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城胡同生存样本 文化传承与商业开发的博弈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吴建京

  胡同,作为曾经的最普通的民居形式,作为北京人的群体性的美丽记忆,作为京城独特的历史标记,作为京味儿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张最具个性的城市文化名片,在不可避免的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脚步中,它究竟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独特的气质?它到底为北京、中国、世界留下了什么?它的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它最应该保留的是什么?它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商业化模式,哪些才是值得借鉴的呢?日前,随着南锣鼓巷胡同节的开锣,随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在传统与时尚间的游弋,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答案。







  忆 胡同文化的灵魂就是家的暖

  行走在现代化的北京城,那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敞马路,让人心生出的是现代化城市的喧闹和浮躁,而只有弯进那曲折幽深的小巷胡同,和一个个温馨美丽的四合院近身接触时,你才能撞进久违了的温润亲切的“胡同文化”的怀抱。

  曾经,他们的家就在胡同里,是胡同的独特气韵滋养出他们的胡同情怀。

  对于从小生长于斯的胡同,尼楠百感交集,虽然随着搬迁她已和家人搬到了四环外的新公寓,但一有闲暇,尼楠就会回到曾经的老家去转转,虽然那里现在已经是一片新兴的商业区,小时候那条胡同更是名存实亡,但是她总觉得会在那里碰到儿时的小伙伴、邻居,她总是在一晃眼间看到石榴树间筛下来的光影中姥姥摇着大蒲扇的身影。是的,作为北京城代表的胡同,曾经大大小小地纵横交错着,织成了荟萃万千的瑰丽京城,它是林语堂的书中美过巴黎的北京。胡同深深,胡同深处就是无数个温暖的家,而这,也就是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感情的根本原因吧。

  张巍,老北京网创办人,23岁那年,他眼睁睁地瞅着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他卸下了老屋一扇红松木的窗棂。这窗棂历经120多年,没怎么变样儿。当他把窗棂刷上红漆,挂在新家墙上怀旧时,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房子的哀思。”于是,张巍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北京迷”自发组织了“老北京拍记队”,每逢周末都会走街串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胡同的真实风貌,目前,已保存了6000万字的北京史料,论坛已发布图片30万幅,日均浏览量达4万多人次,已有近两万名会员在论坛注册。面对这份成绩,张巍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更多地唤醒一些有良知人的意识。我们这代人没有看到城墙,我们的下代人可能就看不到胡同,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至少能留下一些残片让后人去看。”

  那么,胡同留给北京、中国、世界的到底是什么?张巍这样说——胡同是北京文化的血管,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细胞,在这个如人体般的组织里涌动的是3000年建城史、860年建都史中所孕育的北京文化的精髓。胡同里所包含的北京文化从广义上说她凝结了北京的、中国的乃至世界上最精华的文化部分,“一部北京史,半部中国书。”研究北京历史基本上是对中国文明发展史做一个概括,同时,在北京的历史上世界各国文明的精华在北京均有体现,无论是建筑层面还是人文层面。北京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所以要从共同的属于全人类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古老的北京加以保护,保护北京胡同就是对中国文明的尊重,对世界人民的负责。

  思 胡同是最优秀的博物馆

  自元大都以来形成的老北京胡同呈棋盘式格局,胡同的形成和发展,在其名称上也留下了历史变迁的痕迹,并反映出社会风情。700年的胡同变迁,更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历程。与之前的“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相比,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至今,北京城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也随之改变。

  在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之际,北京街巷总数约计2623条。据1989年《中国邮政编码全书》统计,北京市城区、近郊区的街巷计4889条,胡同约计1320条。到2000年的时候为1200条,2005年的数字是700条。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剔除掉一些丧失历史风貌的胡同,数字是不到400条。从数字上看,北京以胡同命名的街巷逐渐减少。然而,这仍是表面现象,许多胡同的名称虽然使用,但其街道、建筑却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特别是现代楼房取代传统的四合院,这些胡同仅仅是街道的名称而已,名存实亡。

  面对以上数据,民间古城保护者华新民很沉痛,她说,十年文革的破坏,胡同、四合院命运多舛。而之后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进程中,胡同、四合院等更是受到社会快速发展、人类文化急剧更新的强大冲击,“一些人对于现代化的理解其实是有误解的,不是汽车、宽马路、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拆除老城寻求的进步是和主流发展背道而驰的,是充满底蕴的城市文化与商业文化之间的冲突。”

