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做饭都用天然气或液化气,既方便又干净,可当年的老北京人取暖做饭用的都是煤球炉子。最近在北京人艺的话剧《龙须沟》中,又看到了老北京四合院里早晨起来生煤球炉子的情景。 煤球炉子是用铁皮做的,炉子面是正方形的,正中央是一个圆形的炉眼,从这里填煤、点火。炉膛底部是炉箅子,烧乏了的煤灰从这里漏下去。炉膛下部有一个小圆眼,是擞火用的。煤烧乏了,火不旺了,把火筷子从这个圆眼伸到炉膛里搅动,使炉灰从炉箅子的间隙中漏下去,叫“擞火”。 炉膛里要用炉泥搪上。当时,卖建筑材料的商店里都卖搪炉子灰。买回来,加上水,和成泥,搪在炉膛内壁上。 煤球炉子很轻,一个人就能搬起来。每天早晨生火时,先往炉眼里放进一些刨花或废纸作为引火材料,点着后,放入劈柴,再放入煤球,最后把拔火罐罩在炉眼上。此时浓烟就从拔火罐中冒出来。拔火罐有铁皮做的,也有生铁铸造的,大概有五六十厘米高,直径大小与炉眼差不多,其实就是一个能移动的小烟囱。炉子点着十几分钟后,劈柴烧完了,煤球被引燃,就不冒烟了,开始冒蓝色火苗,但还不能把炉子搬进室内,因为此时也会产生煤气。要等到冒橙红色火苗时才能搬进房屋取暖、烧水、做饭。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把炉子搬出去,因为炉子快熄灭时燃烧不充分,容易产生煤气。 那时也有铸铁炉子,老百姓称之为“洋炉子”。这种炉子比较重,固定在室内,有烟囱通到室外,不用来回搬,就像后来的蜂窝煤炉子,但体积更加高大,是少数有钱人用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用《龙须沟》中看到的那种简易的铁皮炉子。 老北京人都有早晨起来就喝茶的习惯。当时烧开水经常使用一种叫“汆子”的器皿。“汆子”其实就是一个上面有把儿的细长铁筒。烧水时,把“汆子”里盛上水后放到炉眼里面烧,由于“汆子”大部分都在炉眼里,很快就能把水烧开。 烧炉子用的煤球、劈柴要到煤铺去买。买煤很方便,到煤铺说一声“给某某胡同某某号送两筐煤”就行了,过不了多大会儿,煤铺就会派人把煤球送到您家,放在您指定的地方,货到付款。所以当时把到煤铺买煤称为“叫煤”,意思是到那里喊一声就给您送来,可见服务还是很到位的。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大家做饭、取暖逐渐改为用蜂窝煤炉子。这种炉子晚上不用灭火,方便了很多;也比用煤球炉子干净一些,但火苗没有煤球炉子旺。直到现在,一些没有暖气的平房还在使用蜂窝煤炉子取暖,但煤球炉子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内的一种重要生活用具,已经告别了历史舞台。
2008年冬,鼓楼煤厂最后一个冬天给居民供应蜂窝煤。随着煤改电工程的进展,北京二环以内逐步将平房烧煤取暖住户改成电取暖,胡同煤厂也将成为历史。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直到九十年代末,人们一年四季饮食起居离不开煤炭,尤其即将进入冬季之前,购煤、存煤、储煤,成为各家各户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早年,挂着铃铛的骆驼队把煤拉到阜成门,在城根儿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卸煤场,这就是煤铺的雏形。随后通了环城铁路,外埠的煤也进了京城,各城门外的关厢设立了大大小小的煤铺、煤栈。随着时间推移,煤铺向大街小巷发展延伸。这时,煤成了京城的主要能源来源。 运进城的煤,经过加工、储存、销售,走向千家万户,煤铺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自然,煤铺制煤、存煤、售煤的种类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 早年用的是砟子煤(硬块煤),后来用手摇煤球、机制煤球。蜂窝煤的出现无疑是场革命。由于这种煤运输方便,引燃迅速快捷,污染浪费小,而后来居上,得到广泛普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住平房的人家多用的是种简陋的炉子。这种简陋的炉子生火时需将炉子搬到室外。炉膛内的炉箅上放上一层燃烧过的乏煤球,在乏煤球上放好一层废纸或刨花,在废纸或刨花上支起一层细劈柴。点燃废纸或刨花后,会引燃细劈柴,再放入大块劈柴,待大块劈柴熊熊燃烧充分之时,迅速将少量煤球倒入炉膛,炉盘上的炉口放上喇叭状的铸铁拔火罐。当少量的煤球被引燃后,再将后续的煤球倒入炉膛填至炉口并放上拔火罐,一切就OK了。 生炉子要有步骤、有技巧,所填的煤球之间要留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一味死填,是生不着煤炉的。 随着烟雾渐浓渐弱直到偃息,燃烧着的煤球就发出蓝蓝的浅火。待蓝火苗变成红火苗的时候,拿掉拔火罐就可将煤炉端进屋内取暖、烧水、做饭了。那时北京的冬季奇冷,每当母亲将燃烧红红火焰的煤炉端进屋内时,幼小的我们感到无尽的母爱温暖。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1 , Processed in 1.07940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