火神庙和商会的存在,说明当时商铺的兴旺,娘娘庙和火神庙的庙会时节据说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长辛店大街曾于“文革”时期有过一段短暂的改名,我曾在长辛店大街的一个旧书摊上淘到一件老旧“实寄封”,它是1967年8月从哈尔滨寄出的,收信地址是“北京二七革命镇教堂胡同”(就是现在的长辛店大街教堂胡同),这说明“文革”时期曾经席卷全国的改名风潮也影响到了这个闻名中外的古镇。
长辛店在现代史上曾写有浓重的一笔。发生在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史称“二七”大罢工),长辛店是策源地和主战场之一。解放后以“二七”命名的工厂像二七机车厂、二七车辆厂、二七通信厂、二七鞋厂都曾远近闻名,二七纪念馆、二七烈士墓、工人俱乐部旧址等也都保存完好。
长辛店地区西靠马鞍山,东临永定河,辖域内有丘陵浅山,还有九子河、牤牛河、哑巴河、蟒牛河等流经域内,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过去许多高官达贵看上了这里的风水,纷纷在这里建造墓地,所以也造成了这里带“坟”的地名比较多,如张家坟、马家坟、朱家坟、杨家坟、公主坟、董家坟……。这些坟墓中有的葬的是皇亲国戚或朝廷高官,像公主坟葬的是清朝硕赛亲王的女儿、康熙皇帝的干闺女和顺公主,朱家坟葬的是清道光皇帝的老师朱珪,另外像清朝乾隆时期的礼部尚书马慧裕、顺治时期的兵部主事刘秉权、明朝名将张辅、张懋父子等人的墓地也在此地。据说这一地区有的村民就是以前守墓人的后裔。
这一地区目前存留的古迹还有一些,张家坟有建于金代的镇岗塔、大灰厂有历史久远的娘娘庙和大戏台、芦井有建于清代的和尚塔、张郭庄有福生寺、北岗洼有三官庙、留霞峪有关帝庙……
这里还有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是距离市中心最近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也是继香山、八大处后又一处红叶观赏区,但它的面积比香山要大得多。这里有鹰山森林公园,是全市第一家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公园。这里每年还有大枣采摘节,每年九十月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绿莹莹的枣树遍布山坡,红彤彤的大枣挂满枝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