  如果说,北京可以用50年变成纽约,但是纽约用500年也变不成北京。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是拆还是保的争论其实已经展开了许久——有“京味作家”之称的陈建功在《拆》一文中写道:“生活就是这样前进的。没有那些写在胡同口的‘拆’字,没有随之而来的轰隆隆的推土机,就没有即将崛起在西单西部的首都金融街,也没有多少年来被拥挤、被不便困扰的居民们向拥挤、向不便的告别。”而舒乙却说:“北京决不是一个普通的都市,她到处都是文物,有1000处文物保护单位,还有6000处没有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谁也不能抹杀这6000处文物!如果拆掉那个小院,我可以讲,北京将失去世界上最优秀的博物馆。可是,现在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这样的院子上划上一个‘拆’字!有人认为文物是包袱,是现代化最大的障碍,完全是无知!就跟当年拆城墙一样。现在北京是在拆第二座城墙,胡同、四合院就是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时间就是这样地无情。许多价值是在它们被毁灭之后才会被人们怀念。这一切就如当初被拆除的老北京城墙,而今天,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不可缺少的细胞——胡同、四合院,也许正在重复这一过程。

  对此,京味作家刘一达强调说,争论的焦点实际上是胡同保留不保留的问题。在他看来,不管胡同的价值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如果这条胡同被拆没了、不存在了,只存在于记忆中,那一切就都成了空话、废话,只能是纸上谈兵了。所以说要保护,首先就是要保留,这是最主要的。然后再谈怎么改造、修缮,那也都是第二步了。至于说到保留的标准,一是北京市文物局公布的30多片文物保护区是不能动的,二是会馆集中、住过名人的胡同本身就是应该保留的……如果说“拆”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来,那么“不拆”也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来。这主要取决于对待文化的态度。

 辣 把胡同的精彩和韵味体现出来

 

拆迁是许多胡同曾经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而现在,在成
功的商业化运作下,这些古老的胡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历史城区是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最丰富的地区。她不仅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好见证,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她既体现着传统文化价值,也构成了今天人们生活的重要背景。

  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是北京保护得最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2007年,获得“北京市十佳街巷胡同”和“全球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四大特色商业街”称号;2008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等荣誉;2009年,获得“全国商业街先进集体”称号,也被美国《时代》周刊推荐为25个必去的亚洲风情体验地之一……有关专家也说,南锣鼓巷的商业运作模式(即“休闲酒吧街混搭创意特色店经营”的商业运作模式)是成功的,它为胡同的继存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然而,即使是这样,在获得了颇多肯定的同时,南锣鼓巷依然面临着“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文化让位于商业”以及“非理性高房租”等非议,同时,最让人感慨的是,随着被商业氛围打扰得不得安宁的原住民的离散,老北京最原始的味道的渐渐遗失更让人叹息。

  对此,刘一达指出,南锣鼓巷的做法是可以被借鉴的,属于良性发展的例子。但其也有不成功的地方,“搞旅游文化开发是非常必要的,但不能仅仅把它打造成商业街,不能让商业味儿太浓,而应该增加一定的文化内涵,把胡同的精彩和韵味体现出来。一如丽江古城和平遥古城的做法,只有原住民生活于此,那些文化才是鲜活生动的。”

  与南锣鼓巷获得的正面肯定多于非议的状态不同,这些年,北京一些街区的“改造”饱受争议,如,琉璃厂被改造成红柱、红墙,红彤彤的一条街,而前门大街经过改造,街道则被设计成统一模式,各店的经营品种、经营方式,甚至外观都一样,比纽约的唐人街还整齐划一,哪里还有北京历史文化的气息?用许多文保专家的话来说,是“拆了真古董,建起了一批假古董”。

  除了华新民悲愤地历数着的几个现在正被拆迁的老街区外,2010年5月29日,北京东城区钟楼湾社区居委会举办讨论会,与会人员主要是住在北京钟鼓楼下胡同里的老街坊、务工人员和个体商户,讨论主题是“古都风貌保护与居住条件改善的公众参与”,其目的是要阻止“北京时代文化城项目” 对钟鼓楼周边胡同的拆迁。

  尽管在其后的“难道改善民生就一定要拆迁吗?”的质疑声中,以及有识之士的反对下,这些在多次历史劫难中留下沧桑印迹的胡同,还暂时不会被拆迁,但随着鼓楼地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消失前最值得一看的地方》文章后,到鼓楼地区“凭吊”的人都会生出阵阵惋惜之情。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惘低徊。再见吧,胡同!”这是作家汪曾祺所描摹过的无奈叹息和无限怅惘,但愿在不可避免的胡同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再拥有。

 

    改为酒店,这成为很多四合院的商业化尝试,而它的经营者也深谙人们的消费心理——今年高考前,南锣鼓巷的一家四合院酒店在贵宾间门口挂上“状元居”的吊牌,摆明对高考家庭的争夺。

    DIALOGUE

  刘一达 京味作家 《北京晚报》记者

  您认为胡同的魅力是什么?

