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没有不知晓天安门的,不管到过没到过。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到了中国,没观瞻过天安门等于没有真正到过中国。天安门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以其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天安门庄严肃穆的图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地球人都知道天安门是中国和北京的象征。可是要是问及天安门是哪个朝代修建的?是谁监修的?天安门的今世前生,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明朝兵部尚书白圭曾重修建过天安门 白圭(1419—1474),字宗玉,河北邢台人,正统七年(1442)三月赐进士及第,是年授江西道监察御史、后任湖广巡抚。明英宗、戴宗、宪宗三朝元老,历任工部尚书、兵部尚书,敕封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太子少保。 《明史列传第六十·白圭传》上说,白圭在家时不事张扬,日常生活俭朴,洁身自好,不与外界往来,每有拜谒请见的,他一律不见。 成化元年(1465)三月,荆、襄一些流民在走投无路之下,在刘千斤(名通)、石龙、冯子龙的领导下立黄旗起义,起义军占据了梅溪寺,立国号汉,年号德胜。还任命了将军、元帅等职。拥数十万之众,起义军分兵进攻明朝襄、邓、汉中等地,大获全胜,一时天下震惊。 明廷大为慌乱,宪宗诏命抚宁伯朱永为充兵官,兵部尚书白圭提督军务,太监唐慎、林贵监军,会合湖广总兵李震、副都御史王恕前往镇压。成化二年三月,义军在梅溪附近打败李震,杀都指挥以下军官三十八人。五月,白圭率兵从南漳、远巡、房县、谷城四路进逼梅溪。白圭在南漳击败迎战之敌,乘胜围剿刘通的老巢。刘通率起义军转至寿阳,打算转移到陕西。白圭派兵把守交通要道,堵住了刘通的退路,刘通只得退回大市。官军在雁坪又大破刘通的队伍,杀死了刘通的儿子刘聪及其党羽苗虎等人。刘通退到后岩山,据险抵抗,扔下的木头石块像下雨一般。官军从四面围攻,白圭亲自前来督战,明军士气大振,个个奋勇争先向上攀登,刘通的人马终被打败,其从人3500余人被擒。十月,白圭遣指挥使张英诱降,刘长子缚石龙投降。十一月,石龙、刘长子等义军首领七十三人及其家属五十二人被斩,流民起义失败,叛乱得以彻底平息。白圭因平叛有功,增俸一级,加官太子少保。 白圭在贵州居住时,有一个人因忿恨当地的一个暴虐官吏,想要行刺他,不想误入了白圭的居所。白圭披着被子询问他缘由,这个想要行刺的人十分吃惊地说:“您是我敬重的白公吗?”当下拔刀自刎,不料,情急之中没有毙命,只是倒在地上流血。白圭赶紧叫人点起蜡烛他亲自查看,给这刺客敷上最好的药包扎了伤口,然后叫人送走了他。世人都佩服白圭的胸襟开阔、气量宏大。 白圭心胸开阔,处事不惊。有一次,在荆湖江中行船,夜晚遇了大风,小船几乎被巨浪颠翻。船上的人大呼救命。白圭临危不惧,安慰大家:“夜深人静,哪里会有人来救呢?我们为国事而奔走来到这里,一定会有上天的保佑!大声呼救有什么用处?”众人镇定下来,船上的人都登上岸后,小舟沉了下去。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设计者为蒯祥。天顺元年(1457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毁坏。成化元年(1465年),白圭平息刘通叛乱回到京师,受命主持重建了承安门即天安门。此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基础。白圭还受命督造了明英宗的陵墓裕陵。 白圭仁义、豁达、有勇有谋,受到史学的肯定。 成化十年(1474),白圭去世,明皇帝遣官谕祭,命有司营葬,赠封荣禄大夫、少傅,谥号恭敏。白圭的次子白钺,字秉德,进士及第,授编修,熟谙历史典故,以词翰著称。累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天安门的今世前生 明建文元年(1399年),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帝位后,他的各位叔父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给了他很大的威慑。朱允炆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一直对皇权虎视眈眈的朱棣便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四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了帝位。 明成祖朱棣是从北京发迹的,他十分重视经营北方,决定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从明永乐五年(1407年)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设,终建成了这一规模宏大的皇家宫殿组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历时三年建成。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安门初建时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座木牌坊,朱漆金钉,光彩夺目。一条笔直的中心御道,穿过端门,直通皇宫正门的午门,是当时的紫禁城正门。御道两侧,按左宗庙、右社稷的传统建制排建。御道两侧增筑红墙,一直延伸到天安门外,与两道千步廊相连,成为一个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署,右为武官官署,充分显示了中央集权的威严浩浩的声势。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李自成一把大火将“承天门”给烧了。 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朝廷将“承天门”重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 天安门在明清两代是皇城的正门,城楼面前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文武百官到此都要下马。 清朝为什么要把“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呢?这里面有什么说法吗?满清封建贵族入主中原后,当时接连不断的反清斗争危及着满清封建贵族的统治。为了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达到其长期统治的目的,除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外,还在城门等一些地标建筑物的名称上大做文章,特别注重“安”与“和”的策略,以求清朝统治的“长治久安”。 “承天门”更名为“天安门”,既涵盖了“承天启运”的命名意旨,又融入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主旨。 天安门匾额在清初刻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天安之门”。后又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为满汉两种文字,去掉了“之”字,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天安门”三个大字。 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还重新命名了皇城的“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三个门,都以“安”字位核心,以示外安内和。还将紫禁城内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分别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即取内宫平稳之意。 天安门的威严在于这里是皇帝颁诏于天下的地方。明、清两朝五百年间,国家有大庆典时都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天安门还是新帝登基、皇后册封而颁诏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传胪、招贤取士的场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庙祭祖的必经之路。对老百姓来说,天安门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区。庶民百姓不得入内,探头一看,即犯“私窥宫门”的重罪,则要丢了脑袋。 天安门是集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之典范,又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后,除掉了匾额上的满洲文字,只剩下“天安门”三个楷书汉字。 白圭虽然被更多的人所遗忘,但他负责督建的天安门一直巍峨不朽的矗立在天地之间。对历史来说这就足够了。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9 , Processed in 1.09785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