  刘一达:首先,是胡同的文化氛围。胡同是老北京这座城市的血脉,是胡同的根,北京文化的许多内涵都体现在胡同里。胡同养育了北京文化和北京人,或者说,它滋养了北京文化的发展。还有,胡同最让我留恋的不光是那些房子,还有胡同里的人,人与人间浓浓的人情味儿。此外,到现在700多年的历史中,胡同实际上留下了一代一代人的足迹,一个院子里住过的那些人,将胡同的魅力变为有形的,或无形的。

  您对胡同的保护、拆除和开发有何看法?

  刘一达:现在北京的胡同已经拆得差不多了,该拆的基本已经都拆了,很多未动的,都是属于保护区的,有些是重要文物所在地的,不能再拆了。就目前北京的状况来看,一是文物局公布的三十多片文物保护区不能动,二是皇城范围内的胡同不能动,三是中轴线两侧的胡同和建筑风貌应该整体保护,后两个现在许多专家正在提出申遗,从目前看拆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如果下下工夫,进行整体保护,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胡同的现代化进程发展前景将会怎样,如何才是良性的发展?

  刘一达:北京的胡同已经很老了,700多年的历史了,很多房子也很老了,如果现在对它们进行修缮,在不破坏整个建筑风貌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商业化运作,搞些必要的商业活动,对于保护胡同都是很有好处的。南锣鼓巷的做法是可以被借鉴的,是属于良性发展的例子。如果能早点借鉴南锣鼓巷的发展模式,会保留下更多的胡同,不会像现在拆得这么惨,损失这么重。

  您认为现在哪些胡同,还能代表北京的味道?

  刘一达:保护区里还有一些老胡同,还保留着一些北京味儿,但是毕竟时代不同了,像我们这些老北京人,在胡同里坚守的已经不多了。我曾经写过一篇《咂摸胡同》的文章,不过,现在的胡同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味道了。尤其胡同现在被许多外地人承租下来,他们在此居住谋生,成了那里的新住民,听着那些天南海北的口音,老北京的味道还能浓得起来吗?但好在东四、朝阳门、建国门、东城一带的一些老胡同还在,如礼士胡同、演乐胡同等等,去那儿走走,还能感觉到老北京的味道还是存在着的。
张巍 老北京网创办人

  您认为胡同的文化价值到底是什么?

  张巍:胡同的文化价值不仅仅在于建筑本身所带给人类美观及舒适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在胡同中生活的人。建筑本身是没有生命只有使用寿命的,但这些人除了拥有寿命之外更多的是在于生命价值的体现。正是这些鲜活的人赋予胡同以生命。胡同中的居民,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共同组成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从胡同的发展、胡同名称的来历、胡同里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所以保护胡同建筑本身更多的要关注住在胡同中的人,保护这种北京特有的原生态生活形式。

  您认为现在哪些胡同,还能代表北京的味道,为何?

  张巍:北京目前还能代表北京味道的胡同要么已经消失,要么已经满墙写满了拆字。目前已经很难找出能代表真正意义上老北京味道的胡同。像我们熟悉的南锣鼓巷、后海、鲜鱼口等地区均已经丧失历史风貌或人文风貌。很多地区宣称的600~800年历史文化底蕴的胡同基本已经文化归零。

  对于一些胡同古建的改造您有何看法?您对胡同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商业化模式有何看法?

  张巍:商业发展应该属于渐进式的自然发展并形成特有的商业区,比如南锣鼓巷、后海一带,但发展应该遵循以本土文化发展为主线的模式,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基本是西方的酒吧文化在这两个地区的遍及而非北京本地文化,这时需要政府干预的效应,但政府干预应该是大力发展本地文化。前门就是明显例子,用外来文化对冲本地文化,在我看来就是这样。

  对于城市的保护与拆迁,详细记录北京胡同的变迁,您正在做哪些事儿?

  张巍:正在做的是通过老北京网组织的持续进行了5年的拍记活动,通过入户拍摄的形式唤起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并通过在论坛发布和传播新老北京的图片向公众大力宣传北京文化遗产保护对现在城市的重要性。还在进行各种文化考察及公益讲座活动,以激发起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趣。拆城记是我的20年课题,目前只进行了10年,前10年是信息调查的基础调查阶段,未来的5年时信息搜集阶段,而后面的5年是数据整理阶段。

  您最心仪的或曾经带给您特殊记忆的胡同有哪些?

  张巍:我最心仪的胡同目前没有,因为它们已经被拆了。能够带给我童年记忆的是位于珠市口东大街的东半壁街,它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可惜在2000年已经因为修两广大街被拆了。所以我因回忆童年做的老北京网以为纪念,没想到现在做成这个规模。可以说在拆毁北京的不幸的同时万幸还拆出了一个老北京网。

  华新民 法籍人士,散文作家,民间古城保护者

  作为一个民间古城保护者,您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华新民: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立刻止拆,不仅仅是在北京,在全国都是如此。危险的是有人打着修缮的名义在拆,如哈尔滨、无锡等城市的古建也正在经历这样的厄运。第二,我希望不再发生像我的新书《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里的那些惨剧,房主们不要再受到伤害,他们能够收回自己的老宅,享受四合院里的平静生活,能和自己的四合院同在。

  对于北京古城保护现状,您怎么看?

  华新民:1966年以前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是什么样的,其实很多人都不太知道。那时,独门独院是常态,胡同本身的装修布局都是有一定的规矩,那是从明清时就有的规则,它规定了胡同、四合院的门面门脸应有的样子,而不像现在有些人已将四合院毁得不成样子。其实动不动就成片拆迁的旧思路,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北京也有一些旧四合院的改造,采取“维护旧格局、翻修旧房屋、加装上下水、卫生间进院”的新模式,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又改善了居住环境。对此,双方都拿出诚意,房管部门不要总想着和房主抢利益,充当商人的角色。

  关于北京胡同商业化模式和发展,您认为怎样才是良性的发展?

  华新民:只要胡同四合院的建筑形态不变,进行商业化运作,做商铺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建筑变成东南亚风格、泰国风格,就很没有必要,因为在四合院里做买卖有何不可能?同时,其中的“软件”,即商铺的经营内容也是应该有所规范的。此外,胡同所承载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商业化运作时也要制定一个量的比例。

    LINK

  “京胡”四大热点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东城区的一条很古老的街道,拥有740多年的历史遗存,汇集了元朝以来不同的建筑风格。我国唯一保存元代“鱼骨状”胡同肌理、棋盘式格局民居区的南锣鼓巷,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从外形看犹如一条蜈蚣,所以又名“蜈蚣街”,是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近年来,依托胡同、四合院的历史人文特色,南锣鼓巷陆续出现了一批酒吧咖啡馆、特色工艺品店、创意工作室、会所客栈等文化休闲旅游业态,形成了以胡同四合院为肌理、历史文化为底蕴、安怡静雅为品位的人文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成为一张新的北京名片。

  烟袋斜街

  毗邻后海的烟袋斜街,是京城最老的一条斜街。此街走向自东偏向西北,约有300米长。此街原有“打鱼厅东街”“鼓楼斜街”之称,后因在清朝时烟袋铺盛行一时,且街形似烟袋锅子,因而得名。如今,古老的烟袋斜街已经成为时尚商业街的代名词,特色小店、前卫的餐吧等等,与古朴的老街风格相映成趣。无论是慕名而来的国外游客,还是探访老北京文化的国内游客,都能在感受文化饕餮的同时,带上纪念品满载而归。夜幕下的烟袋斜街,更是妩媚动人,在五彩霓虹的光影中,散发着既古老又时尚的魅力,让人流连。

  方家胡同

  位于雍和宫大街西侧的方家胡同,被传统文化圣地——雍和宫、国子监、孔庙、钟鼓楼环抱,沾染了不少古都的气韵。胡同宽不过七八米,长仅有几百米,在明朝方家属崇教坊,在清朝以镶黄旗沿称。清朝此地驻有神机营所属内火器营马队厂,循郡王府。如今,方家胡同的历史又增加了醒目的一笔,方家胡同46号,曾经是中国机床总公司旧厂房,现在有了一个时尚的名字——创意街坊。10座层高4米至8米的老厂房,虽然只有798面积的1/60,但聚集了很多不同艺术领域的实体,变成了京城潮流的策源地。

  五道营胡同

  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的五道营胡同,全长632米。它在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为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民国后沿称。现在,很多人已在此追寻南锣鼓巷最初的美好时光了。这里有咖啡馆、西餐厅、手工艺品店……在一批热爱艺术、创意和生活的人来到这里扎下了根后,胡同中古朴的历史沧桑感,已不知何时生长出了丝丝缕缕的文艺气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23:14 , Processed in 1.11315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